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里格气田统33-霍2区块储层地质特征及富集区筛选

2015-12-19陆佳春杜孝华王树慧姚欣欣张秀峰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8期
关键词:气水气层砂体

陆佳春,杜孝华,王 涛,王 彦,王树慧,梁 艳,赵 明,4,常 森,姚欣欣,唐 婧,张秀峰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6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西安719000;4.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苏里格气田统33-霍2区块储层地质特征及富集区筛选

陆佳春1,杜孝华1,王 涛1,王 彦1,王树慧2,梁 艳3,赵 明1,4,常 森1,姚欣欣1,唐 婧1,张秀峰1

(1.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710069;2.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18;3.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西安719000;4.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

苏里格气田东区统33—霍2区块砂体、有效砂体分布相对连续,连片性较好,但区块气水关系复杂。为明确天然气富集规律,筛选产建富集区,结合地震、地质、测井及试气资料,应用储层地震AVO含气性检测、储层精细描述、以及富集区筛选技术,开展有效储层展布、气水分布规律以及富集区筛选研究。研究认为区块盒8、山西组有效储层连片分布,为主力产气层位,盒3—盒7、本溪组、太原组有效储层分布零散,局部发育“甜点”;剖面上存在3种气水关系:顶水型、底水型及纯水型,平面上砂体主体部位以气层为主,边部气水关系相对复杂;依据富集区评价标准,筛选富集区面积××km2,依据井位优选原则,优选井位37口,其中水平井1口。

统33—霍2;储层地质特征;气水分布;富集区筛选

1 概述

统33—霍2区块属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境内,位于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天然气勘探开发主要目的层为盒8、山1,兼探盒3—盒7、山2、太原组、本溪组、马家沟组,区块面积××km2,基本探明储量××亿方。与苏里格气田中区相比,本区有效砂体分布孤立分散,非均质性强,单井产量低、建产难度大。

目前区块完钻井××口,完试井××口,工业气流井131口,平均无阻流量3.31×104m3/d,气井多层合采,主力开发层系有待进一步明确,需要深入研究有效储层分布规律;投产气井××口,平均单井产量(0.58~0.70)× 104m3/d,日产液量19.1m3/d,液气比1.2m3/104m3/d,区块尽管产液量较大,但仍表现出较强的供气能力和开发潜力,累计产气量达2.02×108m3,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气水分布规律,预测含气富集区,以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

2 储层展布特征及气水分布

2.1 储层微观地质特征

2.1.1 岩石学特征

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含少量中粗砂岩,颗粒分选中等—较差,磨圆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颗粒成分以石英为主,岩屑含量较高,多见燧石、千枚岩、石英岩岩屑等,长石含量较少;细粒砂岩中往往含有较多的黑云母碎片,蚀变强烈。

2.1.2 孔隙类型

岩石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高岭石晶间孔等多种类型,粒间溶孔所占比例为88%,高岭石晶间孔比例为10%,粒内溶孔比例为2%,粒间溶孔是主要孔隙类型。

2.1.3 孔隙结构特征

不同渗透率储层孔喉结构差异明显,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储层气水渗流能力与开发机理也会存在不同。根据渗透率不同级别,将储层孔喉结构分为4种类型,渗透率>10mD的Ⅰ类孔喉结构占比10%,该孔喉类型排驱压力1.68MPa,中值半径1.68μm,超毛细管孔占比近50%;Ⅱ类孔喉结构渗透率1~10mD,排驱压力0.3MPa中值半径0.39μm,主要以毛细管孔喉为主,占比41.5%;Ⅲ类孔喉结构以微毛细管孔喉为主,渗透率0.1~1mD,排驱压裂0.88MPa,中值半径0.06μm;Ⅳ类孔喉结构渗透率小于0.1mD,以微毛细血管孔喉及纳米孔喉为主,排驱压力高,中值半径小。

2.1.4 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由取芯资料物性分析可知,渗透率以0.1~1mD为主,约占样品数的40%,其次为小于0.01mD的,约占样品数的30%。孔隙度则集中在3%~6%,约占样品数的50%。从苏东部分探井的孔隙度、渗透率分布上看,单井平均地面孔隙度集中分布在6%~8%之间,单井平均地面渗透率大都在0.5mD以下,部分井差异较大。

2.2 储层和有效储层展布特征

2.2.1 地震储层和有效储层预测

统33—霍2区块地震砂体反演,盒8上砂体相对欠发育,而盒8下与山1砂体整体相对较为发育。盒8上砂岩零星分布,一般在15~20m;盒8下段砂岩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厚层砂岩整体呈北东—西南走势,平均厚度大于25m,最厚可达40m,砂岩厚度普遍大于10m,说明盒8段砂岩是普遍发育的;山1段砂岩较盒8段总体上欠发育,厚度在0~30m范围内,中东部砂岩较为发育,厚度在20~40m范围内(图1)。

图1 统33-霍2盒8-山1段地震预测有利区平面分布图

2.2.2 综合地震、钻井资料,分层刻画储层展布

(1)本溪组有效砂体展布特征。发育潮坪沉积,泥坪大面积连片分布,砂体、有效砂体分布受控于沉积相,平均砂体厚3.8m,平均有效砂体厚1.4m。

(2)太原组有效砂体展布特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沉积微相,砂体由北向南逐渐变薄,平均砂体厚6.7m,平均有效砂体厚0.4m。

