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线扬军威

2015-12-18策划李芫伍梦尧杨文静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军服方队服装

策划_文/本刊记者 李芫 伍梦尧 杨文静

9月3日,我国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最精彩、最具特色的阅兵盛典。12000人以齐整的军容、先进的军备、强大的组织性,充分展现出威武雄壮的国家力量,展示出中华民族从内到外的自信。与精良的武器、猎猎战旗和英气勃发的面孔一样,合体考究的军服也成为构成这份自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不断进步的优异成果。

9月3日,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国旗军旗随风飘扬在天安门上空。空中护旗方队拉开胜利日阅兵分列式的序幕。20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着这场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属于正义、光明与进步的胜利,迎来了第70个纪念日。12000人以齐整的军容、先进的军备、强大的组织性,充分展现出威武雄壮的国家力量,展示出中华民族从内到外的自信。与精良的武器、猎猎战旗和英气勃发的面孔一样,合体考究的军服也成为构成这份自信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不断进步的优异成果。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材料和新技术为增强纺织品的美观、安全性和功能性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我们看得到的地方,高支纱、精梳毛等技术的进步使服装更加挺括舒适,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幕后英雄”起到了只有在危机时刻才能体现出来的特殊作用,比如碳纤维、芳纶1313、新型环保硅氮系阻燃粘胶纤维、PPTA(国产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等凭借其耐高温、强度高、安全无毒等特性为军工装备以及安全防护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相应的,国防军工需求的扩大和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高性能纤维的发展以及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创造了机遇。

精心设计 处处彰显科技

据了解,此次参阅被装在细节上有了很大变化,面料更加考究、配饰更加醒目、外形更加挺括,特别是最新研发的多地形迷彩服,能适应多种自然环境,材质制式都是国际上领先的,而且与迷彩服配套的战斗携行具也是最新研发的,中间进行了镂空设计,使用方便、透气舒适,体现出军服的现代化水平。

抗战阅兵前夕,新华网首次曝光了我军最新式的QGF-11头盔。该型头盔采用全新的复合碳纤维材料制造,重量更轻,防弹能力更强。在地面突击部队展示中,反恐突击车方队压轴出场,载着头戴防弹头盔、身着反恐作战服、手持自动步枪挺立的战士英气逼人,格外醒目。

受阅的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由武警北京总队特战大队编成。这个大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自2002年12月组建以来,他们在处置突发事件、打击暴力犯罪、重大活动安全警卫等任务中屡建奇功。该部队的战训服由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集团的泰美达芳纶等纤维制成,具有阻燃、耐高温、耐磨损等优点,为执行危险任务的反恐勇士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类似的个体防护装备还包括战略打击部队中的导弹部队迷彩阻燃服以及空中梯队中的飞行服等。

首次公开展示的多地形迷彩服成为本次阅兵军服的一大亮点。据了解,多地形迷彩阻燃作战服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低价易染色、多纤维混纺阻燃面料,性价比高,解决了阻燃面料成本高、不易染色等难题,还具有高强、耐磨和良好的色牢度等理化性能。

此次参阅被装在细节上有了很大变化,面料更加考究、配饰更加醒目、外形更加挺括。

和多数专用阅兵服装不同的是,多地形迷彩是早已有之的军队科研项目。在单兵伪装理论研究方面,基于单兵战技术动作分析,项目组对丛林、荒漠、林地等典型背景的地面背景进行了大量观察及图片分析;对比分析全球20多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战地貌下的迷彩图案、特点及其发展历史。在迷彩图案设计方面,项目组的专家们奔赴多地采集典型作战背景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作战背景下的相关地物波谱数据,建立了各主要颜色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的色度学指标。经过前后共三十多轮的反复绘制、评价、印花、修改等,最后确定了迷彩图案。在印花工艺方面,通过特殊手段降低了基布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满足近红外伪装需求。

由于我军不断正规化和现代化,士兵身上的单兵装备也逐渐多了起来。解放军战士不仅要携带基本的武器(长枪、手枪、刺刀)、弹药(子弹、手榴弹),还要携带水壶、防毒面具等装备。阅兵式上,我们看到士兵的军服之外加上了战术背心,把弹夹等装备都放在里面,更合乎人体工程学原理,解决了过去每种装备都用背带挂在身上的不便。这种新式携行具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成为中国单兵作战装具设计走向先进的标志。

