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质量概念供应商开发评估研究

2015-12-23于影霞盛敬峰

制造业自动化 2015年24期
关键词:供应商矩阵评估

于影霞,盛敬峰

YU Ying-xia, SHENG Jing-feng

(华东交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南昌 330013)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成为时代经济发展新常态,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态势,加上企业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为了固本培元,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对供应商的评估,强化对它的经营战略质量管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越来越严,已经超越“小质量”范围,转向“大质量”,对供货商的环境质量、经营质量、财务质量、社会职责等诸多方面提出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针对经营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对供应商评价指标进行调整,提出大质量要求;在国内,早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江泽民同志就首次提出质量效益这个概念;到了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签发的《中国制造2025》强国行动纲领,就隐含了不少大质量概念。

大质量概念,最早源于世界著名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提出的;在国内是郎志正教授[1]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的;从范畴上讲,指客户关注的不仅限于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交付质量,而是扩大为流程质量、发展质量、环境质量、财务质量、企业品质、员工质量、管理质量、工作质量、职责质量、经营质量、战略质量等范畴;从质量特性上讲,客户关注的是质量经济性;从组织和系统上讲,强调的是流程质量以及流程之间的接口质量。正是因为大质量概念的提出,近年来,不少优秀企业率先转变了质量观念,树立了大质量意识,坚持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增长方式转变和企业转型并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标杆。在这种背景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大质量观点,采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研究构建一套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对供应商的评价研究已经有多人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作者在前人[2,3]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

1)目前多数研究主要基于供应商的定期评价,对于供应商审核评估和定期评价均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少;

2)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相应的供应商指标评价体系和方法,类似的研究相对很少;

3)研究视角主要基于企业竞争力、绿色要素、绩效、合作关系等,研究行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其他行业的研究相对较少;

4)近年来,除了传统核心评价指标之外,也有相关研究反映了企业经营理念新趋势的评价指标,比如:文献[4],在研究中就设置了环境质量、财务质量、发展质量等大质量概念作为评价指标;而文献[5]则引入环境质量及经营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同上,文献[6],把管理质量及环境质量作为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的审核供应商资质、评价和选择供应商,鉴于以上情况,本文引入大质量概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随着时代发展的不同要求对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调整,所以建立一套科学、时效、灵活、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性。

1 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与层次结构

供应商评价指标的设计最终服务于企业,有助于供应商的选拔、规范、整合和优化,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优质的产品或服务,降低成本,优化采购流程,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正确表述原则

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应能全面、系统、准确的表达供应商在大质量概念下的能力要素。

2)客观性原则

即从企业的自身特征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易于操作原则

即所设计的评价体系应该具有灵活性和易操作性。4)动态化的原则

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权重选择,应随着时代发展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动态调整,保持时效性,及时性。

1.2 供应商评价评价的层次结构

本文通过调查,在引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考虑客户对供应商提出的诸多要求,引入大质量概念分两层构建评价体系:第一层是目标层,包括5个方面。定义为一级指标;第二层是影响供应商评价的具体因素,定义为二级指标,包括质保体系完整性和执行度等19个因素,如图2所示。

限于篇幅,部分指标简要说明如下:

1)质量经济性主要评估供应商的成本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

2)流程质量主要评估的是供应商运作质量,包括流程设计质量、流程执行质量、流程运行质量等;

3)职责质量主要评估供应商的社会职责、岗位职责、业务职责以及行为准则、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

4)环境质量评主要评估供应商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以及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

5)企业品质主要评价供应商的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以及教育、技能培训等;

6)企业经营及财务质量主要评价供应商的发展质量、发展现状、可持续性、人员质量、管理质量以及财务风险等包括经营资质、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水平、岗位胜任力、人员技术能力等;

7)信息化建设主要评估供应商的电子商务和EDI能力,包括以计算机为平台ERP系统、CAD/CAE、供应链管理系统、OA办公平台、物流的电子跟踪及资金电子转移支付等。

2 供应商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2.1 确定评价因素

设评价目标为U={U1,U2,…,Un},其中Ui(i=1,2,…,n)表示评价事物的第i个目标;uij(i=1,2,…,n;j=1,2,…,n)表示对评判事物有影响的某个因素。

2.2 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包含对供应商的评价,其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设评语集V={V1,V2,…,Vn},其中评语vj(i=1,2,…,n)表示对各因素或指标做出的评价等级。

2.3 确定评价权重

指标权重是对评价体系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最终衡量,确定权重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统计调查法、专家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

2.4 确定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备选元素的隶属程度,称为单因素评价。通过单因素评价,确定每个因素对于各评价级别的隶属程度。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单指标评价,得出单指标评价矩阵Ri,Ri={ri1,ri2,…,rim}(i=1,2,…,m),其中rij表示第i个因素对第j个评语的隶属度。对于给定的因素权重Wi和单指标评估矩阵Ri计算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Bi=Wi·Ri,(i=1,2,…,n)。

图1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2.5 确定一级模糊综合价评价模型

设n个模糊向量R1,R2,…,Rn构成了U到V的模糊关系,则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为:

