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地图集优化设计与实践——以《广西历史地图集》为例

2015-12-23韦清嫄,周长山

测绘通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图集符号广西

引文格式: 韦清嫄,周长山. 历史地图集优化设计与实践——以《广西历史地图集》为例[J].测绘通报,2015(8):93-96.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254

历史地图集优化设计与实践——以《广西历史地图集》为例

韦清嫄1,周长山2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图院,广西 南宁 530023; 2.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Optimal Design and Practice of Historical Atlas: Taking

HistoricalAtlasofGuangxias an Example

WEI Qingyuan,ZHOU Changshan

摘要:以《广西历史地图集》总体设计及样图制作为例,对历史地图集优化设计与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实践证明,优化地图设计可有效提高历史地图集的艺术美感,为《广西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出版及今后各类历史地图集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历史地图集;地图整饰;地理底图

中图分类号:P283

收稿日期:2015-0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61036)

作者简介:韦清嫄(1966—),女,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学、3S技术应用。E-mail: 2373742083@qq.com

一、引言

历史地图是反映人类历史时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及其变化的地图,是显示有史以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现象的地图。它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如何通过直观、生动、可视化的地图符号表达历史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自然与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演化过程,表达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场景。历史地图集则是具有统一的设计原则和编制体例、协调的地图内容、规定的比例尺、分幅系统和装帧形式的多幅历史地图的汇集。特别是综合性历史地图集,科学内容面广、横断学科多、信息容量大、资料处理复杂、工艺衔接严谨,是地图学科体系中一项复杂的制图工程[1]。

为反映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经济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总结和借鉴广西地理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升广西的文化形象,由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并联合广西地图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共同编制了《广西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它是广西第一部省区综合性历史地图集,其内容包括从人类起源到1949年广西各个历史时期政治、自然、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它的编制出版将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及普通民众了解广西历史地理综合信息提供观点明确、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科学资料,同时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益教材。

地图集编制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地图整饰)的现象,特别是历史地图集,有的内容很远古,但表现形式很现代,阅读之后很难有历史的触感;有的内容很多很丰富,但没有进行很好的设计规划,使得内容越多越不清晰,难以阅读。本文结合笔者在《图集》总体设计和样图制作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与体会,研究和探讨如何优化历史地图集的设计和表达,提升地图集的表现力。

二、《图集》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地图集编制系统工程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实现整个制图系统工程总的技术纲领。总体设计决定着地图集的总体架构和面貌,也是其他分项设计的基础。抓好总体设计,是确保图集质量、提升图集表现力的关键。总体设计工作主要包括:选题内容和结构编排设计、图集成品规格及技术参数设计、地图整饰设计等内容,同时对地理底图的编制设计、各图组图幅设计提出设计构思要求。

1. 选题内容及结构编排设计优化

选题工作就是要在地图集有限的篇幅内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专题,同时确定各类专题所占的比重。选题工作的关键是要紧扣地图集的主题,同时注意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2]。《图集》是一部综合性历史地图集,为使广西悠久的历史能得到全面反映,同时又重点突出,选题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军事等大大小小几十个专题,同时重点突出了广西历史悠久、起义多、民族多、文化独特、方言多的历史特点。整部图集共收录了300多幅地图及相关文字说明和图片。

地图集的结构编排,就是对图集选题内容进行分类组合和排序。分类组合就是将特征相同或相近的专题内容组合到一起。排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如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远到近对地图内容进行编排。科学的结构编排设计应该完整有序、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方便读者阅读了解图集的整体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地获取地图信息。《图集》根据各专题资料特征的相近程度分成序图、政区沿革、自然、人口与民族、经济、文化、城镇、军事8大图组,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各图组再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题,同一专题不同年代地图按时间距今久远程度先后编排,如人口与民族图组中又可分为人口分布、民族分布、移民等专题。在编排页码时先按时间先后编排西汉到民国的人口分布,再编排各历史年代的民族分布和移民。

