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全世界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2015-12-16通讯员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9期
关键词:演奏员军乐团合唱团

文/本刊记者 方 莉 通讯员 彭 军

让全世界听来自中国的声音

文/本刊记者 方 莉 通讯员 彭 军

70年前,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中华人民众志成城,前仆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役。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华人民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烈的英雄史诗,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当70年时光走过,中华民族又迎来一个关于胜利的纪念,我国把2015年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是我国70年来首次定义这个日子,并决定于这一天在举世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等大型活动。

在天安门举行阅兵,已经成为全中国人十年等一回的盛大庆典。但那庆典是和建国有关的喜庆之事,而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却是和民族灾难有关的纪念。这一次阅兵,除了保留历次的徒步和装甲方阵以外,还有了新的变化与创新。为此,笔者走进阅兵村,探访了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这两支队伍。

我们的乐曲无比激昂

汽车驶进阅兵村,身着礼服精神抖擞的1200名演奏者已整装待发,阳光照耀在金色的乐器上发出耀眼的光芒,与之同样璀璨的是一张张自信的脸庞。随着联合军乐团总指挥之一张海峰的手势,雄壮的军乐立即激荡胸怀。在这次阅兵中他提出了“军乐精神”,其核心就是起源于战争的军乐必须具备战斗力。

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中使用千人军乐团,是毛主席亲自倡议的。在1950年国庆阅兵时,毛主席对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说,我们中国人口这么多,广场这么大,应该成立千人军乐团。自此,在随后举行的历次阅兵中,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为骨干的千人联合军乐团便成为了天安门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首首经典的乐曲从那里奏响,振奋着全国人的心,一首首雄壮的乐曲从那里激荡,给炎黄儿女带来了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此次阅兵,同样采取了千人规模的联合军乐团。联合军乐团,顾名思义就是联合起来的意思。解放军军乐团平时编制不足500人,要想成立由1200人组成的军乐团,就要从全军各部队的军乐队或是文艺骨干中抽调人选。阅兵方案甫一确定,总政宣传部就派出了专家组,开始了遍及全军的选拔之旅,2万多公里的行程,历时1个多月的考核,最后从2600多名人员中挑选出了1450人的队伍。当然,这支队伍中不全是上场的队员,他们有的是教员,有的是作曲家,有的是保障人员,在阅兵当天上场的演奏员只有1200人,另外还有总指挥2人,分指挥16人,指令员1人。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5次在全军范围内抽组联合军乐团担负阅兵演奏任务。

电视机前的观众,在阅兵的时候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演奏队伍,听到的是激动人心的乐曲,升腾的是无限的爱国情怀,但是他们却很少知道这支队伍光鲜的背后辛苦的付出。

阅兵当日,观众们听到的是百分之百的同期声,听到的是百分之百的专业水准,但是如果说这些队员全是专业演奏员却是太高估他们了。除了军乐团演奏员吃的是专业饭,其余的队员全是业余演出队的。这次演奏员中有871人是首次参加阅兵。

来自空军某器材仓库的四级军士长张海方可以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物。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时他就是联合军乐团的一员,不过身份不是拿着乐器走上天安门广场参加演奏,却是在炊事班整天抡大勺。就是那一次保障,他被军乐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回到仓库,这个伙头兵把可利用的时间全用在了军乐上,像是着了魔。有的人学音乐靠的是天分,他却是靠着一股韧劲儿一股痴迷劲儿。六年磨一剑,他愣是跨行成功,在全军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次中音演奏员。这期间他吃的苦可想而知,但是有天安门广场军乐的吸引与激励,他向着一个目标在追逐。当他成为联合军乐团中的一员时,比自己结婚时还要兴奋。集训以后,他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把自己关在储藏室里,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练习,他要为自己多年前许下的梦想还个愿,他要在有限的军旅生涯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仅仅是演奏队伍中的普通一兵,但他勤奋刻苦的身影却是每一个演奏员的缩影。

