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因素

2015-12-12刘明源

安徽化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硝化去除率污泥

袁 鹰,刘明源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原料

5%过硫酸钾溶液,钼酸铵(NH4)6MO7O24·4H2O,10%抗坏血酸溶液,氯化铵(NH4Cl),碘化钾,碘化汞,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硝酸钾均为分析纯;实验污水(泰州市紫光水业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实验污泥(泰州市紫光水业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不需要驯化,可以直接使用)。

1.2 实验仪器

HH-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TU-1800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FA2104A分析天平,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SARTORIOUSpH计,一套50mL具塞比色管。

2 脱氮除磷影响因素分析

2.1 停留时间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1.1 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为0.10、0.15、0.20、0.25、0.30kgCOD/(kgMLSS·d)污泥负荷时在 4、6、8、12、24、36h停留时间对 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得出:曝气时间是影响COD处理效果最主要的因素。若曝气4h,COD去除率则高达80%以上,这说明好氧对COD去除效果非常明显,能在较短的曝气时间内去除。COD随着曝气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可以明显看出在0~4h这段时间COD呈直线下降趋势,之后COD下降变得缓慢,原因是开始时大量有机物已经被污泥所吸附和好氧微生物所降解,此时微生物处理有机物的能力已接近饱和,之后,COD的下降也变的很缓慢了。在曝气36h后,COD<30mg/L,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去除率在90%以上。但考虑投入使用处理时间过长,处理成本会增加,因此我们选定8h为最佳处理时间,处理8h后污水的COD=36.7mg/L,处理效率达88.4%。

2.1.2 停留时间对TP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在0.10、0.15、0.20、0.25、0.30kgCOD/(kgMLSS·d)污泥负荷下 4、6、8、12、24、36h时观察 TP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TP在0~8h这个时段内迅速下降,在8~12h这个时段内略有上升,在12~24h这个时段内又略有下降,然后在24~36h这个时段内又略有上升。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0.10~0.30kgCOD/(kgMLSS·d)污泥负荷时,最佳处理时间为8h,TP=0.96mg/L,去除率达到80%,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没有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原因是没有进行厌氧反应(厌氧时间也是影响TP去除效果最主要的因素)。磷的去除是通过聚磷菌在厌氧时释磷,在好氧时过量吸磷来实现的,磷的厌氧释放是好氧吸磷和除磷的前提条件,吸磷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磷的厌氧释放情况,厌氧释磷越充分,聚磷菌贮存的能量就越多,到了好氧阶段吸磷效果就越好,磷的释放量越大,出水的磷浓度就越低,处理效果就越好。

2.1.3 停留时间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在0.10、0.15、0.20、0.25、0.30kgCOD/(kgMLSS·d)污泥负荷下 4、6、8、12、24、36h时观察 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NH3-N在0~8h这个时段内先迅速下降,之后继续曝气,NH3-N也不会下降。开始时NH3-N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NH3-N发生亚硝化和硝化作用。生物硝化反应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由亚硝酸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第二步由硝酸细菌进一步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NO3-)。这两类细菌都是自养型好氧菌,统称为硝化细菌,它们利用无机碳化物如CO32-、HCO3-或 CO2作为碳源,从 NH3、NH4+或 NO2-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因为所用的是好氧污泥,并没有专门去除硝化污泥,污泥里面的硝化细菌是有限的,所以8h后再曝气NH3-N也不会下降。

2.1.4 停留时间对TN去除率的影响

分别在0.10、0.15、0.20、0.25、0.30kgCOD/(kgMLSS·d) 污泥负荷下 4、6、8、12、24、36h时观察 T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总氮在0~8h这个时段内呈下降趋势,之后缓慢上升一点后,TN基本上保持不变。总氮包括有机氮、氨氮、无机氮,在好氧时只是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因此总氮在单纯的好氧条件下,去除是有限的。

