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探讨

2015-12-18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侗族生物传统

梁 娟, 叶 漪

(1.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怀化 418000;2.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怀化 418000)



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探讨

梁 娟1,2, 叶 漪2

(1.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怀化 418000;2.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怀化 418000)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保证了侗族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主要探讨了侗族生计资源配置、乡规民约、传统习惯与禁忌等侗族传统文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期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侗族;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上都有充分的体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往往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各民族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报道,如高黎贡山传统文化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1-2],西双版纳傣族文化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3-4],彝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5-6]等。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改变以及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追求经济利益,放弃传统文化、生态观念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看似纯朴、原始,缺乏科学性,但客观上却具有极大的合理性,保证了侗族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7]。开展侗族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挖掘、开发及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侗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主要探讨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侗族传统文化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期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侗族自然环境概况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聚居地较集中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部黔、湘、桂毗连的山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三穗、剑河、玉屏,湖南省新晃、靖县、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龙胜、融水以湖北省恩施、宣恩、咸丰等县。侗族总人口约300万,人口数列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数的第11位。侗族居住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70~2 000余米,东北有雪峰山,西有苗岭支脉,南有九万大山,中有雷公山自西北向东南延伸,为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优越的自然条件赐予了侗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通道阳烂村,村寨所在位置恰好处在五岭西段南北向的山口南带,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的干冷气流都要从这里穿行,众多的生物物种的迁徙也把这里作为必经的走廊。这样就使得侗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要高于邻近地区。不仅是通道阳烂村,几乎所有侗寨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都要高于周边地区。侗族地区能长期维持这种高的生物多样性水平,不仅得益于自然环境,更得益于侗族的传统文化。

2 侗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1 侗族生计资源配置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侗族人民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侗族传统的支柱产业不仅仅是单一的农耕,而是多产业复合经营的生计方式。任何一个侗族村寨,不仅经营农田、鱼塘,而且还经营森林,有些还饲养大量家禽、牲畜。这种复合程度极高的传统生计方式在执行过程中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现以稻田为例说明,侗族的传统稻田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8]。老百姓种植的是以高杆糯稻为主的水稻,稻田中还养着鱼,放着鸭。稻田中自然长出的广菜、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若干种昆虫、软体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是他们加以取食的对象。这里仅以他们控制螟虫危害的做法为例来体现他们均衡利用生物资源的生态智慧。侗族地区气候温热,二化螟、三化螟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但侗族居民并不采用农药加以控制,而是将螟虫的幼虫从稻秆中剥出,作为美味佳肴食用。他们认为只需将螟虫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即可,无需彻底根除,因为昆虫也是他们所理解的稻田产品之一。由此可见, 侗族社区对生物产品的取用很有节制,其经济活动并没有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并存格局,在侗族社区中的各种生物资源都可以正常生长繁殖,很少出现被过分榨取而灭绝的情况。可见,侗族的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妥善地解决了生物多样性并存的难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2.2 侗族乡规民约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乡规民约在侗族地区历史悠久,它是侗族地区传统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法律,是由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民众共同协商议订,盟誓执行。村规民约从保护本民族利益的原则出发,通过“立法”制定了侗家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用以维护本民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从族规、族法到社会治安、民事、刑事诉讼、生产管理以及保护森林、风景林,构成了一整套侗族古老的法律系统。

以往的侗族乡规民约和现在的乡规民约里,对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而关于山林保护的条款不仅多,而且细密,可操作性强[9]。如独洞乡干冲村村规民约对乱砍滥伐规定:①乱砍滥伐集体杉、松幼林,每株罚款5元;②盗伐杉木者,除追回原物和赔偿损失外,另给予30~300元的处罚;③盗伐松木者,胸径在4~12 cm以内的,每株罚款5~20元,12 cm以上的,除退回原物或赔偿损失外,另给予10~100元的罚款处理;④楠竹、春笋大小不论,除退回原物外,每株罚款5元;⑤乱砍风景林、水源林、护路林等,幼树每株15元,成林50元,并退回原物或折价赔偿;⑥经济林、果木林不准乱砍,违者幼树每株罚款15元,已结果的每株30元,并要赔偿3年以上的经济损失;⑦因放养猪、牛、羊而毁坏林地苗木(不分种类) 或田地庄稼、红花草等,苗木每株罚款5角,吃红花草等,每亩赔偿损失20元,放进田地、林地的耕牛被抓获,牛主应为每头牛缴纳5元罚款费,需管理的,牛主还要为每头牛每天付3元管理费。

