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炳灵寺唐代未完成造像探析

2015-12-13庞广萍赵雪芬

丝绸之路 2015年20期
关键词:会昌凉州石窟

庞广萍 赵雪芬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永靖731600)

炳灵寺唐代未完成造像探析

庞广萍 赵雪芬

(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永靖731600)

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有5个龛的造像未完成,其中4个龛属晚唐时期。唐代,佛教在炳灵寺达到鼎盛,却出现了许多未完成窟龛,本文对唐末炳灵寺佛教衰落及未完成窟龛造像进行尝试性探析。

炳灵寺石窟;唐代;佛教造像

炳灵寺石窟自开创以来,历经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各代的相继兴建,又经西夏、元、明、清各代不断修缮、扩建,现存窟龛216个,有5个窟龛造像未完成,其中唐代占4个。唐代,佛教在炳灵寺达到鼎盛,炳灵寺石窟2/3的窟龛开凿于这时期,造像以石雕为主,内容丰富,雕刻刀法简练、流畅,具有极高的雕塑艺术成就。唐代未完成窟龛为第14龛、第15龛、第49龛、第156龛,为什么佛教突然由盛转衰,出现这么多未完成窟龛?佛教对造像有严格的规定,匠师们严格按照佛教造像仪轨来进行佛事活动,造像一定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若半途而废,灾难就会殃及匠师全家,哪个虔诚的匠师敢违背教义,在雕塑佛像的过程中时随便停工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迫使匠师们放弃尚未完工的造像就匆匆离开了,这个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笔者就唐末佛教在炳灵寺衰落及未完成造像,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14龛位于晚唐石窟的间隙,与刘萨诃像(第15龛)相邻,此龛为舟形浅龛,龛高0.97米,宽0.49米,深0.16米。龛内石雕1尊立佛像轮廓(图1),像高0.7米。

第15龛在第14龛北侧,方形浅龛,龛高1.1米,宽0.97米,深0.15米。龛内石雕一佛二菩萨像,佛像已毁,残存双足及莲台;北侧菩萨像残,残存头部和右臂;南侧菩萨像较完整,像高0.8米,头、四肢雕塑基本完整,局部没有精雕,眼睛未完成,也就是佛教造像的最后一道工序——开光,尚未完成。开光在整个造像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佛像雕塑完工后必须开光,不开光不能神格化。因此,第15龛造像也属于未完成佛像。

图1

第49龛位于唐代石窟群的南端,长方形尖拱浅龛,龛高0.66米,宽0.22米,深0.07米。龛内石雕一菩萨立像轮廓,像高0.51米,体态丰腴,高发髻,右手下垂提净瓶,左手弯曲向上,身躯呈“S”形站立。此像只有四肢轮廓,雕凿粗糙,未经打磨,为未完成造像。

第156龛位于北部唐代窟龛的间隙中,方形龛,平顶低坛基,龛内正壁、北壁为长方形佛像石胎,显然,未来得及雕就停工了。

以上4龛造像未完成的程度不尽相同,第156龛仅有石胎,第14龛、第49龛造像只有雏形,第15龛造像眼睛没完成,这些龛都是小型龛,均分布在晚唐时期窟龛的间隙或一侧。唐代石窟群集中分布在距地面约30余米的崖面上,要搭建云梯开龛造像,在当时条件下,需要大量人力、财力,从位置、布局、风格看这些未完成的造像与周围窟龛属同一时期,即晚唐时期,造成这么多佛像未完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与唐末战乱和灭佛运动有关。

唐代,国家经济繁荣,外交活跃,大唐与吐蕃交往频繁,且有过两次联姻和亲政策,在长安(西安)与逻些(拉萨)之间形成了一条横跨中西的古道——唐蕃古道,炳灵寺石窟处在中原与西藏的交接地带,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距离炳灵寺石窟东南500米处的凤林渡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渡口,唐代的凤林关很繁忙,贞观八年至会昌六年(634~846),唐蕃使臣来往多达190余次,出现了“岁时往复,信使相望”的繁荣景象。唐蕃古道的畅通加速了佛教在炳灵寺发展,现存唐代窟龛133个,占炳灵寺窟龛总数的2/3以上,开窟造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至唐末,炳灵寺石窟已初具规模。

据史书记载,唐天宝十二年(753),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屡胜吐蕃,是时中国强盛,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十二月以哥舒翰为先锋兵马元帅领河、陇兵募守潼关以拒之。”①陇右驻军撤回中原平息叛乱之时,吐蕃军乘虚而入,宝应二年(763),“吐蕃入大震,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②“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③从此,这里金戈铁马、狼烟四起,变成了唐、蕃的军事战场。凤林渡具有重要军事战略地位,昔日繁荣的景象不再,高骈的“为问昔时青海畔,几人归到凤林桥”是当时凄凉景象的真实写照。唐末的战乱对炳灵寺佛事活动带来了沉重打击,僧侣逃难,工匠放下正在雕凿的佛像回家,这些造像来不及雕凿完工,“河郡守将巡至炳灵寺,宫殿渐坏”,炳灵寺失去了昔日的辉煌。