2. 成品规格及主要参数设计

地图集的成品规格和技术参数设计主要包括图集开本及其尺寸设计、地图投影和比例尺设计等。

图集开本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图集的用途、制图区域的形状及印刷纸张规格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图集》设计采用大16开本,开本大小为210mm×297mm。内图廓尺寸单页为195mm×267mm,展开页为400mm×267mm。

图集中各类地图比例尺的设计与图集开本、制图区域的范围、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等有关。为便于阅读比较及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同本图集地图比例尺种类不宜太多。《图集》采用广西省区地图作为专题图地理底图,比例尺设计为1∶250万、1∶400万、1∶500万、1∶600万、1∶800万;局部扩大图选用1∶1万、1∶5万、1∶10万地形图作为地理底图。个别专题有特殊需求的,可在此系列比例尺基础上适当放大或缩小。

地图投影设计主要受地图的用途及使用方式、地图内容、制图区域的形状和位置、制图区域的大小、比例尺等因素的影响[3]。为了突出地图集的系统性,方便读者阅读比较,同一本图集中的地图应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投影。广西地处中纬度地区,陆地形状东西长、南北稍短,《图集》中广西省区地理底图比例尺介于1∶250万~1∶800万之间,地图投影适合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割圆锥投影,标准纬线:北纬22°30′和25°30′,中央经线108°,原点纬度23°40′;1∶1万~1∶10万大比例尺地图设计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3. 地图整饰设计

地图整饰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其具体任务在于研究、设计表达各种现象(或事物)的符号形状、大小、色彩,以及与图幅、图集(册)有关的装饰[4]。地图整饰工作对地图集的艺术性和美观性有着直接影响。地图整饰设计包括地图符号设计、色彩设计、注记设计、图面配置与图外整饰设计等。

(1) 地图符号设计

地图符号设计主要受地图的用途、地图内容、读者认知能力、制图和印刷技术、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符号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符号的概括性和表现力、符号的独立性和系统性、符号的定位和可量度性、符号的简明与图案化[4-5]。《图集》中的符号设计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地理底图符号设计,二是专题要素符号设计。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其内容主要有水系、居民地、道路、境界线等,它们主要起定位或背景衬托的作用,设计符号时应强调其定位和可量度性,并注意其系统性,符号应简单明了,颜色尽量取单色。《图集》地理底图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以方便读者阅读比较;《图集》专题要素符号应结合专题要素的特点进行设计。为了满足各种层次读者的读图需求,提高地图集的艺术性,《图集》的专题要素符号设计尽可能采用艺术符号,如设计象形符号表示植物、动物古塔等专题,设计透视符号表示教堂等。对无形可参考的现象,可设计采用具有象征或寓意的符号,如唐代移民图中表示移民方向的箭头符号。与地理底图符号相比,专题要素符号可以大一些、线条粗一些、符号复杂一些、颜色明亮一些。符号设计不仅要图形精美,还要寓意丰富,易于联想。《图集》中类似军事的题材需要地貌配合表示,为了使地貌形态显示更为直观,设计以三维地貌晕渲代替二维的等高线,以进一步提高地图的阅读性。

(2) 地图色彩设计

通过适当设色,可以提高地图的表现力、丰富地图内容、增强地图美感,同时利于分类分级、区别事物(或现象)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4],减少应用符号的种类,提高载负量。地图色彩运用的总原则是:使每一种色相、色调与色度的设计同所有表示对象的实质与特征联系起来,最有效地反映制图对象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与区域差异[6]。要使《图集》显示出历史沧桑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为了突出古地理要素,将今地理要素(包括点、线、面符号及注记)统一设计为浅灰色或浅棕色、青灰色等,而古地理要素设计为黑色或其他较为明显的颜色[7];②对于面状专题符号,如政区底色、范围面色,应使用加黑的混合色,如浅绿灰、浅黄灰等,以增加地图的历史感,在色彩效果上可采用平色或渐变色;③对于点状和线状专题符号,可采用纯色或其他明亮的颜色,以突出专题;④遵循“以少胜多”,经济、美观大方的基本原则[4];⑤尊重某些要素的习惯用色(如水体用蓝色),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⑥合理运用象征色(如旱灾用红棕色)、对比色(如敌我双方分别用红、蓝色),提高地图表现力。

