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厌学现象成因及对策

2015-12-23张志江河北省邢台县马河中学054015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生现象情绪

张志江(河北省邢台县马河中学054015)

浅析初中生厌学现象成因及对策

张志江(河北省邢台县马河中学054015)

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和压力时,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心理,是初中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初中生厌学的主要表现是认为学习不重要,在课堂学习中不能集中精力,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不到有效的引导,舒缓这种情绪,就会使学生产生极端的心理,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仇恨,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个别严重者一提到学校就会紧张、恶心、发脾气。厌学心理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对他们产生的消极因素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形成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厌学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产生厌学心理之后,他们会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没有用处,外在表现为对学习失去兴趣,上课时精力不能集中,在集体活动中选择逃避,精神焦虑,脾气暴躁等。在出现厌学心理之后,学生的状态被负面情绪所影响,他们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不得不走入课堂进行学习,稍有一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引起一连串的消极反应。对厌学学生来说,学习没有一点乐趣,而是成为了对他们的折磨,严重的厌学心理还可能使学生产生极端的心理和行为,如学生选择辍学、离家出走等方式来逃避学习。

二、造成厌学现象的具体原因分析

厌学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学生内心想法与现实相矛盾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在产生消极因素时教师和家长没有投入足够的重视,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引导他们舒缓压力和调节情绪。在实际学习中,初中生产生厌学现象是由于家长过重的压力,学校和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和学生之间交流存在的矛盾、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漠视,使他们缺少倾诉的对象,在极大的压力和失败面前,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造成初中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教师过分追求成绩,忽视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很多教师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还过于重视,认为在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必须提高学习成绩,在课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虽然在教学中也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的严厉使学生不敢畅所欲言,学生害怕在发言时出现错误,受到教师的批评。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不能积极运转,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容易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造成厌学。

2.家长对学生的期望过高。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对教育也重视起来,他们都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获得更高的能力。但是在对孩子提出高要求时,家长没有从孩子的自身能力出发,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学生没有获得来自家长方面的动力,而是使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败和退步,家长就会对孩子进行压力批评,严重的还动手打。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在情感上对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报复”的想法,越是对他们的期望高,他们越不好好学习,很多知识掌握不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教师对学生缺乏沟通和关爱。在教学中,个别教师对教学工作不热爱,他们和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在教学完要学习的内容后,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不关心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的知识。在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时,他们不能进行耐心的讲解,而是采用挖苦讽刺的方法来打击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师生之间没有感情,学生不会主动和教师讨论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都不进行关注,使学生在出现厌学现象初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专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解决初中生厌学现象的有效对策

针对初中生厌学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找到他们厌学原因的根本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持正确的态度,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在健康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

1.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习动机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它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对某些对象给予优先注意,并伴随着紧张的情绪和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教学,关心关爱学生。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3.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多沟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只有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大环境,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学生以科学的教育,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实现学生终身教育。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厌学现象,采用及时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转变对学习的错误看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厌学学生面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他们的厌学原因,联系学生的家庭共同解决厌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来自家庭和教师的爱,使他们获得情感需求,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他们全面综合的素质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初中生现象情绪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