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影的地域性表达
——以小浪底博物馆建筑空间照明设计为例

2015-12-23

艺术评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浪底灯具光影

秦 方

光影的地域性表达
——以小浪底博物馆建筑空间照明设计为例

秦 方

日出晨曦、日落黄昏,大自然的昼夜更迭在自然光照的变化中,使人们感受着瞬息万变的视觉景象,夜晚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会被建筑上独具匠心的照明而迷倒,建筑空间也因光影的营造而焕发生机。小浪底博物馆位于河南济源,建筑面积七千多平方米,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小浪底人文建设得到了推广,把小浪底博物馆建设成地域文化教育基地和水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的同时,如何合理运用空间照明设计,体现建筑空间夜间魅力,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空间环境,是该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所在。

一、光影通过载体表达地域性

贝律铭说:光对建筑实在太重要了,没有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1]。光不仅能使建筑明亮清新,通过光照形态展现建筑的形体和空间,从而传递地方文化性,还能使建筑沉闷暗淡,没有光线的建筑空间将无法使用。光影对地域性的表达,通过对建筑物风格、生态景观、光色的运用以及人文活动等载体,表达了地域文化在夜间的传承性。

(一)光影表达建筑物风格。

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方文脉,并解释着地方文脉[2]。建筑是我们城市组成的元素之一,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乡土建筑的现代化,殊途同归,其特色表达通过利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灯具,使用局部照明、重点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等多种方式,呈现出建筑的明暗对比、材料质感、建筑形态等,展现建筑的独特风格与魅力。

(二)光影表达生态景观。

美国著名环境设计师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lan Lennox McHarg)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总结了生态与自然的关系,其中一条是:研究了大自然中生命与非生命的物质形式,指出是适应的结果[3]。无论是城市、建筑以及景观,都是人造形式,我们要以“适应”为标准,保持原有的生态性。在这种“适应”的标准下,采用上照光、下照光、平射光等光照形式,对景观进行光影表现,凸显地方植被的本色,使地域性景观在光影表现下更加生动。

(三)灯具造型的选用表达地域性。

灯具外观形态的选用,在满足技术因素的同

时,就要考虑安装地点的适应性。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地域特点,选用灯具时首先要考虑地方特色,使灯具具有地方元素并与城市融为一体;其次是要与安装地点的环境相适应,达到和谐统一;第三是灯具的制作材料也要具有地方性,如石灯、竹灯、木灯、铁艺灯等。

(四)人文活动传承地方特色。

城市的特色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她的文化性,不同地域的地理、气候、民俗等构成了该地区的地域根基。在光线运用上把握地区特点,运用彩色光表达民族性、运用不同的光照模式表达地域性的表演等方法,使人文活动传承着地方特色。

二、小浪底博物馆建筑空间夜景照明设计

小浪底博物馆建筑空间的建设,旨在成为地域文化教育基地和水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因此在照明设计上就要考虑光影对建筑空间表现的同时,还要展现其地域性表达。

图1,表现了建筑空间照明设计的整体性,在表达建筑照明的同时,也使建筑周边的广场、绿地等景观进行了照明设计,突出了地域文化教育基地和水文化传承、研究基地的主题。在照明设计上,主体建筑采用投光灯、地埋灯等灯具照亮建筑,使建筑形态展现黄河之水的气势在夜间得以体现,突出了建筑作为文化展示基地和研究基地的文化内涵;建筑引桥采用LED线性光源,安装在引桥的护栏下端,照亮引桥通道的同时,避免眩光的产生,并在引桥地面凸显了地域性的引导图案提供了照度;景观植被采用小型投光灯、草坪灯以及庭院灯照亮,使地域性植被在光影下焕发生机。

图2,采用正面透视的效果,展现了建筑的结构特征以及宏伟气势。正面采用内透的光照形式表达了建筑的含蓄与内敛,像黄河之水拥有博大胸怀之势;门厅入口处的雕塑,在黄色投光灯点缀下突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之势,体现着中原的地域性;大门入口采用地埋灯照亮企业形象与名称,显现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图3,采用侧面视角清晰地展现着了博物馆建筑的构造,纵向高耸的立柱在地埋灯的光照下更显挺拔,黄河之水在小浪底水库大坝的分流下,蓄水、发电、抗洪,造福于中原父老;建筑小广场采用庭院灯、草坪灯综合照亮方式,广场中部屹立着大禹治水的创意灯柱,使游人在此期间享有归属感,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语

地域性在建筑空间中的研究是个永恒的课题,体现着文化性和本土性,小浪底博物馆建筑空间照明设计,立足于中原本土,运用合理的灯具和适量的照度,用独特的光影魅力表达了中原文化的源远流长。

注释:

[1] [德]盖罗·冯·波姆著,林兵译.贝律铭谈贝律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2]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秦 方:郑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小浪底灯具光影
小浪底飞出欢乐的歌
光影
考虑减淤的小浪底-西霞院水库联合优化调度
光影
小浪底安保区域高速球机的自动跟踪技术发展方向
灯具的非常规表达——以光感塑造情境用线条勾勒独特性
小浪底水利枢纽白蚁防治实践与对策研究
光影之下
西班牙 情感之光灯具只在当下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