以上乡规民约在其森林保护方面的条款,是在传统规约基本上加以修订而来,并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为加强人们对当地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的保护,除用以上形式加以限制外,还往往用碑刻的形式,把一些规约刻录下来,立于村头寨尾,让后人牢记。这些乡规民约客观上保证了侗族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2.3 侗族传统习惯与禁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传统习惯与禁忌是一个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交际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10]。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生产方式不同,也因此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传统习惯与禁忌。许多民族的传统习惯与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起到了法律规范、制度措施所不能比拟的积极作用。

为解决林木利用问题,侗族人民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习惯。如在森林中有意识地开辟少量的林窗,作为“放牛坡”,将牛群限制在这个范围内,避免进入森林,尤其是幼龄期的林地,从而减少因牛的啃食活动造成对森林的破坏。如侗族家中有婴儿出生, 家人会在山上栽100棵杉木苗, 直到18年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才能砍伐, 作为男婚女嫁之用,俗称“十八杉”。在许多重要仪式中都有植树的项目,但唯有上年纪的人才有资格栽种树木,尤其像榕树这一树种,非上了60 岁以上的人才能栽种。有关这一习俗,我们暂不去研究它深层的文化内涵,仅从表象已经获知,侗族老人有种植风景、保寨树木留给子孙后代的优良传统。这些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侗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在这种宗教信仰的支配下,侗族认为山川、河流、古树、巨石、土地、坟山、动物、植物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因此有的山岭,特别是侗族山寨后的龙山不能动土挖掘,巨石不能开凿和爆炸。如果谁侵犯了它们,则认为损伤地龙神,败坏风水和侵犯神灵,认为会给村寨带来灾难。坟场被视为是与祖先直接相关联的宝地,周围的小环境内禁止各种活动,包括伐木、采集和狩猎。很多对动植物禁忌现象在侗族村寨也普遍存在,认为这些动、植物都有神灵依附,不可随意伤害。侗族先民对古树充满了敬畏,侗家人不管在哪发现水杉、红豆杉、榉木等珍稀物种,都会打上草标,禁忌破坏。在村寨附近的大古树,如杉木、枫香、银杏、樟树等上百种被信奉为“神树”而严禁砍伐。逢年过节都有人到古树下烧香祭拜,请求树神保护。他们常常把自己村寨附近的山信奉为“神山”,即“神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动植物都是“神”的伴侣,任何人都不能侵犯,这里的动植物应当受到保护和崇拜,以求得“神”的保佑,消灾灭难。

尽管这些传统习惯与禁忌可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不可否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从民族学、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这些做法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3 现代科技与生活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通过通道阳烂村的田野调查发现,自从杂交稻得到普遍推广后,稻田养鱼遭受了严重的影响。原本拮据的土地资源变得更为紧张,人地矛盾异常尖锐。最终迫使村民向低山地进军,或开荒为田,或开荒为塘,山林资源遭到破坏,而山林的破坏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小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在发掘和利用侗族传统的生态智慧时,必须处理好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现代科技还没有完善到可以全部替代传统生产的地步,现存的各民族传统生计方式并没有失效,但它需要现代科技的武装,完成升级换代,实行自我创新。因此,若要对侗族地区真正有所帮助,就应该从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出发,充分利用他们已经形成的生态智慧,帮他们研制出适合于侗族地区种植的优良稻谷品种,以及稻田饲养的优良鱼种。在确保当地原有生态环境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做到既发扬传统的稻田养鱼的经营模式,又使稻谷、鱼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