联合军乐团当中,像是张海方这样每一次参加演奏的队员有很多,他们大多都是从零开始,接触新的乐谱,接受新的训练方法,接受新的理念,只不过是以前曾经接触过乐器,有一些基础。但是这个队伍里不光是新人,还有一些老人,而且这些老人资历老得确实让人羡慕。张治荣是本次联合军乐团两名总指挥之一,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参加过了5次大阅兵,从最早的演奏员开始,到分指挥、副总指挥,再到总指挥,可以说随着阅历的增长,他身上的担子却是越来越重。在今年阅兵上场的1219名联合军乐队员中,他以54岁的年龄成为了场上最大的。但是在训练中他从来不以一个老队员有经验自居,所有的队员看到的都是他的认真和严格,每一个乐句的处理他都是精雕细刻,每一个音符都是力求精准。每天,他往队伍前一站,一指挥就是2个小时,往往是从指挥台上往下一走,地上的汗水都已经汪出一小堆。

阅兵当天,观众们欣赏到的都是激励人心的雄壮乐曲,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联合军乐团里另外一伙默默付出的艺术家们。解放军军乐团创作室主任王和声是蜚声中国音乐界的大师,他以《草原夜色美》和交响诗《圆明园》等多首乐曲而著名。在花甲之年又一次赶上阅兵,让始终对军乐无比热爱和对音乐创作有着极高追求的他,再一次被使命感和荣誉感所激励,这次阅兵,创作室担负全部阅兵用曲的创编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他带领全体作曲家挑灯夜战,反复修改,数次打磨。有时,一个刚刚成型的作品听起来已经不错,但是他们却不尽满意,推倒重来已经是家常便饭,有的作品要十几易其稿。王和声知道这次阅兵可能是他退休之前的最后一次担任主创任务,他在音乐创作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首次进行化与仪式感的有益尝试,他独自创作的8首乐曲有6首被选为阅兵用曲,不知道这其中要熬掉他多少心血。

担任这次联合军乐团团长的是解放军军乐团团长邹锐,这位出身演奏世家的艺术家多年来对军乐艺术规律有着深刻地认识,这次阅兵他也在用曲上提倡大胆创新,主导创作和使用《典礼序曲》《检阅号角》等音乐,尤其是在他的主张下还首次增添了女兵参阅。100名女子演奏员的加入也成为这次阅兵的亮点。

1200个乐器同时奏响,奏响的是同一个心声,那就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1200个乐器同时奏响,奏响的是同一个梦想,屈辱的历史已经成为历史,强大的中国正在向世界发出强音。

我们的歌声如此嘹亮

今年纪念大会另一个亮点是增加了解放军合唱团。这次组建合唱团参加阅兵仪式,在我国的阅兵史上是第一次,合唱队员全部为男声,而且全部由非艺术专业的军校大学生组成,这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首次。解放军合唱团既是向国人展示军队的形象,又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形象,这种展示不仅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现实面貌,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

合唱团由1460人组成,这些来自全军23个部队的干部、学员、战士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组成的庞大队伍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唱出中国人民的心声。

担任解放军合唱团团长的是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这位曾在1984年、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中担任指挥和总指挥的老团长在退休多年后重新披挂上阵,把丰富的参阅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而1200名合唱队员,主要来自海陆空7所院校,最大的27岁,最小的18岁,其中有的是刚上军校一年的新学员,有的是在部队任职后重回学校的研究生学员。这些合唱队员,是合唱团专家组分赴7所院校,在近20000名学员初选推荐的7100人中进行复选出来的。专家评委一对一面试,一个个听取试唱,再综合考虑音色、音调、气质逐个进行打分,经过多轮淘汰大浪淘沙中选出来的。每一个入选的队员都是参加了一次真实的选秀节目,每一个队员都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获得了这个“首唱”资格。而且,这些来自陆军的600名学员、海军300学员、空军300名学员,还有着一个硬性条件,每个人的个头都在170CM以上,不仅仅是演唱上,在个头上也都做到了整齐划一。

