APP下载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2015-12-23梁仁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初级中学0665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梁仁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初级中学066500)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梁仁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马圈子初级中学066500)

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发展目标,所谓高效课堂是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常态课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高质高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初中历史学科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新接触的学科,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既涵盖了历史发展的主体脉络,还向学生介绍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征,集知识性、社会性、人文性、教育性于一身,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因为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再加上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苦。这样的课堂教学明显是低效的,既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教学必须要结合新课改要求,科学地来设计教学流程,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精力才能更加集中,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如何才能实现历史高校课堂呢?从教学的流程来看,应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方面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对于教师角色有了重新的定位,那就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教学进程前决定和设计,而这种设计的前提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这事实上对于教师的需求是大大地提高了,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准备。

1.课前做好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这种准备工作不仅仅要关注教材,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怎样更科学地来设计教学流程,适当地整合知识来方便学生的学习,最终满足学生课堂成长全面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讲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时,关键是梳理清楚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历程。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个包括时间、决策、地点、性质等在内的表格,由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填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补充有关图文音像资料,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识读、阐释,另一方面应组织学生依据相关资料,讨论对外开放的特点和意义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解。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回顾中国近代被迫开放国门的有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讨论中国近代对外开放与当今对外开放的不同,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要针对教学重难点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上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得学有所得,切实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解面对西安事变各派势力的态度而是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何应钦等角色,通过课前预习课本内容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和文字史料来探讨展示各派势力面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及态度的原因。再如讲授“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目时,为更好地理解相关史实,我们可以按照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要素来编演情景剧,学生想象穿过“时空隧道”神入历史情境,让自己成为胡佛、失业者、贫困者等历史人物,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体验探究他们当时的心境,可以帮助我们感悟历史的本真,夯实我们的历史记忆。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法使学生融入历史、思考历史问题,使教师从课堂的“主演”变为“导演”,使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变为了“主演”,真正达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3.完善的评价机制。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需要及时地予以肯定和引导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在提高课堂效率中,适当及时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整体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学习效率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久经“批”场,教师的严厉批评往往不能起到作用,因此,要改善他们的问题必须改变策略,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出哪怕是百分之一的“亮点”,要引导他们正确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增强信心,找回自信,提升能力,并针对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正面评价。例如,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或者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等等。只有提高了整体的课堂效率,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二、学生方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教师教学最终的目标,学生在教学中的所得所获是关键,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多让学生参与。

1.课前预习。利用学案,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学案,通读教材内容,填写“主干知识梳理”,使学生知道怎么学历史,这是前提。

2.课堂学习。我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实行分组合作(把班级学生分为六个活动小组)、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又有自测互评,还有思维拓展。展示方式多样化:既可口头展示,又可黑板展示;既可小组展示,又可全班展示。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及时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问题,随时动手记录笔记。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定期对活动小组的成绩进行总结评价,课堂效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

3.课后复习课堂上,我们接触到新的知识,我们努力用最高的效率把它理解,先找准这个前进的方向。而课后的复习便成为我们学习的环节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知识掌握扎实!只有认真地复习,才能真正地将课上知识消化吸收,和自己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后及时复习,不断地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这样不但可以夯实基础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增强学习效果。

总之,课程改革的推进给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历史学科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新历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