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5-12-22龙亚德李雯婷

中外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甘草酸优良率乙型肝炎

龙亚德 李雯婷

1.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湛江 524003;2.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湛江 524003

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龙亚德1李雯婷2

1.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湛江 524003;2.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湛江 524003

目的 探讨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依照治疗方法不同手段将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基础的保肝治疗手段,其余的患者则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者不同治疗手段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优良率高达83.33%,对照组则为63.89%,前者占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降黄及降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的治疗。 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起到护肝、降酶、退黄及调节免疫等作用优于基础的护肝治疗手段,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慢性乙型肝炎;复方甘草酸苷;疗效;安全性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主要是对肝脏损害的一种全身性传染病[1]。乙肝病程迁延从而会转变成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的传染病,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2],每年约有30万人因慢性肝病病毒感染而死,因此对其病情进行治疗分析,并有效控制乙肝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可以治愈[3]。该研究通过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临床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4例的,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74例患者,将72例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手段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女各有23例、13例,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 58岁,平均年龄(38.52±3.85)岁,病程11~51个月,平均(35±18)个月,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9例、22例及5例;观察组男、女各有25例、11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8.82±3.79)岁,轻度、中度及重度分别为8例、22例及6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基本的保肝治疗,为期1个月,主要是以采用维生素C、肌酐等保肝药物的基础治疗为目的。

1.2.2 观察组 该院则在上述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40 mL复方甘草酸苷加入10%葡萄糖液250 mL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1疗程为期1个月,疗程结束后,可改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3次/d,服用2片/次,为期35 d。

1.3 指标观察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结束后对肝功能、肝脏超声和血以及尿常规检查等一般项目进行检测结果。

1.4 疗效判定

优: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中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且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均恢复正常。良: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体征有所好转,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天门冬氨酸转移酶下降较治疗前的50%以下。差:经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述的条件。

1.5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对上述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肝功能指标比较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降黄及降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的治疗,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变化见表1。2.2治愈情况比较

表1 肝功能治疗前后变化()

表1 肝功能治疗前后变化()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T(u/L)治疗后 (52.5±21.0)*(32.8±17.7)* 6.9±198.5 2.9±76.1 1.5±192.5(91.8±76.6)*

观察组的患者优良率高达83.33%,对照组则为63.89%(χ2= 9.727,P=0.002),前者占优势,观察组在用药15 d后,出现轻度双下肢水肿1例,皮疹 2例,但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4]。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异常或持续异常[5]。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因人体感染HBV之后,会在肝细胞内自动复制病毒,从而改变了肝细胞膜上抗原结构,然后经过机体免疫的相关作用,对肝细胞造成了损伤,因此乙肝病毒并非直接造成干细胞的损伤[6]。慢性乙型病毒作为一种对肝脏损害较大的感染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对该病治疗是终生性的,因此一些经济较为困难的患者,多是进行保肝治疗[7]。复方甘草酸苷具有保护肝细胞,因其是由甘氨酸和甘草酸及甘草酸而制作成的复合物,前期作用于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以及阻断花生四烯酸在起始阶段的代谢水平,从而终结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产生[8];并且复方甘草酸苷中的甘草酸对肝脏内的类固醇激素代谢酶不仅有较好的亲和力,并抑制可的松在肝内的存活,而产生类固醇样作用,且半胱氨酸本身也具有变态反应和解毒的作用[9]。因此,可以使肝脏炎症反应及病人症状得到相应的缓解、改善,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补体和抑制病毒增殖以及保护肝细胞的作用[10]。

有学者研究发现[11],使用复方甘草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率高达80%。而在国外Lee JH等人[12]的研究发现,复方甘草酸钠不仅可降低转氨酶的效果,长期使用还可逐渐使ALT、AST及总胆红素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小,应用与临床效果显著。由该研究资料结果显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观察组的患者优良率高达83.33%,采用护肝方法的对照组优良率则为63.89%,前者占优势,观察组的患者优良率高达83.33%,对照组则为63.89%,前者占优势,观察组在用药15 d后,出现轻度双下肢水肿有1例,皮疹2例,但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降黄及降酶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的治疗,说明复方甘草酸苷在肝功能方面有较好的改善,尤其是降黄及降酶方面。该研究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复方甘草酸钠的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运用复方甘草酸苷对其保护肝功能、免疫调节以及抑制病毒增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而言复方甘草酸苷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确切,适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翟爱荣.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45-46.

[2]陈建蓉,王霁,秦天强,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8):1224-1229.

[3]叶黎军.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丹参治疗46例慢性乙肝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6):159-160.

[4]杨珊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2例疗效观察[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2):100-101.

[5]Sujata J,S R,Sabina K,et a1.Incidental gall bladder carcinoma i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report of 6 cases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 Clin Diagn Res,2013,7(1):85-88.

[6]过小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10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2):4083-4084.

[7]张素梅,刘媗婷,李子文,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肝炎患者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7(3):309-310.

[8]吴成久.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0):25-27.

[9]闫蕾,武海燕,徐辉,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114-116.

[10]赵巍峰,谷高玲.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7):556-558.

[11]周颜,过小叶,李超,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3):318-319.

[12]Lee JH,Park SB,Shin SH,et al.Value of intra-adnexal and extra-adnexal c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 features diagnosing torsion of adnexal tumor[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9,33(5):872-876.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LONG Yade1LI Wenting2

1.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Zhan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Zhanjiang,Guangdong Province,524003,China;

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Zhanji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Zhanjiang,Guangdong Province,524003,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Methods Seventy-two case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dmitted in this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basic protecting liver treatment,and the other 36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he 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injection based on the treatment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espon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3%,higher than 63.89%of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better effect on eliminating jaundice and reducing the levels of hepatic enzymes.Conclusion For chronic hepatitis B,Compound glycyrrhizin has better effect than the basic protecting liver treatment in the aspects of protecting liver,reducing the levels of hepatic enzymes,eliminating the jaundice and regulating the immunization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Chronic hepatitis B;Compound glycyrrhizin;Efficacy;Safety

R57

A

1674-0742(2015)01(b)-0001-02

2014-10-21)

龙亚德(1984.4-),男,广东吴川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治。

猜你喜欢

甘草酸优良率乙型肝炎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