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RP、ECP的国网批次物资计划审查工作探析

2015-12-17

关键词:审查计划

徐 康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61)



基于ERP、ECP的国网批次物资计划审查工作探析

徐康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安徽合肥230061)

摘要:基于ERP、ECP的物资计划审查工作是一项繁忙而又重要的工作,计划审查质量的高低,决定后续物资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及结算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同业对标指标影响很大。文章针对国网总部批次物资计划审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积极探讨解决方案,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ERP;ECP;计划;审查

1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物资计划部负责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系统物资需求计划审查上报工作。目前的国网批次计划由项目单位从ERP上申报物资需求计划,并通过ECP上传相应的自编技术规范书[1],每个批次计划条数众多,审查工作量大。物资计划审查是一项繁忙和重要的工作,每个批次都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的要求逐条逐列进行审查,确保物料、交货方式、交货时间、概算、技术规范书状态、项目名称、物料编码ID、计划数量、固化ID、技术规范书时间、计划是否重复、采购批次的正确性、合理性、规范性进行审查,甚至对计划间技术参数的匹配情况都要审查,难度很大。计划审查质量对后续物资采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及结算环节工作有较大的影响[2];国网直接组织实施的批次计划审查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省公司同业对标的指标。从事计划审查工作的计划员,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更大,有的甚至想调离现岗位。

2采取的具体工作措施

为了更好地做好计划审查工作,减轻工作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物资计划部多次进行工作研讨,就如何发挥计划牵头引领作用[2]、物资和非物资计划的提报及初审流程、对标工作经验、如何提高计划准确率等事宜提出整改提升的措施。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2.1 细化采购目录颗粒度

结合国网总部最新集中采购目录及公司历史采购数据,在物资分类基础上配合物资部编制《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招标采购策略及采购方式总表》,形成物料编码与采购模式一一对应,并采取“滚动修订,定期发布”的模式,准确指导各单位物资计划管理工作。

2.2 协助物资部制定区域采购标准

协助物资部组织项目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在总部13000余条35kV及以上设备材料固化ID范围的基础上,采用“直接选用”和“补充新增”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安徽省区域采购目录及固化ID7303条,突出地域性、通用性及典型设计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采购标准应用水平。

2.3 完善同步申报要求

认真学习网省公司最新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安徽公司具体情况,编写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计划及技术规范书审查要点,突出变动、新增等重点内容;动态整理计划申报相关资料,如设备材料固化ID汇总查询表、主要物资概算表、物资供应参考交货日期等,及时宣贯至各项目单位。

2.4 提升项目计划与物资采购的有效衔接

按照招标采购流程,正常的采购周期将在3个月以上,项目下达后启动招标程序容易造成物资无法及时供应,这成为项目和物资之间的矛盾焦点。为此,与项目管理部门提前沟通协商,实现急需物资、重点工程、专项资金物资能及时申报,确保相同项目类型的物资能够“整体批量”完成采购,有效避免了过去挤牙膏式计划申报模式,从而提高了项目建设和项目资金整体进度。

2.5 协助物资部开展业务部门需求计划管理指导工作

年初发布宣贯年度批次安排和采购目录,统筹指导全年计划管理;对于个别问题较多的单位,主动送教上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在采购策略总表的基础上,针对项目部门需求指导同类项目物资申报,实现“物资服务需求”服务链,大大减少了物资与项目之间的矛盾。

2.6 注重培训,提高申报水平

按每年培训计划安排,结合上一年计划申报情况,重点突出编写培训教材。详细讲解计划申报要点、技术规范书编制要求以及如何利用工具复核计划等等重点内容。在年度培训的基础上,每批次计划审查会现场针对突出问题作专题分析,指导市县公司计划申报,不断提升需求单位申报质量,减轻初审压力,提高计划准确率。

