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食药犯罪打击工作法治化进程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食药犯罪特征

2015-12-23向书茂

中国防伪报道 2015年7期
关键词:食药法治化公安机关

加快推进食药犯罪打击工作法治化进程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食药犯罪特征

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向书茂

作为公安机关,在打击互联网食品、药品犯罪时,一要把握法律适用,准确定性案件;二要获取食品、药品实物,做好涉案物品认定;三要运用各种资源,进行网上作战。同时,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之间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惩治工作平台,实现信息报送、案件督办、监督检查等功能;积极推动部门间工作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完善打假溯源技术平台的运用,重点细化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协作机制。

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食品药品犯罪特征

2015年1月至5月,陕西省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案件620起、药品案件1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5名,刑事拘留768人,涉案金额达4.6亿元。其中,涉网案件212起,较2014年同期增长了20%,有力地打击了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问题频发,特别是伴随互联网技术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销售环节的融合应用,食品、药品领域更出现了生产源不可控、销售渠道不可控、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利用互联网进行食药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愈加突出,并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

一是善于伪装。不法分子通过开设网站、网店,打着进口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或专家推荐等旗号进行包装宣传,以代购、厂家直销等口号引诱消费者购买,比传统店面销售更具欺骗性。

二是易于隐蔽。通过互联网销售食品药品,往往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结算,以邮寄、快递方式发货,买卖双方并不直接接触,交易活动具有隐蔽性,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后查处打击难度大。

三是扩散快。借助互联网实施食品、药品犯罪活动,往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各类虚假信息更易蔓延扩散,传播范围广,受害群众多,社会影响大。

完善互联网时代食品、药品打击犯罪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食品、药品犯罪往往犯罪使侦查打击工作面临的难度也更大。陕西省公安机关以具体案例为蓝本,总结了一整套食药犯罪打击技战法,在实战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第一步,筛查线索、寻找案源。第二步,搜寻信息、理清关系。第三步,查验物流、寻觅窝点。第四步,把握时机、迅速收网。第五步,仔细搜索、固定证据。

加快推进食药犯罪打击工作法治化进程

食品、药品安全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当前,互联网管理立法相对迟滞、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执法权限不足、侦查能力仍然欠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安机关打击食药犯罪工作,应在以下几方面推进食药犯罪打击工作法治化进程:

一是在立法方面。现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赋予了第三方交易平台一定的权利,也要让其承担相应的义务。然而实名登记核发证件的规定,只是将实体市场的监管模式照搬到了互联网上,并不足以改善互联网市场的食品安全现状。互联网食品信息的泛滥,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匮乏,监管措施不足,经营者提供给消费者的只是一张张精美图片,从感官上不足以认清食品、药品的全部面貌,而很多安全隐患具有滞后性。面对这些问题相关法律只涉及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内容,还应拓展立法范围,对食品原料、生产厂商、销售渠道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另外,标准不健全,导致对一些案件很难准确定性。

二是在执法方面。在打击互联网食品、药品犯罪方面,现阶段存在执法难度大、执行不到位等现象。执法部门应大力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市场监管手段,对侵权假冒商品实施追踪溯源,及时发现问题和线索,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作为公安机关,在打击互联网食品、药品犯罪时,一要把握法律适用,准确定性案件;二要获取食品、药品实物,做好涉案物品认定;三要运用各种资源,进行网上作战。同时,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之间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惩治工作平台,实现信息报送、案件督办、监督检查等功能;积极推动部门间工作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完善打假溯源技术平台的运用,重点细化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协作机制。

三是在守法方面。对获得证照的经营者,必须加强法律制度的约束与道德修养的教育,使消费者与生产者都更加关注质量问题。

猜你喜欢

食药法治化公安机关
关于公安机关“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
公安部印发《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的通知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