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5-12-15申海洋杨汉生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巢湖市巢湖信息产业

申海洋 杨汉生

(巢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申海洋 杨汉生

(巢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为进一步促进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健康地发展,文章对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展开研究。首先,对当前发展的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了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巢湖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再者,重点研究了发展的新方向和目标,即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契合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产业配套、旅游文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相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最后,从科学指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政策制定等三个方面,分析指出政府的工作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农业电商;发展规划

1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发展目标。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

为进一步推动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健康地发展,确定电子信息产业在巢湖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当前发展趋势,在综合分析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开展对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非常必要。

2 发展回顾与总结

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但现阶段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展的环境也得到改善。

2.1.1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经济效益提升明显

随着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产业规模得到空前的发展,现年总产值已突破6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的分布逐步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广泛分布在移动通信网络、高速互联网、网络设备制造、电子商务、电子元器件生产、绿色环保家电、电力电子设备、LED灯具、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同时,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和质量也逐步得到提升,涌现出一批生产规模较大、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当前巢湖市较大规模电子信息企业及其产业规模,如表1所示:

2.1.2 信息、网络技术推广应用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的成绩

巢湖市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新平台等工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共有省市两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7家,其中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

2.1.3 通信业务和网络基础设施稳步提升

巢湖市以“宽带中国”工程、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三网融合建设为契机,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通讯基础设施得以迅速发展和完善。

尽管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薄弱,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发达省市同级别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现阶段的发展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2.2.1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分布比较分散且普遍存在规模不大、数量少、发展滞后等问题;此外,在发展中未能有效形成产业链,以致产业集群度低、聚集效应弱;电子信息企业多以规模较小的企业为主,缺乏具有领军作用的龙头企业。

2.2.2 电子信息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弱

科研创新能力的欠缺制约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得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利润率偏低。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不强。

2.2.3 相关政策体系不健全

巢湖市有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规划、监管、保障等各项政策法规有待更加积极地贯彻执行,并相继制定标准、统计、信用等体系。牵涉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创新体制有待完善。目前缺乏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效管理和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的科学性、建设的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亟需进一步强化和提高。

2.2.4 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匮乏

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匮乏,尤其是缺乏高层次人才,人才引进难、留人难,各类政府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缺乏电子信息行业的专业人才。人才资源无法满足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制约了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所以企业和政府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建设。

3 巢湖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形势

当前,世界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出现一系列重大突破,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采用新技术向高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3.1.1 电子信息产业仍是全球竞争的战略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仍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

3.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

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融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价值链发生转移,传统的组装、制造业的产业附加值、利润率日趋减少,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天平向电子信息中的第三产业倾斜。制造业、软件业、运营业与内容服务业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产业体系带来重大变革[2-3]。

3.1.3 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机遇与挑战并存

世界各个国家纷纷推进自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压力和转型压力,与此同时,国际市场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我国电子信息化产业建设的全面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持续加速、居民收入增长,内需将进一步扩张,消费结构将得到升级,市场机制逐步完善,都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和指明了新方向。

巢湖市制定了一系列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方针,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必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营造了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环境和发展所需的保障条件已得到了极大改善,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资源共享体系,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作为合肥市管、省直辖特殊的县市,巢湖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具备如下几点突出的优势:

3.2.1 政策优势

作为合肥市管、省直辖特殊的县市,在招商引资、政府投入、政策制定等多个层面都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

3.2.2 区域优势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隶属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南滨长江,怀抱巢湖。交通体系发达,拥有完备的公路、铁路、航运、航空运输系统。优越区位和发达的交通体系,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3.2.3 人才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引进带来便利。巢湖市可依托合肥的人才资源,合肥是著名的科教城,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等偏上人才十分丰富,有利于人才的引进。此外,作为县级市的巢湖拥有本科院校“巢湖学院”等高校,这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鲜见的,便于校企合作的开展和本土人才的培养。

3.2.4 成本优势明显

巢湖市拥有极为发达的交通体系,四通八达,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已然形成,企业发展的所需运输成本较低;物产丰富,工业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充足,本土化的采购有利于工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土地储备资源丰富,用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土地充足而且使用成本较低;巢湖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当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70%,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较低。综上所述,入驻巢湖的电子信息企业的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综合价格竞争优势。

3.2.5 自然环境优势

巢湖市风光秀美,景色怡人。境内有名湖、名泉、名岛、名人、名花、名洞、名石、名寺、名塔、名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使得巢湖市这座旅游城市十分适宜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低能耗、低污染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巢湖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同时,宜人的环境更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定居和科研的开展。

