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天水秦州区果品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2015-12-18石进昌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科技信息服务中心741000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2期
关键词:大樱桃果品果农

石进昌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科技信息服务中心,741000)

天水市秦州区是“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和“中国优质甜樱桃生产基地”,果品产业是该区农村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促进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果品产业现状

果品产业是我区通过多年精心培植发展起来的特色优势产业,截止2014年底,全区干鲜果树总面积45.76万亩 (结果树面积20.39万亩),产量16.97万吨,产值9.6亿元,其中苹果30.25万亩 (结果树面积14.67万亩),产量13.93万吨,产值5.2亿元;樱桃6.97万亩 (结果树面积4.28万亩),产量2.004万吨,产值4.008亿元;核桃7.72万亩,绝大部分为幼树园;梨、桃、杏等果树0.82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3598万元。

全区果品基地分布情况为:苹果基地重点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天水、汪川、华岐等9个乡 (镇),主栽品种为元帅系品种如花牛,富士和金冠系品种也占一定比例。樱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藉河流域的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皂郊等乡 (镇)海拔较低、光热资源丰富的浅山区和川区;核桃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藉口、杨家寺、秦岭、牡丹、华岐、汪川、大门、齐寿、皂郊等乡 (镇)气候相对冷凉区域。总体来看,北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等乡 (镇)果园面积所占比重较大,果品产业助农增收贡献率较高。在西南部乡 (镇)中,华岐海池沿线苹果基地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近年来,全力打造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同时在西南部各乡镇全面加大核桃基地建设力度,为该区域农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果园管理水平不高

太京、藉口、中梁等乡 (镇)部分果品重点生产村果园管理水平整体较高,但总体来看,全区果园管理水平较为粗放,与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高产园相比效益低下。相当一部分大樱桃园品种良莠不齐,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尤其是近年来建园力度大,相当一部分新建果园分布在原先没有发展过果树的区域,农民缺乏果园管理技术,加之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果园管理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新建园区域技术普及和标准化管理难度相当大。

2.2 果品基地分布不均

从全区现有果品基地分布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结果园分布在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等北部乡 (镇)。而西南片区10个乡 (镇)特色果品产业规模偏小,果品基地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优势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发展核桃、苹果等特色果品产业的土地空间还较大,实现适宜区果品全覆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2.3 灾害防御能力不强

近年来,天水市春季低温霜冻(晚霜)灾害频繁发生,对大樱桃等果品生产形成很大威胁,2007—2013年4月共发生危害程度较重的低温霜冻3次,2010年和2013年4月上中旬的低温和雪灾造成全区大樱桃几乎全部绝收,2014年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又出现降雪、降温灾害天气过程。频繁发生的低温霜冻灾害严重影响果农稳定收益,挫伤了果农种果树积极性,成为制约全区大樱桃等特色果品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华岐海池沿线近几年连续遭受冰雹袭击,农户损失惨重。

2.4 产业体系建设滞后

果品商品化处理水平低,除几家规模较大的果品营销企业外,其他一些零散的收购场所都没有配备必要的采后处理设备。果品经纪人信息相对闭塞,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较为落后,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果品交易市场建设除藉河川道区和罗玉沟发展起步较好外,其余各果品产地大多没有正规的交易市场。对外市场开拓乏力,信息网络对果品营销的引导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3 发展思路

3.1 盯紧既定目标,突出果品产业发展

全区适宜于发展苹果、大樱桃、核桃等特色优势果品的面积为80万亩,其中苹果45万亩、核桃20万亩、大樱桃10万亩,其他果树5万亩。要紧密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及布局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连片成带,填空补白”的建设要求,每年高标准建设6万亩左右的特色果品基地,争取在“十三五”期末实现特色果品基地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为实现产业富民奠定扎实基础。

3.2 构建服务网络,提升果园建管水平

逐步完善区、乡镇、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通过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果业专业合作社和果农协会在果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其在科技培训、技术推广、果品营销、生产物资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引导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使合作社内成员逐步结成利益联结体。高度重视土肥水管理,为提升生产能力和果品质量奠定扎实基础。大樱桃基地管理上,将劣质品种高接换优为优良品种,加强高接树管理,尽快恢复正常产量。对郁闭低效果园,要全面进行高光效树形改造,适度提干,及时落头开心,疏除过密大枝,回缩衰弱枝组,有效解决株间枝条交叉,树冠内部光照不良等问题,改善园内通透条件,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加大大樱桃设施促成栽培规模,调节市场供应,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高生产效益。加大樱桃果蝇防控力度,采取技术引导和行政推促相结合的办法,开展统防统治,确保防控效果。进一步加大核桃采穗圃和育苗基地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核桃建园成活率和良种率,扎实做好栽后防寒保护等关键措施落实,保证建设成效。坚持结果园和新建园管理并重,在做好结果园提质增效技术推广普及的同时,把幼树园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及时查漏补缺,深翻培肥土壤,确保园貌整齐,生长健壮,管理科学,结果早、收益高。

按照布点、连线、成片建园的基本思路,着力打造秀金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古集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罗玉沟大樱桃产业示范区、藉河流域放牛片区果品产业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做好市、区、乡 (镇)三级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打造特色亮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区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模式和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培训成效,为提升全区果园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把规模化畜牧养殖场的摆布和果品基地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推广果畜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果品产业和畜牧产业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 强化品牌推介,健全完善营销体系

继续保护利用好“秦州大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授权使用该商标的区内相关企业和合作社加大管理、监督力度。积极参与国内举办的果品鉴评、展销及推介活动,加大“花牛”苹果品牌宣传力度。认真实施果品营销战略,积极开发国内主流市场和高端市场,确定稳固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不断探索电子商务等新的营销方式,确保产销两旺。引导支持果品重点营销企业采购樱桃分选生产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运销环节品质减损,实现多方共赢。在全区4万吨果品贮藏基础上,结合果品基地布局,5年内在汪川、天水、华岐、关子、中梁、藉口、皂郊6个乡 (镇)建设6个果品交易市场,新建6个总库容18万吨的果品贮藏库群。

3.4 坚持多措并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要针对目前春季低温霜冻、冰雹、干旱等灾害天气频发的气候特点,积极探索实施各类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和政策。市、区要进一步整合相关项目,切实加大对各类防灾减灾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继续执行补贴优惠政策,扩大果树防霜机的应用范围。大力宣传果品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动员果农参加果品收获保险,确保灾害年份果农基本收益。要大力引导华岐海池、中梁沿线等苹果主产区果农搭建防雹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较大范围内示范推广多种类型的“简易多防棚”及配套的防灾减灾技术,以有效防范低温冻害、果蝇、裂果、鸟害,促进果农稳定增收。

3.5 立足生产实际,努力攻克技术难题

科技、果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力度,立足生产实际,对制约全区果品稳产、优质的春季低温霜冻、樱桃果蝇、樱桃各类根部病害等主要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尽快探索出有效的适宜于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制的低温霜冻防御措施,有效控制樱桃果蝇、樱桃根癌病等重点病虫害。

猜你喜欢

大樱桃果品果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大樱桃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大樱桃早期丰产的促花措施
夏令果品入古诗
优质大樱桃主要病虫害防治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