来,跟我学

合唱团从集中进驻阅兵村,到9月3日的正式演出,排练的时间仅有50多天,要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完成9首歌曲的演唱,这对于大多数不识谱的军校学员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如果说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方程式解析他们可以手到擒来,可乐谱对他们有的人来说却如同天书。来自一大队二队的学员李根加入合唱团时毫无乐理知识,五线谱也好,简谱也好,对于他来说全都没“谱”。但是他相信自己有着好嗓子和好乐感,加上努力一定能克服演唱这道难关。有空了,他就盯着教歌员跟唱,最多的时候一句歌词他竟然能唱上50遍。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手机把教歌员唱的录下来,走到哪儿听到哪儿,然后再把自己唱的录进去反复进行对比,直到唱得满意为止。不识谱他也不怕,他有自己的法儿,他用箭头和曲线按着自己理解的方式在每句歌词上标出高低缓急,时间长了,唱到哪句脑子里就自然出现了所标的符号。有一次,他在展板上看见一幅海军队员张嘴咬手的训练图片,后来知道这叫“吃苹果”练习法,当他知道这样做可以练口型,他也跟着练了起来,不仅用手当苹果,到饭堂吃水果时他也这样练,后来还真是练出了效果。7月29日,他在参加阅兵合练时,突然肠胃痉挛,绞痛难忍。可是场下是检阅的首长,合唱队正唱得兴起,他怕自己坚持不住倒下去影响检阅,就伸出手死死抓住了身后的护栏。当首长检阅完毕,队伍解散后,队友却发现他还在台上站着不动,赶过去一看,他人已经昏厥在了合唱台上,而他的手指却还在护栏上紧紧地扣着。队友们把他的手指一个一个地从护栏上掰开才把他送到了急救车上,当他醒来的时候问的第一句话是“我怎么在这里,合练结束了没有。”他的一句话让身边的队员眼泪差一点掉下来。李根所做到的每一个队员都能做到,李根想的也是每一个队员都如此想的。队员们已经把参加合唱团当成了最高的荣誉和最难忘的记忆。

合唱队9月3日凌晨进场,一直到阅兵结束才能离场,10多个小时时间就站在国旗下,正对着天安门,也就是说国家领导人站在城楼上,只要一抬头,看见的就是这支由年轻学员组成的队伍,他们的军姿可想而知得站得多么正规。因此,在合唱队提出了,各队之间都提出了“唱得准、唱得好、站得住”的口号,平时除了练歌以外,体能训练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科目。

在这支1200人的合唱队伍中,还有着一支特殊的队伍。那就是来自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学员们。这所学院在我国总共举办的14次阅兵中,成为了一支“全勤”部队,次次参加,次次圆满,这已经成为了院校的光荣传统和巨大殊荣。这次他们选出100名学员参加合唱,又叫响了一个口号:“合唱只有我们没有我”,并且首创了“拐弯”发声法,实现了发声方法统一、气息位置一致,使队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高音的和谐统一,收放自如,以及刚柔相济的美妙混声,每次这100人的声音一出,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正是有着这种团结协作精神,他们在队内的历次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最佳合唱队、最佳演唱动作队。

合唱队的学员如果不参加这次阅兵任务,都已经进入了梦想多时的暑假,都已经奔走在游山玩水的路上,但是命运却给了他们这样一个难得的机遇,在纪念大会上演唱抗战歌曲,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军队的一项光荣而神圣的政治任务,可想而知意义有多么重大,他们都知道应该倍加珍惜。于是,在合唱队的龙虎榜上,一个个“歌王”“站神”“表情帝”“节奏大师”亮着青春的风采出现了,脸上是黝黑的肤色,内心跳动着巨大的力量。

