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5-12-23郭爱辉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小学0508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能力

郭爱辉(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小学05080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郭爱辉(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小学05080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兴趣培养方法能力

书籍是知识的阶梯,书籍对于少年学生的成长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选择适当的读物

(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

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浅显、贴近实际生活的注音读物(童话、语言、童谣、古诗等);中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适当读一些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和浅易的文言文。这样便于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指导

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如《爱因斯坦传》《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可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喜欢音乐的学生可让他们多读《聂耳》《贝多芬》等故事;喜欢文艺、体育的学生可向他们介绍与之相关联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诱,使他们从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可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小学低段学生识字量小,给课外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学生可能会因无法扫除字词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对书籍望而却步。这时教师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做到多拼、多问、多查、多想。对中高段学生来说,课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例如,以下阅读方法:

(一)选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邱少云》,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抗美援朝,可以组织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加强朗读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配乐朗读或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朗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使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景,体会文章内容与意境。

三、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个别化教学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教师个别化辅导的统一,是一种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进行个别化教学时,教师可离开讲台,深入学生当中因材施教,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自得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组织丰富的读书活动

成功的体验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动力,而各种活动则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创设读书情境。课上可采用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启迪学生阅读兴趣;或让学生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课下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朗读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五、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一)营造学习环境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学生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素材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就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比如学校可建立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内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学生节假日有书可读。

(三)创设阅读情境,诱发阅读情感

创设民主、宽松、融洽、自由、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使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排除一切心理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需要教师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要注意对学生良好个性、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切实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我爱读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