量体裁衣 细节体现时尚

“此次阅兵军服的全景展示,必将展现人民军队在强军目标引领下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良好形象,向全世界奉献一场最精彩、最具特色的阅兵盛典。”阅兵联合指挥部联勤保障组组长张建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实现“首战必胜、打个漂亮仗”的目标,按照参阅军服“外形挺括、塑身合体、突出观感”的要求,总后科研部门抽调30余名技术骨干精心研制设计,分别以抗战时期着装和07式服装为参照,改进并创新设计了15式阅兵服,其中多个品种是全新设计、首次装备。

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服是军中唯一一款邀请非军方设计师设计的军装,其设计出自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师杨洁之手。在飞行服设计过程中,杨洁用了半年的时间与部队飞行员进行沟通,讨论如何使服装既舒适又美观,还能保证防火阻燃的功能性,对面料的科技含量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了使服装更加美观、挺拔修身,杨洁在特定的位置上增加了褶皱量,使得制服收放自如;胸口印有徽标,即中国八一飞行队的标志——雄鹰,象征着速度、精准和气势;左右臂章印有队列的编号,整体色彩鲜艳,对比感强,放大的图标更具视觉冲击力,显得英姿飒爽。

毫不夸张地说,士兵们展现出来每一个令人赞叹的英武形象,都饱含着纺织人的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军服最漂亮的一次!”现任白求恩医疗方队队长马国旺说。这次的服装根据每个人的体型测量,一对一定做,点对点服务,同时被装业务部门借鉴以往阅兵保障经验,提前进行了紧身设计,裙子设计上也加入年轻女孩喜欢的时尚元素,更好地展示了官兵们的朝气和活力。

据阅兵联合指挥部联勤保障组副组长王国水介绍,为确保一次性发放适体,分散训练期间,他们积极协调各大单位对所有参阅人员的号型提前进行统计,建立信息数据库;阅兵部队集中训练后,及时协调生产企业派精干力量为每名战士测量体型,建立服装电子档案,确保了受阅官兵适体率、到位率均达100%。

在三军仪仗队非凡风采的背后,包含着199件样衣、80多个样衣绣花制版打样、20付设计开发制作的新型3D网眼垫肩、8种设计开发面料、33款开发创新亮点功能服装的前期研发。参与整个设计加工过程的江苏阳光集团在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等部门的指导下,用专业态度、服务理念交出一份令13亿中国人满意的答卷。

为了更好地完成三军仪仗队军服制作工作,阳光集团专门派6名经验丰富的量体师赴京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真正做到量体裁衣。考虑到男女身体的结构差异,针对仪仗队、军乐团女装裁剪任务,他们不但要量每个人的三围尺寸,还要调节前后腰节及胸高点尺寸,确保单量单裁。裁剪的难度增大了,却保障了服装不仅穿着舒适、美观,还充分体现出我国军人英姿勃发的风采。

际华集团作为我国最强最大的军需品生产保障基地,承揽了本次阅兵服装和鞋靴的大部分着装任务,从外形挺括的服装、透气舒适的鞋靴到金黄的绶带、图案丰富的臂章等。际华集团下属企业有15家肩负着300多种阅兵制装生产任务,以优质的产品和出色的服务获得了各方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

据介绍,本次阅兵被装通过创新设计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和亮点。在服装特色方面,迥异于清一色的现代军装风格,支前模范方队、老兵方队服装、英雄子女方队的服装颇具特色,都是围绕着“军威雄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震慑宵小”这一主题进行设计的,支前模范方队、老兵方队服装的设计重点在于还原历史,追求真实,根据各个根据地的历史资料绘制图稿设计服装。

杨洁团队设计制作了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飞行服。

英烈子女方队服装则充分考虑了着装者的年龄、体型、对颜色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后,确定了大方得体的设计风格及色调,采用真丝面料制作,使用手工包边、手工盘扣及钉扣工艺,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手工艺,在阅兵式上刮起了复古风。

英烈子女方队制作任务落单际华3502公司后,留给量体人员的时间只有10天。面对平均年龄78岁的服务群体和17省30多个市区以及很多在交通不便的偏远边区的服务范围,公司高级定制部总经理王连海果断决定,将全国分成7个片区,精选7位综合素质最好的量体师分别负责,特许采用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带齐服装样册等物品,必须保证面料、款式选择以及特体数据处理等一次服务成功。