由权向量为W=(W1,W2,…,Wn)和综合评价矩阵为R=(R1,R2,…,Rn)计算一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B=W·R。

3 应用实例

以家用电器制造业为例,阐明模糊评价法在供应商审核评估中的应用。假定有3家企业(甲、乙、丙)是该企业初审供应商,该企业组织一支5人的评估小组对3家厂家进行审核评估,优胜劣汰,第一名评为入选优质供应商,最后一名淘汰,第二名作为储备供应商。

3.1 确定评价因素

评价因素Ui(i=1,2,3,4,5)表示评价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ui(i=1,2,3,…,19)表示质保体系完整性及执行度等19个二级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3.2 确定评语集的选取

V={v1,v2,…,vn},本文取n=4,V={V1,V2,V3,V4}={优、良、中、差 }。

3.3 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3.3.1 一级指标权重

W=(W1,W2,W3,W4,W5);其中W表示一级指标的权值集合,如表1所示。

3.3.2 二级指标权重

W1=(W11,W12,W13,W14)、W2=(W21,W22,W23,W24)、W3=(W31,W32,W33)、W4=(W41,W42,W43,W44)、W5=(W51,W52,W53,W54) ;其中W1、W2、W3、W4、W5表示二级指标权值集合,如表2所示。

3.4 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数据来源:该企业组织一支5人构成的评估小组对3家企业进行审核评估,首先根据小组成员对厂家的了解情况,按照指标细则打分;其次根据打分次数,得出隶属度;最后建立单因素模糊评判矩阵。

以甲企业为例:

表1 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表2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

表3 甲企业评分表

1)根据甲企业表3的评语集数据,建立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Ri(i=1,2,3,4,5)。

2)根据二级指标的各自权值集Wi(i=1,2,3,4,5)和单指标模糊评价矩阵Ri(i=1,2,3,4,5),由公式:Bi=Wi·Ri,计算甲企业模糊综合评价向量Bi(i=1,2,3,4,5)。

同理,B2、B3、B4、B5计算结果如下:

3)由B1、B2、B3、B4、B5各向量,得甲企业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R甲=(B1B2B3B4B5)'。

4)同甲过程,乙企业、丙企业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3.5 计算模糊综合评价值

1)由一级指标权值集合和甲企业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由公式:B=W·R,计算甲企业综合评价向量。

同理可得出乙、丙两家企业的综合评价向量B乙、B丙:

2)假定评定结果集=(优,良,中,差),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00806040),则该甲、乙、丙三家企业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分别为:

3.6 评价结果分析

1)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值,得出3家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结果:Z乙>Z甲>Z丙,其中乙企业综合评价值最高,得90.22分,评为优质企业,故该企业应该选择乙厂家进行物料的供应以确保生产;甲企业次之,得分71.28,中评,可作为储备供应商,但需要进一步改善;而丙企业综合评价值最低,58.68分,差评,被淘汰。

2)针对储备供应商,寻找改善点:

设B1、B2、B3、B4、B5是甲企业模糊综合评价向量;D1、D2、D3、D4、D5为甲企业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值,即质量保证、交付质量、工程技术质量、服务质量、战略质量评价得分:

通过计算分析,甲企业在质量(61分)和工程技术(72分)方面得分较低,所以改善点应从质量保证以及工艺技术质量出发,对下属二级指标各方面进行改善,以满足客户要求。

综上分析:在工业领域实践中,对于供应商审核评估或定期评价,通常使用加权评分法,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论与加权评分法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由此证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价值。

4 结论

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正值“互联网+”时代,为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特征,引入大质量概念,基于四种优势,构造了供应商指标评价体系:1)对供应商的关注,不仅限于传统的核心指标而且扩大为经营质量、管理质量、财务质量、职责质量、流程质量、质量经济性、环境质量等诸多方面;目的在于优化战略质量,保持竞争优势,拓展市场空间,更好满足客户大质量的要求;2)从实践出发,通过调查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考虑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构建了本体系;3)本体系不仅适用于应供应商审核评估还适用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定期评价,并且通过供应商审核评估案例验证了本体系可操作性特点;4)本体系还能为供需双方的质保体系构建以及供应商的选拔、规范、整合和优化提供指导和理论参考。

工业领域实证分析表明,本文基于大质量概念构建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易操作性、灵活性、实效性、动态性等特点;另外,如果在大质量视角下构建生产性服务业评价体系,比如现代物流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也是适用的并且具有创新性研究价值。

[1]郎志正.大质量概念发展质量与品牌[J].交通企业管理,2012(9):18-19.

[2]Dickson G.W,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J].Journal of Purchasing.1966.2(1):5-17.

[3]李静.基于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4]林勇,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物流技术,2000(5):31-33.

[5]李威武.基于绿色供应链的供应商评价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5):37-40.

[6]周文坤.基于改进TOPSIS法的供应商选择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5(6):39-44.

[7]谢季坚,刘承平.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供应商矩阵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