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大学校园电梯安全现状及优化方案

2015-12-18李慧琳廖文鑫

安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广西大学轿厢被调查者

李慧琳 李 博 廖文鑫 杨 业

广西大学安全工程

针对校园电梯安全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套校园电梯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方法,对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校园电梯安全现状调查

1.1 问卷调查及分析

调查小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网络问卷和现场发放问卷及采访两种形式),对电梯安全现状进行了了解。所调查对象为广西大学范围内各个学院的学生、教职工、校内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电梯使用的安全意识、对广西大学内电梯安全现状的评价、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宝贵建议。本次调查共计回收问卷564份,其中有效问卷525份,无效问卷39份。现着重选取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1)广西大学电梯安全的基本情况。校园电梯使用频繁,超过90%的被调查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电梯,约65%的调查者每周使用电梯次数达1-5次;校园电梯故障频繁,其中电梯夹人,过层不停以及电梯困人是发生概率最高,分别是19.89%,14.77%和14.20%;校园电梯满意度偏低,调查人群对于广西大学校园内的电梯安全现状满意度偏低,满意者仅占28.86%,其余44.3%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26.85%的人态度不明确。

(2)广西大学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由调查可知,超过32%的人遭遇的电梯故障是由机器事故引发的,约13%的事故是意外导致,仅约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这说明大部分故障是在正常乘坐电梯的过程中发生的。而数据显示约74%的被调查者从未接受过关于如何应对电梯紧急情况的相关教育或培训。同时在研究人们对电梯的进一步需求的过程中,发现超过50%的被调查者希望能通过增大容量或安排引导监督人员的方式使得电梯使用需求得以满足且乘坐过程更加有序和安全。

(3)电梯安全使用及自救意识。在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3%的被调查者正确回答了电梯维护保养的周期,不到49%的人会主动查看所乘电梯的电梯使用标志,这说明了人们并不太了解电梯安全使用的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的监管法规。当电梯存在隐患时,超过62%的人仍然会考虑继续乘坐电梯,这进一步体现了高层建筑下人们对电梯的依赖。数据表明,在人们自救方式的优先性选择方面,大多数被调查者首先选择的是通过电梯内部通讯系统求助,其次是通过手机联系外部救援,而最先考虑的联系对象是维保单位,然后依此是110/119和家人朋友。最后是一些通过自身努力脱离危险的方法。同时数据显示,超过89%的被调查者有意愿参加电梯相关的安全教育或演练,这与仅有26%的被调查者受过有关电梯安全使用的教育形成强烈对比,突显了普及电梯正确使用方法和自救途径,以及电梯安全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的重要性。

1.2 针对调查存在问题观测研究

本次现场观测调查的主要地点为校园内综合楼、网络楼、图书馆、各学院教学楼、东校园新建居民楼等所使用的电梯。这些建筑都是经常性或者时段性人流量、电梯使用量相对较大的地方,选择其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能抓住电梯安全运行问题的主要矛盾。由观测调查可得:

(1)广西大学综合楼、图书馆人流量大,由于观测时间在使用高峰期,电梯使用量较高,电梯门前有时有较多同学滞留等待,但是由于两处的设计比较宽敞、规划相对比较合理,且同学与老师使用的楼层大多较低,拥堵现象较少。

(2)广西大学内的网络楼、第四教学楼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二者作为公共教室人流量大,特别是网络楼楼层高,乘梯空间狭窄,尤其是在上下课时段,使用需求量极大;另一方面两处的电梯使用年限较长,常常发生故障而维修无法正常运行,从而给大家带来不便。拥堵现象极为明显,并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3)广西大学各个学院电梯问题不一,在观测时间内发现电梯使用量较小。在与一些相关学院门卫人员沟通发现由于所服役的电梯大多使用较久,常常会出现小故障,如过层不停、电梯按键失灵、甚至电梯短时间关人的现象。

(4)广西大学内东校园新建的居民楼由于还未投入使用,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是从相关人员我们也了解到在之前的电梯防坠实验中,居民楼内一部电梯因不符合标准而被处理。