量体师王福生说:“短短几天,我跑了安徽、湖北、湖南3省5市,频繁转车、多次折返,和涌动的旅游大军挤在一起,伴着南方的特大暴雨,晚上坐车睡觉,白天找人工作,打不着出租车就坐三轮车、摩托车……还好,总算按期完成了任务。”量体师许丽一天就跑完了青岛、淄博、潍坊;量体师田景春多方打听,最终赶到河北沧州黄鲁彬老人看病的地方完成了量体、选样工作。服务过程中,量体人员听闻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在八年抗战时期的艰辛和付出,真切体悟到“谁是最可爱的人”。

万众翘首以盼的胜利日阅兵赢得了全球赞誉。感动和震撼之余,回望建国以来举行的这15次阅兵仪式,军服的变迁有目共睹。在国家从解决温饱向小康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纺织工业也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而向时尚性、功能性、科技型等方向前进。历次阅兵不仅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也成为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相关链接】

1950年50式军服开启制式化

1950年国庆阅兵式上,50式军服首次亮相。该型军服当年定型、当年生产、当年配发给受阅部队。受阅陆军着黄绿色服装,空军着上黄绿下藏蓝色服装,海军着白色服装。

阅兵后不久,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50式军服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脚步走向战场,之后近3年时间里,中国军人的勇猛让美军和联合国军都记住了50式军服。

1984年85式军服提前出现

1984年国庆阅兵是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举行的一次盛大阅兵。85式军服在这次大阅兵中提前亮相。该型军服是为了配合解放军恢复军衔制而换装的,1984年就定型生产,1985年起在全军大规模换装。85式军服继承了中山装的版型,重新设计大檐帽,增加了夏季半袖衬衫。由于百万大裁军等因素的影响,原定同时恢复的军衔制推迟到1988年才实施,所以85式军服成为解放军重新授衔之前的过渡军服。

2009年07式军服惊艳世界

200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60周年阅兵,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举行的盛大阅兵。本次阅兵式上,身穿07式军服的徒步方队透露出新时代的气息,让人们过目不忘。进入新世纪,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观也得到了很大提升,07式军服的诞生让解放军变得更加“时髦”,跟上了时代步伐。尤其是三军女兵方队出现的时候,07女军服秀美、大方的特色在姑娘们铿锵有力的步伐下得到完美呈现。

1949年浴血的战袍

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共有1.64万余人参加,奠定了新中国国庆阅兵的基础。此次阅兵以军兵种为单位,按种类集中,统一编组,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地面、海上到空中,使陆、海、空三军阵容浑然一体。参阅的轻重武器装备产自世界24个国家的98个工厂。解放军受阅部队所穿的军服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袍”,它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成为新中国军队的一大标志。

1955年55式军服横空出世

1955年国庆阅兵,是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的首次阅兵。受阅官兵着新式军服,佩戴军衔、领章。军衔制的实行结束了解放军“有军无将”的历史。

55式军服在本次阅兵中首次大规模出现,成为一代经典军服。至今,很多中国人都对当年的55式军服保有深厚的感情。不过,由于当年中国人的生活物资仍然匮乏,很多军人的军服都被亲朋作为普通工作服使用,现在存世的好品相55式军服已经不多了。

1999年87式军服成系列

1999年10月1日举行的国庆50周年阅兵被称为“世纪大阅兵”。87式军服以完整的系列展现在世人面前。经过不断发展,87式军服体系里出现了作训服、体能训练服,并已形成丛林迷彩、海洋迷彩、城市迷彩、单绿的颜色体系。87式军服是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后的经典军服,春秋常服的小翻领明车线设计、夏常服的猎装设计及三接头皮鞋具有浓厚的英伦风格,让解放军的形象更加与世界接轨。

遗憾:“板绿三点红”没有出现

在新中国14次大阅兵中,唯独一款军服没有成建制出现,而这款军服却是人民军队使用时间最长的军服,它就是65式军服。

65式军服是解放军取消军衔制之后所使用的军服,它诞生的时候,国庆大阅兵已经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而且,因“文革”影响等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而1984年阅兵的时候,军服已经改为85式了。

猜你喜欢

军服方队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国防小课堂 军服标识
共和国阅兵中的女兵方队
盛世庆典谱写壮丽华章
——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国成立70周年阅兵精彩回顾(二)
2009 国庆60周年阅兵
难忘“的确良”军服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胜利日大阅兵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