唐代后期,佛教寺院林立,寺院土地不纳税,僧侣免收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影响了国家收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唐武宗李炎崇信道教,深恶佛教,会昌年间又因讨伐泽潞,财政紧张,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五年(845)四月,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禁佛运动。《资治通鉴》:“上(唐武宗)恶僧尼耗蠹天下,欲去之……八月,诏陈释教之弊,宣告中外,凡毁寺四千六百余区,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④通过这次禁佛运动,唐政府从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国家收入明显增加,佛教却遭到沉重打击,史称“会昌法难”。“会昌法难”狂风般席卷全国,举国上下严打佛教,一时间僧尼还俗,工匠回家,寺院被毁。战乱给炳灵寺带来的创伤尚未痊愈,灭佛运动接踵而至,炳灵寺佛教活动再次受到重创,此后,炳灵寺佛事活动基本停止,再没有开窟造像,直至200年后,藏传佛教兴起才恢复往日的繁荣。

“唐末战乱”、“会昌法难”导致炳灵寺佛教衰败,还有一个更有力的证据,即刘萨诃瑞像的出现。唐末西部战乱、会昌法难、刘萨诃瑞像与炳灵寺佛教衰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刘萨诃是东晋名僧,稽胡族人,法名释慧达,并州西河离石(今山西省离石)人,东晋隆安三年(399),他沿丝绸之路赴印度取经,途经凉州、敦煌,西出阳关,往返十年。回国后,又两次西行,在河西走廊弘扬佛法,最后圆寂于酒泉七里涧。据唐代南山律师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太延元年(435),有离石沙门刘萨诃者,备在僧传,西游江表,礼郧县塔,至金陵开育王舍利,能事将讫西行,至凉州西一百七十里,番禾郡界东北,望御容山遥礼,人莫测其然也,诃曰:‘此山崖当有像出,灵像具者则世乐时平,如其有缺则世乱人苦’。经八十七载,至正光元年,因大风雨,雷震山岩,挺出石像高一丈八尺,形相端严,唯无有首,登即选石命工,安讫还落,魏道陵迟,其言验矣。至周元年,凉州城东七里,涧石忽出光,照烛幽显,观者异之,乃像首也,奉安像身,宛然符合。周保定元年,立为瑞像寺,建德将废,首又自落。开皇通法,依前置寺,大业五年炀帝西征,躬往礼谨,改为感通道场,今仍存焉。”⑤刘萨诃在凉州番禾县弘法时,预言御容山谷将出现大佛像,佛像出现时完整,天下太平,反之则天下大乱,87年后,果然应验,北魏衰落时,石佛像没有佛头,北周兴起时佛头被发现,至武帝灭佛时佛头又掉落,隋朝建立,恢复佛法,石佛像再度完整。石佛像象征着国家和佛法,佛像完整则国家太平、佛教兴盛,佛像不完整则反之。

炳灵寺第13龛开凿于晚唐时期,内石雕刘萨诃像(图2),“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在西北地区拥有强大影响力,前后经历北朝、隋唐、五代和宋代数百年的历史,这种信仰包含强烈的末法思想”。⑥会昌五年(845)发生的禁佛运动,对佛教徒来说是一场大劫难,末法思想充斥着每个人的心,人们自然会想到这位神奇的预言家——刘萨诃,刘萨诃像的出现预示着末法时期的到来。第13龛的刘萨诃像与第14龛、第15龛的未完成像相邻,这不是一种巧合,是末法思想的具体反映,刘萨诃像预示末法时期的到来,没完成的造像说明末法造成的。刘萨诃像及4个未完成龛同时出现,体现了唐末战乱、会昌法难、末法时期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佛教在炳灵寺受到重创。

综上所述,炳灵寺石窟第14龛、第15龛、第49龛、第156龛未完成造像与唐末战争、会昌法难造成的佛教衰败有直接关系。

图2

[注释]

①《旧唐书》卷9《玄宗纪》。

②《资治通鉴》卷223《唐纪三十九》。

③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④《资治通鉴》卷248《唐纪六十四》。

⑤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元魏凉州石像山裂出现缘十四”。

⑥张善庆、沙武田:《刘萨诃与凉州瑞像信仰的末法观》,《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

K879.26

A

1005-3115(2015)20-0029-02

猜你喜欢

会昌凉州石窟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最爱凉州面皮子
雪夜
醉菊
夜宿石窟
心道与民国时期凉州佛教的复兴
凉州瑞像示现之“正光说”献疑
夜宿石窟
敦煌P.3619卷一首有关凉州瑞像诗歌的考释
会 昌 米 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