1.3 校园电梯安全现状总结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我们的实地走访调查,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广西大学校园电梯使用频繁,且校园电梯故障频繁,其中电梯夹人,过层不停以及电梯困人故障发生概率最高,因此大部分问卷填写者对校园内的电梯安全状况都持有不满意或模糊的态度。

(2)大部分被调查者对广西大学校园内的电梯维护和救援不满意,校园内部分学院的电梯存在故障,如,电梯内无照明、自身通讯设备损坏、过层不停等,对于一些电梯故障,电梯管理单位和维修人员处理态度消极怠慢。

(3)大部分电梯事故是人在正常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产生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而学校对师生电梯安全的教育不够完善,师生电梯使用安全意识较差,且对正确使用电梯的方法和自救途径等重要知识不了解。

2 校园电梯使用安全优化方案

上文对广西大学校园电梯安全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高校电梯安全事故的原因,可根据海因里希多米诺理论就如何避免电梯事故发生进行分析,以提高电梯使用安全系数。

2.1 校园电梯安全使用优化原则

(1)以人为本,加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电梯安全使用意识,增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有关电梯安全使用的知识,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2)按时对校园里的电梯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运用新技术改善电梯运行状况,减少电梯的不安全状态。

(3)建立健全电梯事故追溯和责任追究机制,制定电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制定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

2.2 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1)加强人对电梯安全使用的意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如学校学生会、网站平台等,利用“安全生产月” ,“电梯安全宣传周”等活动载体,大力倡导公众文明安全乘梯行为;按规定张贴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和电梯使用标志;制作电梯安全科普剧、电梯安全宣传横幅、展板等在校园内宣传电梯安全使用知识;组织班级的主题班会向同学们传递电梯安全使用知识。

(2)乘坐电梯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四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看有无安全标志,看是否超载,看运行是否正常;“四不”:不用手、脚等身体部位强行阻止电梯门关闭,不随便按应急按钮,不开门运行,发生火灾时不乘坐电梯;切勿携带易爆物品乘坐电梯;儿童乘坐电梯须有成人陪同;勿用硬物敲打电梯按钮;不要在轿厢内蹦跳,以免引起电梯安全钳误动作而发生困人事件;在开启电梯层门进入轿厢之前,要先看清电梯轿厢是否确实在本层站,然后才可进入轿厢,切勿盲目闯入造成踏空坠落事故。

(3)乘坐电梯遭遇意外时的正确自救行为。保持镇定,稳定情绪;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不要自行向电梯外翻爬,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救援;不可做踢门、撬门、扒门、跳跃、攀爬等过激动作;电梯开门时不在平层位置,不得试图跳、爬出轿厢;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被困人员可利用轿厢内操作控制面板上的应急对讲装置向楼宇值班人员求救;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后,不可擅自采取撬门、扒门等错误的自救行动,应该在电梯内静待专业人员开门救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电梯平层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快速离开电梯。

2.3 校园电梯安全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

(1)凡发生电梯事故,学校应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2)加大校园老旧电梯改造力度。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园老旧电梯大修、改造或更新经费筹措机制,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零部件。

(3)制定电梯各项安全管理体系[1]并组织实施,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并妥善保存。

(4)学校应切实履行电梯安全使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电梯维保企业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制定科学的维保计划和电梯应急救援预案,规范开展维保工作。

(5)受委托的物业服务机构要依据电梯管理委托合同,将电梯使用管理作为物业管理重点,确保托管电梯安全运行。

(6)运用电梯远程安全监测故障报警系统的设计[2]只要采集终端产生故障,系统立刻通过网络传输记录故障信息。

3 结束语

广西大学校园电梯问题的突出性,表明电梯的安全运行需要运用优化方案对人、机及其结合面进行合理控制;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师生应急能力;运用远程监控提高管理以实现针对性的维保工作,将电梯事故隐患的危害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从而保证电梯设备本身以及人员的安全。

[1]任小铁.建设电梯现代安全监管体系[J].劳动保护,2013,(7):18-20

[2]周俊.电梯远程安全监测故障报警系统的设计[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广西大学轿厢被调查者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电梯轿厢共振风险分析和对策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Excel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
广西大学校园绿地养护管理实践研究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与立足点
科技之星·双轿厢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