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纺院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2015-12-18石芳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纺织工业纺织文化

石芳(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1 中纺院转型发展概况

1.1 中纺院的发展历程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下称“中纺院”)建于1956年,是纺织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1984年由单纯科研型向科研经营型转化,1999年7月由科研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9年7月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

在总体发展战略上,中纺院定位于纺织产业中上游,并不断加强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纺织行业、集群区域广泛提供技术咨询和纺织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以纺织化纤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纺织新材料、纺织化工与生物技术三大主业为支撑,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扩能建设,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力争建设国际一流的纺织技术开发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1.2 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变化

探讨中纺院的发展,不能不提中纺院所处的纺织工业。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从无到有,已成为无可争议的纺织大国,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超过全球一半,纺织品服装出口已经超过全球1/3;同时我国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消费国[1]。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纺织工业已经先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1990~2013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年均增长9.28%,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长速度(3.02%)。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人均纤维消费量的提高,纤维加工量仍会进一步增长,2015~2020年预计在2.8%~3.0%。中国纤维加工量的增速将大幅减缓,可能与世界增速同步。

“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规划是利用纺织工业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互联网+”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新优势;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品牌实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不断完善人才体系,实现纺织强国建设目标[2]。

1.3 中纺院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

近年来,中纺院在现代企业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展,从传统型科研院所向现代大型企业大幅迈进,其中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了中纺院的阶段性快速发展。但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队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传统机制中老员工的比例逐渐减少、转制后新员工及青年员工的比例逐渐提升(35岁以下青年员工已占50%的份额),并在岗位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企业文化显现出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因此,如何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互联网时代”员工特点的企业文化,就成了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 中纺院企业文化概述

2.1 中纺院企业文化的表征

中纺院具有建院时间长、历史沿革久、传统文化底蕴厚等特点,其自身也具备了一些显著的文化特点,如:企业管理层以单位内部培养提拔为主;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以科研和技术为主,学历普遍较高,不激进但也相对缺乏激情;老员工居住地较为集中、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大院式文化”特征,等等。以上特点也体现到了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风格较为正式和正统。

2.2 中纺院企业文化理念的表述

2011年中纺院着手进行了企业文化的梳理、调整和完善工作,形成了一整套企业文化体系的表述:中纺院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企业愿景、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员工行为规范和企业标识八项内容。“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八个字是中纺院建院近60年来所延续下来的企业精神,“以科技兴纺为己任、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使命和“追求卓越、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是中纺院转制后以及近年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的内容。

2.3 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组织力量的工具

沙因认为,“文化应由特定群体文化在处理外部适应与内部聚合问题的过程中发明、发现或发展出来,由于运作效果好而被认可,并传授给组织新成员以作为理解、思考和感受相关问题的正确方式”。[4]

根据沙因的组织文化与领导理论,如果我们不能够将企业文化作为促使变革、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首要资源,那么所谓的组织学习、组织发展、有规划的变革等等将无从谈起。文化最好能够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所理解,企业的精神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精华,它必须深深“内化”于企业员工的心理之中,并通过一定的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得以保留和发展,因此,企业文化是群体文化心理的长期“积淀”。创造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独一无二的关键性力量。

3 中纺院企业文化的定量分析

3.1 运用Quinn和Cameron的组织文化类型工具对中纺院企业文化进行诊断

在企业文化领域,Quinn和Cameron构建的组织文化类型诊断工具主要用于评测企业文化的类型,包括企业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主要从战略层面考虑决定组织有效性的显著特征、组织特征、员工管理、组织凝聚力、战略重点和成功标准等六个因素作为判据[5]。该诊断把企业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团队型、创新型、市场型和层级型,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这四种类型的混合体,通过定量分析可分别得出四种类型的分值,并绘制出相对应的图形。四种类型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匹配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在对中纺院企业文化特点的长期观察、体验和思考的基础上,经过测评和日常访谈调研,综合定量和定性研究,现运用Quinn和Cameron的文化诊断工具绘制中纺院企业文化类型图,如图1。

3.2 中纺院企业文化现状和目标对比分析

由“企业文化现状”图形可见,中纺院企业文化总体上较为人性化,有家庭的氛围,企业员工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在工作中层级分明。管理层多是从技术岗位上成长起来,工作风格较为务实进取。作为一个传统型企业,中纺院在人才队伍组建方面更加偏重于Make模式,注重对下属的指导和培养。在管理风格方面,强调执行和结果,工作中注重团队意识和员工参与。可以看出,中纺院无论从纵向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还是从横向的各部门、各单位运作状况来看,企业使命非常明确,成员体现出忠诚的特点,在企业经营及战略推进方面,企业比较重视控制和平稳。

然而,通过图形也可以分析出,当前企业在活力与市场开拓方面存在劣势,这将成为影响企业下一步发展的两块短板。因此,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应从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发挥、科研及生产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激发员工的干劲,从“活力型”与“市场型”两方面加强建设力度,从而实现企业目标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匹配。

图1 中纺院企业文化类型图

4.3 在企业精神的传承中注重从多方面鼓励创新,激发活力,为中青年提供创新平台。

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创新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还体现在管理理念、生产经营、市场开发等方面。不仅要弘扬积极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更要为鼓励全方位创新的文化打造舆论,从侧面评估企业文化自身创新氛围和活力氛围是否与企业战略推进相匹配,从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关于中纺院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建议

4.1 把宣传“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精神作为中纺院的优良传统。

中纺院在创立之初几乎是白手起家,员工们诚实苦干、任劳任怨、挑灯夜战、不计报酬,以老黄牛精神谱写了企业发展的第一篇章。我们在广大员工中应广为宣传这个优良传统,在今后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大力传承。

4.2 把“追求卓越、合作共赢”作为企业文化的宗旨。

作为当前中纺院企业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以上8个字应该得到更加系统的落地,并将其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新时代的员工独立意识较强,企业要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网络、自媒体等渠道宣传,大力增强员工的市场意识。要树立员工的荣誉感,把“追求卓越、合作共赢”作为员工的义务和责任。要立足全院,激发广大员工的亮剑精神,在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为推进企业发展战略出力。

5 结束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其整个过程深深地融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同时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滞后于企业发展,因此,定期关注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随时保持企业文化的先进性和方向性,确保企业文化能为每个单元及个体提供正能量,并最终汇总形成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内生动力。

[1] 高勇.中国纺织工业“十三五”期间发展展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5.

[2]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3] Edgar H.Schein.The Corporate Culture Survival Guid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艾德佳·沙因.企业文化生存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卡梅隆,奎因.组织文化诊断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纺织文化
澳洋纺织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谁远谁近?
月度报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