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北黑岚沟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5-12-23张建胜赵华林张日德

科技视界 2015年30期
关键词:英岩钾长石金矿

张建胜 赵华林 张日德

(山东金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蓬莱 265600)

黑岚沟金矿位于蓬莱市大辛店镇黑岚沟村东,距蓬莱40km,距烟台20km。前人对黑岚沟金矿体的赋存规律、断裂控矿、成矿时代、成矿模式、地球物理等方面都有相关研究[1-4],但未对该矿区的金矿蚀变带特征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通过分析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探讨矿床成因,为今后区内地质找矿提供借鉴与依据。

1 矿区地质特征

黑岚沟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胶北隆起区栖霞复背斜的北翼东段、郯庐断裂带的东部,是胶东栖(霞)-蓬(莱)成矿带的一部分。矿体主要产于中生代郭家岭花岗岩体和胶东群变质岩体接触带。区内出露地层有主要有太古界-元古界各类变质岩及第四系。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十分发育,主要有磁山岩体、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艾山岩体三个岩体,其中郭家岭岩体为主要侵入岩体,岩石以具有明显的钾长石斑晶为特征,岩体为交代-熔融成因,呈岩基侵入胶东群变质岩系,与金成矿密切相关。区内燕山期脉岩较为发育,主要有煌斑岩、闪长玢岩、伟晶岩等脉岩,规模相对较小。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以有NE-NNE 向断裂和NW 向断裂为主。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系区内最重要的一组断裂构造,其规模大小不一,一般延伸几至十几千米,宽几米到十几米不等,构造带由黄铁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绢英质碎斑岩和碎裂岩组成,并穿插各种脉岩。NW 向断裂构造主要为黑岚沟-虎路线断裂及初格庄断裂斜贯整个地区,成为矿区内的重要断裂构造,规模较大,延伸几千米,断裂带宽度3-15m,由花岗闪长质碎裂岩、绢英岩质蚀变岩和白色充填石英脉等组成,并有后期煌斑岩或闪长玢岩侵入。

黑岚沟矿区已探明多条构造蚀变带,其中以Ⅰ号矿化带为主,为目前主要开采矿脉,它们赋存在觅鹿夼-黑岚沟祝断裂带内,该矿体的空间分布上,形状及规模明显受断裂带控制。Ⅰ号矿体分布于主矿带29~44 线之间,矿体长约1300m,总体走向10~30°,倾向SE,倾角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变缓,但深部矿体未封闭。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形态近似矩形,矿体厚度0.05~3.85m,平均1.16m,厚度变化系数为57%,属厚度稳定型矿体。

2 构造蚀变带特征

2.1 构造蚀变带空间特征

2.1.1 地表露头特征

构造蚀变带在地表出露比较明显,宏观标志清楚,连续性好,氧化、硅化及黄铁矿化、绢英岩化蚀变强烈,金矿化显著。蚀变岩石类型主要由石英脉、黄铁绢英岩、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岩、碎裂岩、碎粒岩及糜棱岩等构成。

2.1.2 平面特征

在平面上构造蚀变带具有尖灭、再现,尖灭侧现等变化特征,尤其尖灭侧现的特点较为突出。黑岚沟矿区的主含矿断裂实质是由多个“右形”雁行排列、尖灭侧现的单体构造构成,金矿体平面上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

2.1.3 剖面上特征构造蚀变带在剖面图上具有近似对称分带现象,在两个主断面之间夹持的蚀变岩,由两侧向中间依次出现不同分带,可分为:①黄铁绢英岩带,②绢英岩或绢英岩化碎裂岩带,③绢英岩化花岗岩带,④钾长石化花岗岩带,⑤正常花岗岩带。金矿体主要赋存在黄铁绢英岩带之中。如图1 所示。

图1 黑岚沟金矿蚀变带分带示意图

2.2 构造蚀变带成分特征

1)黄铁绢英岩带:蚀变强,破碎程度高,呈碎裂岩或碎粒岩,局部出现糜棱岩或断层泥。蚀变带中穿插着网状石英脉及脉状黄铁矿,与黄铁绢英岩构成金矿体的主体,厚度一般不超过1m。

2)绢英岩或绢英岩化碎裂岩带:由黄铁绢英岩带逐渐过渡,岩石以绢英岩化为主,含少量细脉状或星点状黄铁矿,蚀变强度较黄铁绢英岩蚀变弱,一般金品位较低。出现轻度破裂,岩石呈碎裂状或裂隙发育。

3)绢英岩化花岗岩带:由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逐渐过渡,在构造蚀变带的中心部位。岩石绢英岩化蚀变较弱或很弱,几乎不破碎,基本保持原岩面貌。以弱绢英岩化蚀变为主,含少量黄铁矿,有时仅沿岩石裂隙产生轻微蚀变,矿化较弱。

4)钾化花岗岩带:出现在主断裂面的外侧,与正常花岗岩界线明显,呈肉红色,蚀变以钾长石化为主,矿物以钾长石为主,具有一定程度硅化,裂隙中可见细脉状黄铁矿脉或脉状石英脉,属热夜蚀变过程中弥漫式的交代作用使原岩成分改变,斜长石转化为钾长石所致,具有弱矿化,厚度不稳定,变化较大。

5)正常花岗岩带:岩石未发生蚀变,亦未破碎。

3 金矿床成因探讨

根据黑岚沟金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石的组构特征及地球化学等特征,还分析了金矿的主成矿期内所发生的主要成矿作用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等混合流体成矿作用,所以认为黑岚沟金矿为与深源流体相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

4 结语

1)黑岚沟金矿床主要赋存在胶东群变质岩体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带上,受NE-NNE 向断裂带控制,呈“右行”雁行排列。

2)黑岚沟金矿构造蚀变带在剖面图上具有近似对称分带现象,由两侧向中间依次出现黄铁绢英岩带、绢英岩或绢英岩化碎裂岩带、绢英岩化花岗岩带、钾长石化花岗岩带和正常花岗岩带。

3)在主成矿期内所发生的主要成矿作用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等混合流体成矿作用,认为黑岚沟金矿为与深源流体相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成因。

[1]孙功伟,孙传国.黑岚沟金矿床矿体赋存规律及找矿方向[J].矿业快报,2006(452).

[2]孙永深.黑岚沟矿区金矿成矿规律探讨[J].黄金,1999(20).

[3]张宗庆.山东蓬莱黑岚沟金矿田断裂控矿特征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

[4]于昌明.黑岚沟金矿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J].地球武力学进展,1999(14).

猜你喜欢

英岩钾长石金矿
诱人的金矿
利用钾长石制备硅钙钾镁肥的实验研究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焦家断裂带对成矿的制约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胶西北西岭特大型金矿床蚀变围岩特征研究
钾长石储量丰富 生产钾肥极具优势
招平断裂带蚀变岩非镜像对称特征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