这一年,他们站在天安门广场放声歌唱,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我们伟大的党;这一天,他们站在阅兵的舞台纵情歌唱,歌唱飞扬的青春歌唱祖国的梦想。

我们团结有力量

阅兵当日,正对着天安门城楼的就是由解放军合唱团和联合军乐团组成的“艺术方阵”,占据广场正中,而且也是参阅时间最长出镜最多的方阵。合唱是在军乐的伴奏下进行,军乐在为合唱增添着光彩,从这个角度讲,这两个团是在一起合作最多合作最长的两个团。在精神面貌上是在比学赶帮超,但在业务和共同目标上,却是高度的一致。

解放军合唱团和联合军乐团的表演贯穿了整个纪念大会全程,在纪念大会开始前10分钟,合唱团就开始在军乐团的伴奏下演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强军战歌》,雄浑厚重的演唱在昂扬激越的乐曲中,呈现着磅礴的气势,整齐之美、阳刚之美、军人之美相映生辉,血性与豪情共同飞扬。而这些风格不同的歌曲也正从不同侧面反映着纪念活动的重要性。节奏情绪相对平稳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更好地营造着纪念大会的庄严氛围,而这首歌曲也正符合合唱团全部由学员组成的属性。以艺术形式吹响全民抗日号角的《大刀进行曲》在大会上演唱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强军战歌》更能唱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时代强音。每一首歌都有着它的代表性和功能性。两支队伍合作得天衣无缝、相映生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每一次阅兵升旗时都要演奏的,但这次不同的是,升旗时解放军合唱团要进行现场合唱,军乐成了现场伴奏。这也是在阅兵中首次出现演唱国歌的情形。上千种乐器合奏出雄壮的国歌,上千男声唱出豪迈的国歌,共同表达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永远在征程上的警励。在纪念大会结束时,两支队伍最后合作的曲目是素有“第二国歌”的《歌唱祖国》。两支团结的队伍,两支艺术的队伍,两支手挽手的队伍,共同向国人汇聚出一股团结的力量。

在阅兵式开始后,联合军乐团要按每分钟96拍演奏完国旗班的升旗,要按照每分钟112拍演奏完《分列式进行曲》。联合军乐团的演奏必须精准,才能使阅兵方队徒步整齐,才能使合唱团音准调清。为了确实达到演出效果,解放军合唱团和联合军乐团先后进行了6次合练。在烈日酷暑下,两个队伍的队员按照正式阅兵的着装,一站就是4个多小时。

这次阅兵,在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对全军军乐和演唱骨干的一次实地教学和培训。合唱团就像是一个大的声乐培训班,1200名学员必将像是1200个种子,在不久的将来撒向全军部队,带动的会是1200个基层单位的文化工作。而800多名业余军乐队演奏员,也将把学到的新的技艺应用到未来的演奏和教学之中。基层文化工作也会掀起一股新风,呈现新的景象。

70年前,危难之中的中华儿女站在一起,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万众一心,联合抗战,战胜了惨绝人寰的法西斯;70年后,新一代三军将士站在国旗下,面对天安门,千人合奏,奏响大国强音,千人同声,唱出中华之气。站在这里的官兵只是全军陆海空官兵的代表,更强大的军队正遍布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正聚集在电视机前和唱着雄壮的军歌。从天安门广场发出的声音,代表的是中国心、民族魂、强军志,更是来自祖国心脏最澎湃的心律,最昂扬的斗志,这声音,鼓舞着一个民族的前行,这声音,也向世界传递着和平的福音。这来自中国的声音,要给全世界听,让他们在这声音中感知一个崛起的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责任编辑:方莉

猜你喜欢

演奏员军乐团合唱团
论交响乐团弦乐演奏员必备的素质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毛泽东缘何高呼“军乐团万岁!”
展军威扬国威——人民军队仪仗队、军乐团和礼炮队诞生始末
谈戏曲打击乐演奏员的基本素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 瑞士军乐团联合音乐会
试论演奏员与指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