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地震勘探难点、对策与应用研究

2015-12-17刘兆国武磊彬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1期
关键词:数据处理采空区勘探

刘兆国,武磊彬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安徽宿州234000)

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地震勘探难点、对策与应用研究

刘兆国*,武磊彬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安徽宿州234000)

针对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的地震勘探工作,分析了野外数据采集参数、地震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的难点,结合在山西某矿区的地震勘探工作实例,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对策,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勘探效果。

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地震勘探;难点与对策

过去一段时期的煤矿生产,因勘探技术、开采技术、设备条件、成本因素等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地区只进行了上部埋藏较浅、赋存条件较好的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没有进行有效的勘探、开采利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下部煤层的勘探、开采利用显得日益迫切。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地震勘探的重要工作便是对采空区的分布情况、下部煤层的赋存构造情况开展有效的勘探工作,为后期接续能源的安全开采提供可靠地质依据。

在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地震勘探中,由于受上部采空区的“屏蔽”,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资料解释均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如下所述。

1 技术难点

(1)由于前期采煤活动破坏了层状地层,塌落的岩石、积水、空巷都会对地震反射波造成吸收和散射,使采空区及下部煤层反射波信噪比非常低;

(2)采空区地段由于地层介质填充物变得松散,地震反射波高频成分被大量吸收,严重影响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3)根据地震勘探横向分别率的概念,小于第一菲涅尔带半径的采空区难以分辨;

(4)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地段,地震数据处理成像、归位难度大,给地震数据处理的“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带来很大的挑战;

(5)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由于采空区填充物的速度异常,将影响到下部煤层的成像质量,具体表现为“弯曲”、“下陷”等假褶曲现象,给解释工作带来困扰。

针对以上技术难点,根据有关规范,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践,总结如下的解决对策。

2 难点对策

(1)采用三维理论观测系统图进行炮点、检波点设计。由于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的反射波非常弱,为了得到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在三维地震设计中,须确保有足够的叠加次数(通常要求30次以上)、足够方位角宽度、较小的CDP面元(一般采用5m×10m);

(2)采空下部煤层由于埋藏较深,根据地震波反射原理,在保证动校正拉伸畸变切除不影响有效波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时距曲线,尽量增加最大炮检距,不但有利于下部煤层反射波的激发、接收,也利于采空区边界位置的确定(见图1);

图1 地震反射波传播示意图

(4)选用中低频检波器多个组合,采用动态范围较大的数字地震仪器,以利于接收频率较低、信号弱的采空区及其下部煤层的反射波;

(5)在采空区地段的地震数据处理中,为了确保处理剖面的“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最佳效果,以便利于采空区识别、下部煤层解释,重点需要做好静校正、速度分析、反褶积、常规偏移、叠前偏移等,特别是速度分析,要注意采空区位置的低速异常;

(6)在采空区地段,地震时间剖面上呈现为与煤层原始埋藏状态不一致的反射波。具体表现为目的层反射波中断、缺失,剖面面貌凌乱同时,运用各种地震属性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在采空区下部煤层解释时,通常出现目的层同相轴“弯曲”、“下陷”等假褶曲现象,应该根据实际地质资料,并结合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应地段的速度、速度谱能量情况,正确认识和解释,而不能简单地追踪强相位(见图2)。

图2 采空区下部煤层假褶曲示意图

3 应用实例

山西某煤矿是国有大型矿业集团整合若干个地方小矿而成,前期各小煤矿生产、管理极其混乱,浅部煤层破坏严重。为全面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环境,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该矿决定实施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上部2#煤采空区分布情况,探明下部11#煤层的赋存及构造形态。

3.1 地质概况

该区揭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四系,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西太原组(11#煤)、二叠系太原组(2#煤)。2#煤下距11#煤层间距为79.37~94.17m,平均87.87m,平均埋深100~200m。煤层厚度为0.70~2.52m,平均1.44m;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的9、10、11号合并层,统称11#煤层,厚度为5.60~7.45m,平均6.71m,平均埋深200~300m。

3.2 三维地震勘探主要参数

观测系统类型:非纵规则束状8线8炮中间激发(40C+40C);接收道数:80×8=640道;接收线数:8条;接收道距:10m;接收线距:40m;叠加次数:8×4=32次(纵向8次,横向4次);地面采样间隔:40m×10m;CDP网格:10m×5m;纵向最大炮检距:395m;横向最大炮检距:210m;最大炮检距:447.35m;纵向最小炮检距:5m;横向最小炮检距:10m;最小炮检距:11.18m;炮点网度:50m×20m;检波点网度:10m×40m。