3.2.6 巢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巢湖是华夏文明源头之一,拥有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银山智人反映了人类祖先曾在此繁衍生息;有巢氏揭开了人类原始巢居文明的扉页;放王岗佐证了“成汤放桀于南巢”的史实;古有大谋略家范增,在楚汉相争之时运筹帷幄,赢得“亚父”美名;近有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三将军”,名传九州。

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得巢湖市具备将历史文化元素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条件。通过“历史文化为骨,信息科技为翼”的思路以发展在线数字娱乐、互联网网络小说、影视娱乐等方式,使“巢湖文明闻名天下,旅游胜地名扬四海”,将深度促进旅游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

3.2.7 农业资源丰富

巢湖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规模大,物产丰富。巢湖三珍——银鱼、螃蟹、白米虾闻名遐迩,远销海内外。有机生态农业、水产养殖亦蓬勃发展,目前已拥有槐祥”大米、“三珍”水产品、“富硒香”富硒米数个知名品牌。因此,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得巢湖市具备农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4 重点发展方向

依据市政府规划要求,实现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产业转型与优化升级有序展开,至2020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20亿的目标,需在移动通信网络、高速互联网、网络设备制造、电子商务、电子元器件生产、绿色环保家电、电力电子设备、LED灯具、软件开发、在线数字娱乐、电子商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与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对我市其他产业形成有力支撑,最终使得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力争使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为实现如上目标需要将如下五个方面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巢湖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在过去的几年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一批发展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企业不断涌现,为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有的产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电子、LED灯饰、通信产品、电子元器件等行业。

政府将对现有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扶持指导,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帮助其解决招工、市场开拓以及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融资等问题。

随着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合肥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的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目前已颇具规模,但是仍存在较大的缺口,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制约着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发展的因素,主要存在土地资源短缺、人力资源短缺、商务成本高等因素。

鉴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巢湖市拥有了承接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发展的机遇。

首先,作为合肥市的直属县级市,巢湖市从行政区域划分和地理位置上存在相当的优势。其次,巢湖市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政府鼓励招商引资,在企业用地政策上政府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这有利于配套企业的落户。再者,巢湖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企业的招工问题容易解决。另外,巢湖市人均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也低于合肥市,这更有益于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和商务成本。

以上因素决定了巢湖市将作为合肥电子信息产业配套生产基地作为发展目标的可行性,具体发展项目应从以下方向开展:

围绕合肥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紧抓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契机,主动融入产业分工体系,错位配套发展,积极发展电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等关键配套产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某一关键环节产品,打造特色化、专业化、精细化的电子电器配套产业基地。

4.3.1 以巢湖历史文化元素为背景发展数字娱乐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历史文化为骨,信息科技为翼”,使巢湖文明闻名天下,旅游胜地名扬四海。巢湖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源头之一,巢父的传说、居巢国的兴亡、亚夫的故事,八百里巢湖淹没了古城、埋藏了无数的秘密[4-5]。

协同发展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同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相融合的产业,以互联网为载体,迅速提升巢湖的知名度,为巢湖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通过招商引资或者培育本土企业的方式在巢湖设立专门的巢湖历史文化数字娱乐研发中心。

首先,以神秘的居巢国和水下古城为背景,通过网络畅销小说、网络游戏、动漫的形式将神秘的巢湖送入互联网的海洋中以期迅速提升巢湖的知名度,如由软星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发,寰宇之星发行代理,并于2007年8月1日上市的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中就引入了巢湖场景、历史传说等元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巢湖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特别是激发了青年一代对巢湖的兴趣和向往。

其次,通过网络畅销小说宣传,以巢湖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采取鼓励、支持原创或同知名作家,如知名度很高的网络小说《盗墓笔记》[6-7]作者徐磊(笔名:南派三叔),《鬼吹灯》作者张牧野(笔名:天下霸唱)等合作的形式进行来开展。

4.3.2 电子信息技术与环巢湖旅游产业的结合

针对环巢湖旅游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这一问题,充分调研当前巢湖旅游产业信息化薄弱环节,结合当前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分别从环巢湖旅游门户网站开发、特色信息服务系统(包括3D虚拟旅游、无人机视角旅游场景实施视频点播)、智能信息终端、全程WIFI和4G网络覆盖、全程无死角安防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以上手段提高环巢湖旅游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旅游资源品质的提升。

此外,以巢湖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切入点,启动建设本土O2O电子商务平台,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并逐步整合巢湖旅游资源、沿湖餐饮、农家乐等特色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巢湖自有综合性电商服务平台。

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健康食品将是未来消费主导方向。

拥有丰富、优质的农业资源,使得巢湖市具备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巨大发展潜力。规划中,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大力宣传巢湖的生态农业,通过依托淘宝、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8]的形式,以绿色健康、有机生态农产品为特色卖点进行销售,预期会带来可观的利润,同时也能极大的提高巢湖的知名度。既发展了经济,又极大地提高了巢湖的知名度,对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巢湖的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建设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4.4.1 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设立巢湖特产销售平台