(3)山西组有效砂体展布特征。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分流河道多呈南北条带状展布,分叉、合并频繁,有效砂体分布较零散,连片性差,主要发育边滩,平均砂体厚6m,平均有效砂体厚3.1m。

(4)盒8有效砂体展布特征。发育辫状河沉积,河道走向近南北向,有效砂体呈北偏东方向展布,有效砂体分布相对连续,连片性较好,主要发育心滩,平均砂体厚12.3m,平均有效砂体厚4.6m。

(5)盒5-盒7有效砂体展布特征。砂体在区块均有发育,有效砂体零散分布,局部气层厚度较大。

2.3 气水层分布特征

2.3.1 气水层识别

(1)地震叠前正演模型分析,建立近远道叠加气、水层响应模式。气层响应特征:近道弱振幅(近空白),远道中等振幅,同相轴呈低频、不连续特征;水层响应特征:近远道振幅对比不明显,远道强振幅,同相轴呈高频、连续光滑特征。

(2)应用感应—侧向联测综合解释,提高气藏含水识别。统33—霍2区块应用阵列感应测井3口,综合常规测井解释结果和阵列感应与深侧向电阻率比值识别含水层,气井含水识别效果好(表1)。

表1 苏东X1常规测井与阵列感应测井效果对比表

精细测井解释,识别出3种气水关系,顶水型—上水下气:地层水以束缚形式存在于正粒序砂体上部,不能进行完全的气水分异,但压裂改造使上部束缚水变成自由水,试气出水;底水型—下水上气:地层水以束缚形式存在于逆粒序砂体下部泥质重、孔隙度低的部位,压裂改造后,束缚水变成自由水;纯水型—砂体全部含水,不含气。

2.3.2 气水层分布

(1)气水纵向和横向分布特征。气层纵向各层均有发育,盒8、山1、太原组气层发育较多,本溪组、山2、盒7气层发育次之,含水层在盒6、盒8、山1、本溪组、太原组较发育。

(2)平面上预测砂体主体部位多以气层为主,边部气水关系相对复杂。盒8段产水区域沿北东南西向分布,产水井38口,平均产水量7.72×m3/d,山1段产水区域沿区域中部分布,产水井32口,平均产水量7.96×m3/d。

2.3.3 气水层空间展布主控因素

气层分布明显受主河道控制,呈近南北向串珠状分布;工区中段气层相对发育;工区西南部,盒8段发育大面积连片水体,可能与该区域处于构造底部位相关;其它部位,气、水均为透镜状分布,水体面积较小,分布相对零散。

3 富集区筛选及井位优选

3.1 按照“纵向选层、横向选区”的思路筛选富集区

3.1.1 分层统计分析,明确主力产气层位

(1)盒8、山西组,砂体厚度大,有效砂体分布连续,单井钻遇率高,是主力产气层位,但单试产量较低,以二、三类井为主。

(2)太原—本溪组,砂体、有效砂体分布零散,单井钻遇率低,与其他层位合试效果好,但单试以二、三类井及干井为主,产量较低,需要重新认识、精细刻画,寻找富集区。

(3)盒3—盒7,有效砂体分布相对零散,单井钻遇率较低,单试、合试效果好,以一、二类井为主,其中一类高产井数达7口,因此在确保盒8、山西主力产层的前提下,寻找盒3—盒7的气层是发现高产井的有效途径。

综上认为,高产井主力产气层段主要集中在盒5、盒7、盒8下和山1段;盒3-盒7层段气层对气井高产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表2)。

3.1.2 平面富集区筛选

表2 统33-霍2区块高产气井射孔层段及试气效果统计表

建立富集区优选原则,综合地震、地质、试气研究成果,预测多层叠合富集区面积××km2,层位以盒8下、山1为主,兼顾盒3—盒7、太原组、本溪组。

按照水平井开发地质条件,优选盒8下小层水平井开发面积××km2。

3.2 井位优选

在富集区筛选基础上,依据井位优选原则,优选常规井36口,水平井1口,完钻井11口,地质评价Ⅰ+Ⅱ类井比例81.8%。

4 结论

①统33—霍2区块储层岩屑含量高、致密,孔隙类型以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储层综合评价较其他区块差;

②分层解剖储层展布,盒8、山1有效砂体展布范围广、分布连续,盒3—盒7、太原组、本溪组有效砂体零散分布;

③建立地震气水层识别模型,定性预测气水平面分布;完善测井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解释模型,识别出3种气水分布关系,为气井避水改造提供依据;

④区块多层含气,分层统计分析,盒8、山1为主力产气层段,盒3—盒7局部区域发现“甜点”,对气井高产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⑤综合分析地震、地质、试气资料,优选富集区面积××km2,其中适合水平井开发面积××km2,依据井位优选原则,优选常规井36口,水平井1口。

[1]尚新民,李红梅,韩文功,夏斌,等.基于岩石物理与地震正演的AVO分析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8,28(2):64-66.

[2]巫芙蓉,李亚林,陈浩凡,姚明伟,等.AVO属性在致密砂岩储层流体检测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11,31(5):55-57.

TE121.12

A

1004-5716(2015)08-0045-03

2014-08-22

2014-08-24

陆佳春(1984-),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天然气开发工作。

猜你喜欢

气水气层砂体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反硝化深床滤池气水联合反洗环节滤床迁移模拟研究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基于孔、裂隙理论评价致密气层
浅气层井井控特点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南图尔盖盆地SA区块河道砂体演化及定量刻画
基于测井推演的岩石力学参数识别致密砂岩气层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气层识别难点及方法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