(3) 注记设计

地图上不能用地图符号或颜色表示的现象,就用地图注记表示。地图注记是地图上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形式,可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外注记4种[8]。《图集》对注记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点:简明扼要、主次分明、大小适中、清晰易读。为了配合《图集》历史感的风格,专题要素的注记及地理底图中古地名的字体可设计采用书法体。

(4) 图面配置与图外整饰设计

图面配置设计包括对图名、图例、表格、照片、说明文字等的大小规格及摆放位置进行规定。图外整饰设计就是对图廓线以外(页眉和页脚)的装饰设计。二者均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具有统一的整体设计风格;二是尽可能利用版面;三是整体布局美观。《图集》作为一部历史图集,整饰设计不仅要体现图集的整体性,更要体现出历史沧桑感。《图集》的整饰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即将一个展开页视作一个整体——一幅装裱的中国画来设计,地图、表格、照片、说明文字等是画的内容,页眉和页脚是画框并配以古色古香的抽象化图案,不同图组配以不同颜色。图名和说明文字、页码都设计采用书法体,说明文字仿照古画采用从右到左的竖排方式。在每一个展开页图面空白处的适当位置配置一枚“广西历史地图集”的印文。在图面编排上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则,即先确定主图的位置,后编排副图、表格、照片,说明文字等。在同一展开页面编排2幅以上相同专题不同年代地图时,应先古后今,且空间安排上自北往南、从西向东。总之,在总体布局上版面配置要求美观大方,错落有致,力戒拥挤,如同中国画的留白是一种美一样,宁可留有小块空白,不必强求填满。

4. 地理底图设计优化

地理底图是地图集的控制基础,它作为专题要素的骨架,起着内容协调、定性、定位和定量的作用,是与专题内容密切联系、不可或缺的内容。地理底图数学精度和现势性好坏、地理底图内容与专题要素的契合度,直接影响地图集的科学质量。为了体现古专题要素与古地理要素的关系,同时又满足现代读者阅读时的定位需求,历史地图集的地理底图往往要同时表示古今地理要素。《图集》设计采用最新编制出版的广西区域地图作为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叠加古地理要素(包括古居民地、地名、水系、道路、境界等)后获得地理底图。地理底图的范围均以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范围为主,历史上不属于广西、但目前受广西管辖的地区,将根据图幅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适当取舍[9]。在古今地理要素表达上遵循以古要素为主、今要素为辅的原则。当古今要素重叠时,保留古要素,略去今要素;同一类型专题地图底图的内容选取、图形综合程度、整饰规格、符号大小及色彩设计等,应尽可能保持统一协调,以方便阅读、比较;不同类型专题图的地理底图要素的取舍应根据专题内容的需要确定。如旅游、军事专题地图上,应尽可能详细表示地貌,而政区沿革类图的地理底图,则无此必要;为配合版面设计的古色古香风格,地理底图的用色应尽可能接近中国画的颜色;地理底图不一定要保留完整的图廓,可根据需要虚化图廓,如图1所示。

图1

5. 各图组图幅设计要求

(1) 序图组

图6为19世纪的潘趣碗,用来盛一种印度引入的潘趣酒。潘趣酒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主料为烈酒和果汁。自从十八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流行用中国外销瓷盛装酒水或饮料,潘趣碗用鲜艳浓烈的色调表现中国日常生活场景,令西方人着迷,大面积的金色提升了华丽感。