2.7 利用信息化手段,自编程序辅助计划审查

为了提高审查的工作效率,将审查过程进行系统性多维度分解,自行编制计划辅助审查程序,解决计划的13个商务信息和部分技术点程序审查,实现计划管理从人工核对逐步过渡到计算机公式审查,计划员的任务从繁琐审查工作转化为对程序基础表维护,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2.8 强化计划刚性要求,杜绝计划乱添加

加强计划申报节点要求,严禁上报时间截止后随意增加、修改计划相关信息,强化计划申报严肃性。计划截止后,临时要添加计划,必须报物资部批准。

2.9 协助物资部推广固化ID应用,扩充固化范围

加强总部固化ID应用宣贯,梳理适合安徽地区采购标准,并增补省内固化ID范围;对于其他品类,完善技术规范模版,分电压等级、分工程类别制定技术规范模版,明确主要参数,选填个别参数,保证技术规范编制质量。

2.10 建立健全计划申报工作网络

在国网安徽电力系统内建立分管领导、计划专责、技术规范编制人员联系网络,保证上传下达信息畅通,批次申报要求能准确及时传递至各级人员。同时将批次要求及审查要点及时挂网,方便查阅下载。

2.11 完善计划及技术规范三级审查制度

要求市县公司及直属单位做好计划、技术规范预审工作,成立预审工作组,建立预审专家队伍,认真贯彻总部和省公司申报、审查要求,保证预审工作质量。

批次截止前,开展预审调研工作,掌握需求单位预审组织、审查情况,做好审查业务指导工作,提高各级单位计划及技术规范编制质量。

省公司初审时,做到审查的标准、要求统一,审查记录完整、准确;对于申请计划增补、修改情况,需以正式文件(加盖公司章)报物资部同意后方可调整,不接受私下申请调整。为提升市公司计划人员业务整体水平,轮流抽取个别人员参与省公司初审工作,掌握省公司初审内容,学习应用信息化审查手段。

省公司内审期间,增补技术复核专家,从市公司设计院抽取,参与技术组辅助审查及复核工作,提高技术规范编制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审查专家后备人员队伍,定期开展技术规范书审查业务培训、交流。

建立固定的省公司内审专家队伍。由省电力设计院和华电设计公司派遣技术能力强、熟悉总部和省公司采购标准的人员参与,且人员固定;将全年审查会时间安排提前转发设计单位,以便统筹考虑人员工作。

2.12 完善计划及技术规范申报质量通报考核制度

在物资动态中定期发布批次计划、技术规范编制质量情况,以需求单位、设计单位为统计目标,展现各单位申报质量,督促整改提升;加强设计单位和审查专家责任分担,审查专家奖惩结合,提高专家审查积极性和主动性。

3工作成效

采取上述工作措施后,2015年计划审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计划准确率达到100%;标准化物料使用率为国网公司前列,是2015年前三个季度获得同业对标加分的指标。物资计划部员工也有所受益,工作压力减小,精神状态良好,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郑宝森.国家电网公司物力集约化管理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2] 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变革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朱子]

State Grid Batch Procurement Plan Review Based on ERP and ECP

XUKang

(MaterialsCompanyofStateGridAnhuiElectricPowerCorporation,Hefei230061,China)

Abstract:The work of reviewing procurement plans based on ERP and ECP is time-consuming but important. The reviewing quality determines the work efficiency of all the following steps such as materials procurement, contract signing, materials supply and settlement. What′s more, it influences the benchmarking indexes to a great extent. The paper makes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on various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reviewing the batch procurement plans of State Grid, tries to find solutions, makes out a set of efficient work procedures and therefore achieves the good results.

Key words:ERP; ECP; plan; review

中图分类号:F2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5)04- 0051- 03

作者简介:徐康(1971-),男,安徽庐江人,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计划部主任,讲师。

收稿日期:2015-11-18

猜你喜欢

审查计划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论宋代直诉案件审查对地方司法实践的影响
是非功过任评说
商业贿赂犯罪中证据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