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初探

2015-12-23邢丽莉河北省昌黎县第五中学066600

学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课堂教学

邢丽莉(河北省昌黎县第五中学066600)

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初探

邢丽莉(河北省昌黎县第五中学066600)

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集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为一身,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和品德塑造的有效阵地。但是因为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倦,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切实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成为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措施

初中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进入高中学习的关键积累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全面深入地开展。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把关注的重心一直放在知识讲解上,而对能力和素质的关注不够。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使之和谐高效地运行。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让高效教学凸显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工作。和谐高效的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最终推动学生全面的成长和进步。

既然和谐高效的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那么,如何创设和谐、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双边双向教育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过程。但是很多教师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教师做的太多,学生成为了被动接受的“容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力,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知识的相互传递,也是情感的沟通。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做到。

(一)用心去爱学生

人是情感的动物,而爱心是我们成功教学的前提,又是成功教育的开始。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学生而言,教师的关爱是他们学习前进的动力之一。一个学生只有从心底知道教师在真心地关爱着他,他才会认同教师的言行。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必然尊敬教师,教师爱生而乐教,学生尊师而乐学,教学相长,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充分地尊重学生

师生平等的理念虽然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能做到、做好的老师不多。很多教师缺乏平等对待学生的意识,虽然说得多,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很缺乏。尊重个性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能够充分发挥的最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意识、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没有障碍。要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简单地用一种模式、一种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而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

二、搭建促进学生乐学的平台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但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很多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奴仆,慢慢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学生学习的动力来看,快乐非常重要。快乐,让生命得以延续;快乐,让课堂芬芳四溢,这是我们期盼的。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像戴着脚镣跳舞的舞者,快乐不起来,步履无限沉重。读书声越来越小,读书量越来越少,作业越来越多,字迹越来越草……这些教育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出了什么问题还是教师有了问题,所以不得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重新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我想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搭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平台。

(一)用情境吸引学生的参与

很多时候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就是因为教师的课堂缺乏吸引力,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和学生的距离太远了。据此,教师要努力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课堂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和参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能够参与到、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探究,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了,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

随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把教学的内容、典型的事例做到图文声像并茂。既可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又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开阔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集中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构建“和谐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多媒体可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新颖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

三、抓住时政热点开发有利的社会资源

新课标要求: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当今中学生不仅关心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开始用审视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这同样为我们的思品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我们的教育更有力度。思品教师要善于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评析新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激发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让学生收集了解我国经济、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感动中国”人物等先进事迹,不仅可以加深九年级思想品德中对于“国情、国家地位、综合国力、社会责任心”等概念的认识,更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需要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在具体的落实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本着生本理念的要求,立足于学生实际和未来学生成长的需求,来构建符合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科学安排,并且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完善,相信一定能够把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课堂教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