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世昌》:沪剧舞台上的英雄礼赞

2015-12-23曹凌燕

艺术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沪剧水师舞台

曹凌燕

《邓世昌》:沪剧舞台上的英雄礼赞

曹凌燕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日本侵华战争中遇害同胞的特殊日子,也是上海沪剧院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创排的新编沪剧《邓世昌》首轮演出的最后一场。相似的历史背景,相同的民族情怀,使舞台上爱国英雄邓世昌的形象激起观众更加强烈的心灵共鸣。

邓世昌作为一位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英雄,他的名字与一百多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甲午海战一道,早已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他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在影视剧和戏剧舞台上也不断被演绎、传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人民沪剧团即演出过沪剧《甲午海战》。此次由著名导演陈薪伊执导、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朱俭领衔演出的新编沪剧《邓世昌》,从关注生命价值的理念出发,以多维的艺术视角阐释了邓世昌与舰船结缘、加入北洋水师后,在苦闷中坚守、在黑暗中抗争、在孤独中前行,直至以身殉国的人生轨迹,通过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的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引发出关于个人和民族命运的诸多思考。

大幕开启,一曲《大海啊故乡》的熟悉旋律,一艘沉船倾斜于浩淼海底的巨幅影像,以极具现代视听冲击力的呈现方式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了120年前……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目睹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飞扬跋扈的邓世昌,怀着保卫祖国海疆的理想,考入了马尾船政学堂,成为当时的佼佼者,与一群同样满怀理想和激情的青年一起,接受近代海军文化的熏陶和培养,并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素质被直接任命指挥军舰,不久即升任海军管带。邓世昌和他的同伴们恰逢我国近代海军组建的历史机遇,应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与强大的北洋水师一起,可以在保卫祖国海疆的使命中大显身手。然而,他们又是不幸的。现实的晦暗很快吞噬了许多人的理想,曾经朝气蓬勃的同伴们,开始沉湎于花街柳巷,无心操练,也不再关心水师的命运和国家的安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邓世昌,面对水师已不堪一击、日军伺机窥探日显狼子野心的危机局势,忧心如焚,不惜与同伴较量,与上司冲突,甚至冒着被责罚的风险越级请呈于丁汝昌、李鸿章,试图为经费短缺、无枪无炮的水师争得生存的条件。他的担当、他的气节唤醒了部分官兵的良知,但无力与强大的体制和执政者相抗衡,更无法改变水师的命运。为了给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庆祝60大寿,大量经费被挪去修建颐和园,海军10年不曾添置一枪一炮;加之上层官僚内部的派系斗争,尔虞我诈,水兵连吃饭的军饷也无法保证,人心涣散,曾是亚洲第一、威震世界的北洋舰队沦为战斗力低下、徒有躯壳的建制。当中日海军开战后,邓世昌以一个军人的本色,鼓舞士气,身先士卒,率领“致远”舰奋勇作战,誓与军舰共存亡,后在日舰围攻下拼死一搏,慷慨就义。结尾在直观呈现这一壮烈作战场面后,增加了邓世昌屹立于战舰桅杆下的一大段咏叹调,集中抒发了他不畏牺牲、精忠报国、寄望于亲人的英雄情怀,使他的人生价值得以升华,留给人间一片希望之光。

沪剧《邓世昌》剧照

沪剧《邓世昌》剧照

对理想的坚守和对责任的担当使邓世昌身上始终保持着民族的浩然气节,并献身使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他自己所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全剧围绕着邓世昌这一核心人物平凡而又壮丽的舰艇人生,诠释了他光照千古的生命价值。然而,任何个人价值的实现都脱离不了他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该剧在塑造邓世昌的形象时,始终把他放置在那个特定时代和环境的大背景下,营造了他与水师、与同伴、与上司、与妻子等多种关系和多个视角,在混沌世界的映照下,在浑浑噩噩的同伴和不作为的上司、腐朽的当权者等众生相的反衬下,在面对妻子时的家国情怀和内心苦闷的抒发中,彰显出其精神的可贵和矢志不渝的英雄本色,唤起人们对民族大义、民族气节的追求。

甲午一战使北洋舰队四艘战舰和数百名将士的忠骨淹没于苍茫大海,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巨大的创痛,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灾难史与耻辱史的开端。透过舞台反观历史,酿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不在于舰队装备是否先进,海防是否坚固,而在于国家制度和内在肌体健康与否。再强大的国防也抵御不了官场腐败、内部倾轧与消耗所带来的人祸。邓世昌的悲剧见证了海军由盛转衰的历史,与那个特殊时代的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对邓世昌的人生观照和生命礼赞透射出对那场中华民族大悲剧的现代反思,体现了该剧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诞生于上海的本土戏曲剧种——沪剧,向来以表现普通民众生活、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取向,风格亦如吴侬软语,偏向于柔和婉转。该剧独特的题材选取和人物塑造,使其在舞美、音乐、唱腔、动作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呈现出沪剧舞台上所不多见的阳刚之美。为了与剧作的整体风格和观众的现代审美感官相适应,配合紧凑而流畅的故事结构,借助实体装置和多媒体声、光、电的运用,舞台上营造出波澜壮阔的大海、高大威武的战舰这一水师生活的特定环境,并设计了水兵操练、海上作战等较为宏大的写实化场面和日本军方阴谋策划等叙事场景,增强了身临其境的可看性。只是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对外在场景的展示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孰轻孰重,如何剪裁、编排,尚需反复斟酌和恰当取舍,以便充分发挥戏曲以唱抒发人物情感、揭示矛盾冲突的优长,强化故事的戏剧性和人物的内在张力,使舞台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为了从多重角度阐释主题,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该剧在以沪剧唱腔为主的音乐旋律中,融入《大海啊故乡》和《生日歌》两首曲子,表达对邓世昌这一坚守民族大义的孤独英魂的祭奠。对精神的追求常常伴随着灵魂的孤独,尤其是在黑白不分、丑恶大行其道的环境下。邓世昌生前不放弃追求,不随波逐流,在苦闷、彷徨中孤独地守候着理想;赴难之日恰好是他的45岁生日,他却只能从此孤寂地长眠于海底,无法魂归故乡。潮起潮落上百年,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与北洋舰队的残骸仍然沉睡于 一片汪洋之中。在他们的梦想日渐变为现实的今天,该剧以不忘历史、昭示后人的警示和反思向英雄们献上了一份崇高的缅怀和敬意。如果将这两首歌曲的演唱进行沪剧化的再创作,也许能够使音乐的嫁接更加和谐也更具有沪剧味,并带给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意外惊喜。

对邓世昌人生价值的诠释,对个人和民族命运的反思,令人耳目一新的舞台呈现,加上沪剧院几代演员的倾情献演,把这出新编沪剧大戏推上了舞台,接受观众的检验。没有循规蹈矩、尚未经过打磨的首轮演出也许不一定能够获得满堂彩的高度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部勇于创新、让人感动和思考、赋予社会正能量的好看的沪剧。沪剧人与时代同步,重视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探索精神更值得敬佩!

曹凌燕: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陈 瑜

猜你喜欢

沪剧水师舞台
清代福建内外洋考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不忘初心传承沪剧之美
——国家级非遗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马莉莉访谈
长江水师的终结(1911—1913)*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上海的声音”沪剧如何与时代同频
沪剧《雷雨》海报
沪剧《魂断蓝桥》海报
近代海军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