侗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湖南省乃至全国来说虽然还算不错,但与以往相比,生态环境显然在急剧地发生改变。居住在区内的侗族人民体会最深,他们感到近年来山上的树木虽然在数量上不减,可植物种类及林间、溪河内栖息的动物却一年比一年少了,甚至有些植物、野兽、鸟类、鱼类已经逐渐消失。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第一,地方财政对林业的依赖性太大。侗族地区各县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林业的生产,由于大量的砍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这是某些植物及野兽、鸟类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单一种植人工林面积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人工造林任务的逐年下达,人工造林盲目地由传统的沿江两岸区逐年向山区推进,使山区大量的天然林被毁,而被生长快、销路好、收效高的单一树种所取代,植物多样性急剧减少,野兽、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也遭到破坏,动物多样性也随之降低。第三,外部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开始注意保健与养生,已吃厌了饲养动物肉类的人们,更青睐山珍野味。不法商贩趁此大量涌入侗族地区收购山珍野味、珍稀药材,刺激当地群众滥采滥捕,使得侗族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珍禽鸟兽等动物资源逐年减少。第四,人口压力过重。随着侗族地区内部人口的猛增,对资源需求量增大,给生态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想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要保护好侗族地区现有的生态资源不再惨遭破坏,重建良好、平衡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①地方政府应加大执法的力度,坚决打击滥砍滥伐、滥采滥捕等现象,将文化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形成分工合作、统一协调的完善机制;②地方政府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禁止大面积的毁林开荒,植树造林时逐步调整单一树种,注重树种多样性,同时大力推广沼气技术,鼓励农民用沼气取代柴火;③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引导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④加强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的相关理论、方法和途径研究,加强对侗族传统知识的调查、整理、记载、编目等,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

[1] 艾怀森. 高黎贡山地区的僳僳族狩猎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9, 11(1): 75-80.

[2] 艾怀森, 周鸿. 云南高黎贡山神山森林及其在自然保护中的作用[J]. 生态学杂志, 2003, 22(2): 92-96.

[3] 刘宏茂, 许再富, 陶国达. 西双版纳傣族“龙山”的生态学意义[J]. 生态学杂志, 1992, 11(2): 41-43.

[4] 刘宏茂, 许再富, 段其武, 等. 运用傣族的传统信仰保护西双版纳植物多样性的探讨[J]. 广西植物, 2001, 21(2): 173-176.

[5] 龙春林, 张方玉, 裴盛基, 等. 云南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1999, 7(3): 245-249.

[6] 刘爱忠, 裴盛基, 陈三阳. 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4): 489-492.

[7] 何丽芳, 黎玉才. 侗族传统文化的环境价值观[J]. 湖南林业科技, 2004, 31(4): 58-59.

[8] 罗康智. 论侗族稻田养鱼传统的生态价值——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J].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26(4): 14-17.

[9] 金笙, 安俊英, 魏国. 乡规民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自湖南省通道县的启示[J]. 环境教育, 1999(2): 33-34.

[10] 白兴发. 论少数民族禁忌文化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9(4): 62-65.

Discussio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ong Culture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LIANG Juan1, 2, YE Yi2

(1.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Huaihua University, Huaihua, Hunan 418000; 2. Key Laboratory of Hunan Province of Study and Utilization of Ethnic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Huaihua, Hunan 418000)

Do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 and Dong people have formed its own uniqu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ch maintains the ecosystem and protects the biodiversit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Dong’s traditional culture such as livelihood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village rules,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taboo on biodiversity. The impact of modern way of life on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also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tection of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and biodiversity.

Dong; Traditional culture;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1-42)。

梁娟(1982- ),女,湖南娄底人,讲师,硕士,从事生态学研究工作。

2014-12-11

S 181.3

A

0517-6611(2015)04-252-02

猜你喜欢

侗族生物传统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第12话 完美生物
老传统当传承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