3.3 三维地震数据处理

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本区资料分析,为了达到“三高”的地震数据处理目的,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技术环节工作:

(1)做好叠前面波、声波及随机干扰消除。

(2)做好振幅恢复及补偿处理工作。

(3)做好反褶积测试工作,在兼顾信噪比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4)特别须做好静校正工作,彻底消除炮点、检波点及其他因素等产生的静校正量的影响。

(5)由于目的层较浅,要特别做好初至、动校正切除工作。

(6)做好常规速度分析和三维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工作。扎实有效建立准确的三维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

(7)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叠后偏移要求输入为自激自收剖面,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下,只有基于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和各向同性,才可以通过水平叠加直接得到自激自收剖面。然而,地下地质形态并非总是水平层状,且本区采空区分布广泛,严重破坏了介质的各向同性,共中心点水平叠加技术在介质有倾角时不但得不到自激自收剖面,反而会由于NMO的倾角滤波作用破坏有效信号。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直接进行叠前偏移,这样既避开了地层倾角的影响,又实现了偏移归位。

本次处理过程也试验了叠前时间偏移,采用了GEOcluster系统叠前克希霍夫绕射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处理中通过对偏移孔径、偏移角度等的测试来确定最佳偏移参数。从试验结果来看,叠前时间偏移比叠后时间偏移断点更清楚,信噪比更高,对构造的分辨率也得以提高。

3.4 地震地质成果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共组合断层共94条,其中可靠断层35条,较可靠断层19条,落差小于5m断层40条。

(1)查明了勘探区内落差3m以上的断层。对落差3~5m的断点做出解释,并尽量给予了组合,共解释断层94条。

(2)查明了勘探区内5m以上的褶曲,并查明了区域内次级小褶曲,同时部分较小断层与褶曲共生。

(3)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2煤、11煤层的赋存状态,编制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4)预测了2煤、11煤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共解释了6个陷落柱。

(5)基本查明了测区内老窑采空区分布(见图3、图4)。

图3 时间剖面上采空区的解释

图4 2#煤层采空区分布图(填充部分为采空区)

4 结束语

采空区及其下组煤层勘探是煤矿安全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采用高覆盖、宽方位角、小面元、中低频检波器采集方法;数据处理过程中,做好静校正、速度分析、反褶积、常规偏移、叠前偏移等,特别注意采空区位置的低速异常;在资料解释方面,充分运用各种地震属性技术进行综合对比,重视目的层同相轴“弯曲”、“下陷”等假褶曲现象,不能简单地追踪强相位。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所解释的采空区、下组煤构造,在后续煤矿整合地质调查、开采中得了很好的验证。证明了三维地震勘探探测采空区及其下组煤层是可行的,值得在各老矿区、资源整合煤矿推广应用。

[1]程建远,孙洪星,孙庆彪,等.老窑采空区的探测技术与实例研究[J].煤炭学报,2008,33(3):251-255.

[2]程建远,张广忠,李林元,等.老窑采空区地震探测新技术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煤田地质,2003,15(5):50-53.

[3]王建文,孙秀容,王宏科,夏学礼,崔若飞.综合地震勘探方法在陕北煤田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10(9):48-54.

[4]田伟,常锁亮,陈强.观测系统类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探测的影响[J].物探与化探,2012(10):70-77.

[5]杨双安,宁书年.老窑采空区的地震探测与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04,16(1):44-47.

[6]王俊如,张龙起.浅层地震勘探在采空区勘测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2,20(1):75-78.

[7]王绪松,钱雪峰,李波涛.第一菲涅尔带半径与地震资料的横向分辨力[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6,29(4):244-248.

[8]王小江,张保卫,柴铭涛,王广科.纵横波联合勘探在浅层地震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34(6):824-827.

[9]王鹤宇.采空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方法[J].物探与化探,2012,36(10):34-39.

[10]王立国.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查找煤矿采空区、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8):142-148.

TD82

A

1004-5716(2015)01-0101-04

2014-02-19

2014-03-03

刘兆国(1974-),男(汉族),四川广安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地震勘探工作。

猜你喜欢

数据处理采空区勘探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认知诊断缺失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零替换、多重插补与极大似然估计法*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基于低频功率数据处理的负荷分解方法
ILWT-EEMD数据处理的ELM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勘探石油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基于希尔伯特- 黄变换的去噪法在外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某矿山采空区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