今后的发展中,依托一号店、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特色巢湖地方馆,全网络营销,全渠道销售的方式,积极推动巢湖特色产品走出去,扩大巢湖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整体电商销售规模。

4.4.2 电商基地建设

政府主导,加强同各方的合作,建立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运营管理、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等多个环节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电商基地。同时,致力于自主农业产品销售电商网站的开发和运营。

4.4.3 建设巢湖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

依托巢湖市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提供平台建设、人才培训、电商孵化、产品展示、品牌包装、营销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等一站式电商公共服务项目。

4.4.4 电子商务人才战略

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为巢湖市发展电子商务储备人才资源。有组织性的开展大规模、分层次、分岗位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引导大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地区进行“技术扶贫”,逐步改变巢湖市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状况。加强校企合作,通过高校的优势资源培训市场营销、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研发等各方面人才。

电子信息产业分布广泛,产业的发展趋势瞬息万变,所以巢湖市要鼓励和扶持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电子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物联网、软件产业、数字化仪表、电子医疗设备、智能家电、数字娱乐、绿色小家电等多个领域发展,为应对未来发展的变革,为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5 政府的工作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巢湖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产业,是巢湖市支柱性产业之一。需加强和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政策制定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为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决策意志和政策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和完善保障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政府应该建立电子信息产业资讯平台、专家智库,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资讯和科学地技术指导。

5.2.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园林建设的方式,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2.2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优化行政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行政审批工作流程、理顺内部体制,全面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方便企业办事,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

建立专业的企业服务中心,逐步完善和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融资、技术、管理、培训、人才等方面服务的相关机构。

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要明确权责,积极树立服务意识。政府需要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巢湖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文明、规范、优质、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越政策的支持,科学地制定有利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5.3.1 金融服务政策

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加大政府投入。不断完善和拓展产业投资、融资渠道,加强产业政策导向,鼓励本市传统产业领域的相关企业,将其冗余资本、资源转投向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拉动效应和规模效益。引导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加强协同、信息沟通,促进金融机构在资金上支持信息产业发展项目的建设。

5.3.2 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是利用税收调节经济的具体手段。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扶持某些特殊地区、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5.3.3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制定包括土地供给优惠、税收减免、投资者户籍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的入驻发展。

5.3.4 鼓励创新政策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创新机制和鼓励政策以提高巢湖市电子信息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关乎到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结合巢湖市实际,可从如下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自主创新力度、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鼓励扩大科技风险投资、引导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鼓励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培育并壮大自主创新产品市场、支持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

5.3.5 人才培养、引进政策

人才是当前制约巢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需制定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政策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拓宽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渠道,通过提供优惠的落户和奖励等激励政策,面向国内外引进产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依托本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推进分层次、分类别的人才教育和培训平台建设,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

6 小结

在政府规划中,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在将来的发展中要结合巢湖市的实际现状,发展壮大现有产业、契合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及发展产业配套、旅游文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相结合的发展、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最后,政府也应科学指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政策制定,将巢湖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1]王鹏.电子信息产业缓慢回升[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3)∶63-64.

[2]李国林.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硅谷,2012,(4)∶140-140.

[3]张成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3)∶184-184.

[4]张媛.巢湖区域文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5]王心源,何慧,钱玉春,等.从环境考古角度对古居巢国的蠡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7-102.

[6]小曼.“南派三叔”红遍大江南北——杭州作家的小说《盗墓笔记》一鸣惊人[J].文化交流,2010,(6)∶34-37.

[7]余海燕,刘凯.传统出版机构网络营销策略探析——以热门小说《盗墓笔记》的网络营销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14,(6)∶49-51.

[8]章刘成,张莉,孙晓红,等.省属普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2013,(6)∶165-165.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

SHEN Hai-yang YANG Han-s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this paper studies the path choi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At first,this paper reviews and conclud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mainly emphasizing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presently.Secondly,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pointing out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Chaohu and the regional advantages.In addition,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w direction and objectives of development areas.Namely,we will develop and expand the existing industries,making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lan of Hefe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combining development of tourism-culture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electronic commerce.Finally,from three aspects of scientific guidance,creating a goo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the policy formulation,the analysis points out the focus of government work.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agricultural electronic commerce;development planning

G127;G206

A

1672-2868(2015)06-0093-07

责任编辑:陈小举

2015-09-16

申海洋(1984-),男,安徽马鞍山人。巢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巢湖市巢湖信息产业
7524亿元
巢湖市夏种夏管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热烈祝贺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建校五周年
四川省信息产业发展研究
农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反思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我国信息产业“供给侧改革”:对FDI 效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