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胎政策放开与消费经济发展关系实例论证

2015-12-16王强

商场现代化 2015年26期

摘 要:经过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推广落实,如今我国人口开始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老龄化,用工荒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步伐由此滞后。面对此类状况,笔者决定针对目前我国人口生育状况加以客观论述;同时,联合二胎政策内容和相关实例进行对比验证,及时制定切实提高我国人口数量,抵御劳动力资源不足等危机的方案。希望长此以往,逐渐令我国人口性别比例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之上,为今后养老保障体系有机完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做足充分的过渡准备工作。

关键词:二胎政策;消费经济;发展关系;协调策略

结合凯恩斯主义人口社会学理论进行深入探究,我国整体劳动力资源供求结果,可以说和社会经济、人口增长速度有着直接性关联。就是说,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社会整体劳动资源需求空间就顺势膨胀,提供的岗位数量众多,就业水平呈上升趋势;相对地,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劳动需求便会同步减少,就业水平不尽理想,最终失业率当然很高。而二胎政策刚好迎合上述理论诸多规范诉求,因此,针对我国二胎政策和今后消费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例论证,绝对是迎合时代发展步伐的必要途径。

一、现阶段我国人口生育状况的客观论述

1.人口高龄、老龄化趋势显著

通过2014年人口调查结果观察论证,关于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2亿,几乎达到总体人口数量的13%。按照此类速度,估计不到2033年,此类人口数量就会增长到4亿,同步占据我国总人口的33%,单位年限内新增加的人口数量将达到1000万人,最高年份增加到1400万人已经不足为奇。由此看出,我国人口老龄、高龄化现象着实突出,后期的养老问题着实不够乐观,在老人服务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将难以清晰化计数,最终严重限制社会可持续发展势头。

2.既有劳动力人口比重严重降低

以2011年人口调查结果为例,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65656万人,当中生理年龄维持在15至31岁的人口比重已经上升至27.15%,并且当中流动农民工比重接近5成以上,如若将接受教育和残疾无法工作的人口刨除,作为“80后”的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占据该类年龄段农村人口的比重也会同步达到65%左右,证明后期转移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另外,现阶段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平均值已经上升至117.85,已经严重超出自然规律下男女出生的正常比值。持续到2014年底,我国人口总数为13.68亿,当中新生男女比例为111:100,相信不久过后此类比例仍旧会快速扩展,也就是说,在十年之内,我国将会存在3000万的男人,无法找到老婆。

二、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处理好二胎政策和社会消费经济发展关系的策略内容解析

关于协调人口政策和消费经济发展关系的举措,实质上就是主动克制我国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劳动力资源缩减等危机,最终贯彻人口赖以生存的经济和社会和谐改革指标的行为流程。在控制生育质量基础上,大力推行二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导向功效。有关细致化调试措施表现为:

1.全面关注与精心应对“用工荒”问题

自从我国实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过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定区域开始明显衍生出劳动力资源短缺危机。尤其借助国务院发展中心调查结果加以对比验证,我国现阶段已经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达到2.3亿,剩下的不过是老弱病残群体。因此持续到2011年,我国内地用工荒问题急剧膨胀,包括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都相继衍生用工短缺危机。这类实例充分验证了,人口红利期过后,初级工人薪资水准和劳动力成本增长速度会翻倍,此时吸纳外资的优势便开始呈现弱势迹象,至于消费、生产性人口比例全面对立,前者维持上升,后者呈现下降趋势。在此类背景影响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消费经济发展前景受到全面限制,失去应有的适应活力。

相比之下,二胎政策放开可以很好地应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用工荒等问题。归根结底,国家想要获得长效发展进步,就必须依靠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进行既有产业结构升级调试。而二胎政策放开恰巧能够在适当范围内稳固我国人口数量增长速率,将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人口比例严重失调问题成功解决,真正提升我国不同区域劳动生产力水准,为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指标,贡献应有的支撑引导力量。

2.尽量消除隐藏在社会内部的诸多不稳定因素

(1)内地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迹象的深度遏制

长期以来,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执行背景下,有关新生人口性别开始被“人为性”扭曲,至此人们生育价值观念发生本质性变化,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也全面失调。结合2011年新生人口性别调查结果分析,当中性别比严重超出正常数值且呈现逐年攀升迹象。唯独实行二胎政策放开过后,人们生育选择权才能被及时拓宽,有关生育性别选择和歧视迹象才能系统化消除,最终令我国新生人口比例回归正常。

(2)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问题的妥善解决

计划生育政策,实质上人为地打破了我国人口替换规律,随后各类人口结构问题全面衍生,当中尤以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严峻。实质上,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步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为5000美元~10000美元,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更加严重。我国人口的比重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若我们继续实行较低人口生育率的一胎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35,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将会空前加快,到2020年将会陷入发达国家老龄化的困境,到2050年将高于同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比重将是印度的2倍。若我们选择折中的二胎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为1.85,人口老龄化虽仍不可避免,但可大大缓解人口老龄化引来的社会负担,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减轻因为我国人口迅速老龄化所带来的人口结构失衡、需赡养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中青年负担危机。有利于开创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保障与家庭养老保障相结合,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与社会环境的和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把握社会经济和二胎政策放开的协调发展关系,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时刻将核心注意力投射在人之上,就是全程贯彻人本服务理念,向社会推广宣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避免新生人口性别人为选择迹象的重复衍生;同时,竭尽全力地稳定新生男女比例和健康水平,为今后各项产业发展积累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本。相信长此以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然会产生较强的促进功效。

参考文献:

[1]顾宝昌.二胎政策完全有条件在全国广泛推行[J].商务周刊,2010,13(01):88-96.

[2]朱秀杰.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的重新解读——社会性别的视角[J].西北人口,2010,18(01):144-152.

[3]刘静.基于人口学理论的中国放开生育二胎政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7(15):136-177.

[4]郑丙浩.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研究[D].华侨大学,2012.

[5]赵婧.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现行的生育政策走向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强(1985- ),男,福建省泉州市人,汉,助教,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经济、证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