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河西地区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技术

2015-12-12刘克禄陈卫国

长江蔬菜 2015年1期
关键词:河西母本白粉病

刘克禄 陈卫国

辣椒(Capsicum annumL.),又叫辣子、海椒、番椒、秦椒、辣茄等,属于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朝末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辣椒的果实因含有辣椒素而具有辣味,可以增进食欲。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居蔬菜之首。此外。辣椒还含有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B1、矿物质及钙、铁等元素,因此,辣椒因特殊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据统计,我国辣椒种植面积145万hm2左右,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已经培育出大量杂交辣椒新品种,不断满足了市场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辣椒品种中杂交种占90%以上。我国也是世界上辣椒种子生产基地最大的国家,主要分布在西北、海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生产技术也取得一定突破,每1 hm2产量在600~1 200 kg。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甘肃河西地区从事辣椒制种工作,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对杂交辣椒种子生产环节,比如,在辣椒制种基地的选择、育苗技术、授粉技术、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希望对广大辣椒种子生产者有所帮助。

1 制种基地的选择

1.1 选择合适的良种繁育基地

基地是种子生产的基础,也是种子繁育的重中之重。因此选择适宜的种子繁育基地必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甘肃河西地区全年无霜期140天以上,日照时数3 000 h以上,夏季日平均温度在30℃以下,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 mm,灌溉便利,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很少暴发,土壤肥沃,适合杂交辣椒种子生产,是全国最理想的制种基地之一。

自然条件对辣椒良种繁育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制种基地的建设对制种的成败同样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建设一个稳定、可靠的制种基地,离不开对当地风土人情、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的了解。同时,当地劳动力是否充足,制种户是否友善,农户知识素养的高低,都将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

1.2 种子生产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采用的都是“单位+‘中间人’+制种户”的生产模式。为保证种子生产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制种基地选择比较有威信、懂农业、懂技术的知识农民作为“中间人”,与他们签订合同,用合同来约束“中间人”,再由“中间人”与制种户签订合同。“中间人”的好处是可以解决种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比如,沟通、技术指导、纠纷问题等,能确保种子生产安全进行。

2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河西地区一般采用露地生产辣椒杂交种。近些年来,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且需要隔离条件,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我们一般采用大棚或网室生产,以便种子生产顺利进行。

2.1 育苗

父、母本早些年都采用苗床育苗,缺点是定植时父、母本过大,缓苗较慢,不易成活。现在一般采用日光温室基质育苗,时间在2月中下旬。育苗前准备好基质,每0.05 m3育苗基质中加入8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 g左右,用清水拌匀,基质用手紧握有水溢出,但不流水为宜,过夜备用。每0.05 m3基质可装72孔穴盘12盘,每穴点入2粒饱满种子,播种后浇透水(母本推后10天浇水),提高棚温,出苗后正常管理。

辣椒出苗后,依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每天浇水1~2次,基质营养易随水流失,因此辣椒出苗15天后配制营养液喷施,具体配制方法:0.2%尿素+0.2%磷酸二铵+0.1%磷酸二氢钾。喷施营养液应在上午进行,同时注意通风,避免病害发生。

2.2 定植

河西地区一般在4月25日左右定植父本,母本一般在5月初晚霜结束后定植。父、母本定植比例一般为1∶4(视父本花粉量)。定植时,667 m2定植父本700~800株 (双株定植),株距25 cm,母本3 200株(单株定植),株距37 cm,垄间距1.1 m,先栽大苗,再栽小苗,每穴1株,注意定植深度不超过子叶节为宜,让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定植后,晴天每天 10:00 揭棚,17:00 盖棚,注意通风,保持棚温不超过30℃,以利于缓苗[1]。

2.3 授粉技术

辣椒可全天授粉,一般 6:00~12:00 或 16:00~20:00进行。从对椒开始门椒全部摘除,雄性不育系,待花苞完全展开再授粉,不用去雄,但必须作标记,以防与授粉花混淆[2];普通株系,去雄、授粉、做标记过程一次完成。授粉合适,花苞的形态特征是灯泡状未开,花冠发白,手指轻捏时手感松软,徒手或用镊子去雄授粉,去雄时小心不要碰伤柱头,授粉时将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用不同颜色的细线拴在花梗上、涂抹印色或剥取萼片区别。

2.4 田间管理

①合理安排肥水时间 开始长新叶前,适当控水促进根系发育,一般不进行追肥,防止烧根影响生长。辣椒追肥一般分3次,第一次在辣椒授粉开始前,667 m2用尿素 5 kg、磷酸二铵 10 kg、硫酸钾5 kg。第二次在辣椒授粉结束后,每667 m2按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0 kg进行追施。第三次在辣椒转色前,以少量磷钾肥为主。每次追肥应结合灌水进行,其他浇水时间应视土壤墒情随时补充,每次浇水量以不漫过定植穴为宜。

②疫病防治 辣椒疫病属真菌性病害,母本极易感病,一般在杂交授粉后期发生。主要为害植株地上部,在叶片、果实蒂部或茎上易产生暗褐色且边缘不明显的坏死斑,潮湿时病斑易扩散。茎基部发病时容易造成全株或部分枝叶萎蔫,发病严重时在病部可见稀疏的白色霉层[3]。

辣椒母本授粉前,在苗茎基部撒上4%疫病灵颗粒剂2~3 g,防治疫病,药效期可以达到1个月,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混合进行喷雾或灌根,或交替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和72%克露 (霜脲·锰锌)800倍液或30%绿得保(碱式硫酸铜)300倍液等进行药剂防治。

棚室可用烟熏法或粉尘法,于发病初期667 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300 g或5%百菌清粉尘剂1 kg,10天 1次,共 2~3次,或用甲霜·锰锌、安克·锰锌、疫克灵、普力克(霜霉威)、扑海因(异菌脲)等防治,但要注意每种药剂最好不要连续多次使用,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③白粉病防治 白粉病主要为害辣椒叶片,叶面生黄绿色斑驳,叶背有白色粉状物,易落叶。防治时应根据其发病规律、发病时间和发病条件采取适当方法。河西地区7月下旬8月上旬为白粉病高发期,须重点防治。

a.化学防治。授粉结束后,采用3%多氧清水剂600倍液和40%杜邦福星 (氟硅唑)6 000倍液防治,或交替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2 000~3 000倍液、15%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等,7天左右喷1次,直到控制发病为止。河西地区一般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为白粉病高发期,应重点防治。

b.物理防治。授粉结束后将植株底部老叶全部打掉,深翻水沟,打顶,营造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按时浇水,防止干旱引发白粉病,特别应注意立秋前后(7月20日至8月15日)高温干旱容易引发白粉病蔓延,造成大量落叶、减产。

2.5 种子采收

母本授粉后70天左右,辣椒变红且顶部稍稍萎蔫时辣椒种子已正常成熟,应及时采摘,用辣椒取籽机进行取籽,清水漂洗秕籽和杂质,切不要过夜发酵,以防种子发暗失去光泽,在漂洗结束后可进行染色处理或包衣,种子色泽鲜亮且不影响种子发芽率,晒干或烘干,精选,分装保存。

[1]常宏.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陈建忠,洪名庆.辣椒杂交制种的授粉技术[J].长江蔬菜,2007(2):23.

[3]王久兴.辣椒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河西母本白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南京翠贝卡河西旗舰店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饲用甜高粱大马力效益的影响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河西行(组诗)
杂交水稻母本抛栽高产制种技术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