序图组中广西地势图设计采用等高线加分层设色法表示[10],另外以三维地貌晕渲法制作广西地势鸟瞰图。

(2) 政区沿革图组

政区沿革图组应详细表示居民地、地名、行政区划和表面注记、境界线,根据地图载负量酌情表示河流、道路、山峰和山脉;表示方法采用定点符号法和线状符号。

(3) 自然图组

自然图组中的大部分专题都与地貌有关联,因此地理底图上尽量保留地貌要素。专题内容上以定点符号法表示动植物、鸟类、名山、名洞等的分布,符号可设计采用生动活泼的象形符号;用等值线加分层设色表示灾害出现的频率、地震分布等;以范围法表示山地、平原湖泊等的分布。在色彩方面,可用红、橙等暖色表示地震、旱灾,用蓝、紫等冷色表示霜冻、洪水、冰雹等灾害。

(4) 人口与民族图组

民族分布专题可用条纹样面状符号表示,因符号之间有重叠区,为了使图面保持清晰,条纹样面状符号结构尽量采用单线平行条纹样,通过平行条纹样角度和颜色变化组合出多个类型。纹样线条的粗细、间隔大小要适中,一般是区域范围大者,条纹粗而稀;范围小者,条纹细而密;范围特小者,可用面块表示。人口分布图中的人口密度和人口数、户口数,可分别采用分级统计图法和定点符号法表示。移民专题可用运动线符号形象表示移民迁移方向。

(5) 经济图组

经济图组中交通及商贸专题地理底图应详细表示河流和道路,在地图载负量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以三维地貌晕渲作为背景。专题方面,农业种植和工业、矿业遗址专题主要是面状或点状分布,可采用范围法和定点符号法,农业、工业符号可采用象形符号,矿业可采用几何符号;交通及商贸线路等采用线状符号表示。

(6) 文化图组

文化图组中各种遗址、宗教建筑、书院、学者分布等专题可采用定点符号法表示,符号可设计采用象形符号或透视符号;名人入桂或游历路线采用线状符号表示,并以三维地貌晕渲作为背景。符号色彩可采用对比色,以突出专题。

(7) 城镇图组

城镇图组中南宁、桂林等古城平面图,可采用最新版比例尺1∶5万的地形图作为背景层,通过古今对照,方便阅读和定位。在色彩设计方面,现代背景层采用浅淡颜色;古城分布专题用定点符号法表示。

(8) 军事图组

军事图组地理底图应尽可能详细表示居民地、道路、水系、地貌等要素。为增加视觉效果,可设计三维地貌晕渲作为背景。专题要素中行军路线可用运动线符号表示;战场和起义地点可分别设计爆炸和旗杆符号表示。色彩方面用红色的运动线符号表示我军进攻和行动路线,而用深蓝色表示敌军作战行动。

三、样图制作

为了验证总体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给图集编制人员提供更为直观的参考,从《图集》的2~8图组中挑选了21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专题作为样图制作对象,按总体设计要求进行了样图制作。图2—图3为部分样图。

图2 《徐霞客游历广西》样图

图3 《宋代桂林环城水系图》样图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通过优化地图集设计方案及表达方法,可有效提升历史地图集的表现力和历史感,为今后各种历史地图集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昱.现代地图集设计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尹贡白,王家耀,田德森,等.地图概论[M].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1.

[3]胡毓钜,龚剑文,黄伟.地图投影[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1.

[4]段体学,王涛.地图整饰[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5.

[5]祝国瑞,尹贡白.普通地图编制(上册)[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2.

[6]廖克.现代地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8]钟业勋.数理地图学——地图学及其数学原理[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9]周长山,陈大克. 广西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地图再现——关于《广西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及其数字化工程[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3):24-26.

[10]何宗宜,张会霞.《山西省历史地图集》的设计与计算机制图[J]. 测绘通报,2003(12):42-44.

猜你喜欢

图集符号广西
广西贵港
学符号,比多少
世界抗疫图集
“+”“-”符号的由来
现场图集
动物打呵欠图集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