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朝全

2015-12-21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火葬场犯人王先生

曾几何时,在我们国家,“家庭出身”和“个人身份”是每个人在升学、招工、入团、入党、提干、升职等各种履历表上都必填的项目。它们是每个人都要背负终生的“原罪”或“荣耀”。

王若煜先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一位平凡的农村知识分子。他只读到中学,父母的家在农村,父亲曾任国民党的少校军医,解放后当过乡镇医院的医师,母亲则在家务农。因此,他的准确身份应该叫做“农民知识分子”。文革中,王若煜先生和他的八个弟弟妹妹受到父亲的影响,家庭出身被确定为“旧军官”,上学备受歧视,或者半途辍学,或者屡受各种批斗。王先生本人后来更是因为所谓的“反动言论”,而被投进了监狱,最终被判处十余年徒刑。直至1980年平反出狱。《向往自由》一书是他在年逾古稀之后,回首囹圄生活的经历,蘸着血和泪写下的文字。本期刊发的《越狱》一文,是该书的第一节,讲述了作者在狱中劳动改造期间亲历的“犯人”越狱事件,带着那个时代浓烈的气息。至今读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一个向往自由、渴望生活的人那颗砰砰跳动的心。

有人说过,人的一生,有三个地方至少要去过一次,一是火葬场,一是贫困地区,一是监狱。火葬场的生离死别场面会提醒我们珍惜生命;贫困地区的物质匮缺、穷苦恶劣的生活,会叫人懂得惜物,珍惜一丝一缕、一饭一食;而监狱犯人被禁锢封闭的生活,则会让人备加珍视自由,珍惜自由之身,永不违法犯罪。王若煜先生因为那个荒唐的时代,而被错误地关进监狱,将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耗费于囹圄之内。那是一代人共同的痛苦记忆,也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最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痛定思痛,让我们在反思历史、记取灾难教训的同时,更令我们痛感自由之宝贵,那是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生命去捍卫的人身权利,那是人生至高无上的财富。

祝福已经步入人生晚秋的王先生,祝福珍视生命、珍视自由的祖国。

猜你喜欢

火葬场犯人王先生
不速之客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监狱犯人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警惕提升信用卡额度的骗局
殡仪馆别名“火葬厂”的合理性辨析
谁的错
火葬场更夫
运气
见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