2.2 泥龄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2.1 泥龄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 5可知:污泥浓度为 1500、2000、2500、4000mg/L的趋势基本相同,在每天进行不同排泥量后,COD在第一天时去除效果最好,第2、3天基本保持不变,第4、5天会有上升,在第5天时特别是污泥浓度为1500mg/L和2000mg/L时,COD的去除效果已经非常微弱。系列4污泥浓度为3000mg/L在每天排泥量1/15的情况下,对COD的去除效果一直在增加。

2.2.2 泥龄对TP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6可知:系列4污泥浓度为3000mg/L在每天排泥量1/15的情况下,对TP的去除效果一直在增加,因此我们得出最佳污泥浓度为3000mg/L,泥龄为15天。

2.2.3 泥龄对NH3-N去除率的影响

系 列 1、2、3、4、5污 泥 浓 度 分 别 为 1500、2000、2500、3000、4000mg/L。

由图7可知:系列4污泥浓度为3000mg/L在每天排泥量1/15的情况下,对NH3-N的去除效果一直在增加,因此我们得出最佳污泥浓度为3000mg/L,泥龄为15天。

2.2.4 泥龄对TN去除率的影响

由图8可知:系列4污泥浓度为3000mg/L在每天排泥量1/15的情况下,对TN的去除效果一直在增加,因此我们得出最佳污泥浓度为3000mg/L,泥龄为15天。

由图5、6、7、8总体分析可知:污泥龄表示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平均停留时间,也反映了曝气池中污泥全部更新一次需要的时间。生物脱氮除磷主要矛盾之一,生物除磷泥龄越短,污泥含磷量越高,因而希望在高负荷下运行;但除磷的同时又希望脱氮,而硝化只能在泥龄长的低负荷系统中才能运行,因而是有矛盾的,运行中应兼顾三个指标,即TN、TP和NH3-N,努力控制好回流污泥与排放污泥的量,可较好地实现除磷的同时也脱氮的目的。一般泥龄控制在10d以下,能较好脱氮,也能除去一定量的磷。

2.3 pH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实验进水pH为7.3~7.6,实验出水pH为8.2~8.4。生物除磷系统合适的pH范围与常规生物处理相同,为中性和微碱性,生活污水的pH通常在此范围内;硝化菌对pH值的变化非常敏感,最佳pH值是在8.0~8.4,在这一最佳pH值条件下,硝化菌最大的比增殖速度可达最大值。而硝化反应大量停留在形成亚硝酸盐阶段,可减少需氧量,也减少反硝化时所需碳源。氨氮的处理效果与出水pH值密切相关。本实验所取的生活污水pH值在7.5左右,经过处理后污水的pH为8.4左右。在最佳pH值范围内,转化为过程,溶液中[H+]会升高,水的pH值保持在8以上可保证中和水中的H+,加速的降解转化,所以,pH>8时,的硝化能顺利进行。

3 结论

笔者以泰州市紫光水业污水处理厂初沉池出水和曝 气 池 的 活 性 污 泥 制 作 了 1500、2000、2500、3000、4000mg/L污泥浓度的污泥混合液,探讨了停留时间、泥龄、pH值对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影响。通过0.10、0.15、0.20、0.25、0.30kgCOD/(kgMLSS·d)污泥负荷时在4、6、8、12、24、36h进行分析,发现整体趋势为在0~8h这个时段内氮磷迅速下降,在8~36h这个时段内比较平缓,波动不是很大;泥龄第1天时COD去除的效果最好,第2、3天基本保持不变,第4、5天会有上升,之后一直有微弱处理;而对TN、TP和NH3-N,一般泥龄控制在10d以下,能较好脱氮,也能除去一定量的磷;pH值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脱氮除磷效果较好。

[1]董良飞,郗晓敏,余海静,等.MBR组合工艺脱氮除磷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4):24-29.

[2]肖文涛.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与发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0):59-63.

[3]李亚峰,王欣,高颖.有机物、亚硝酸盐和pH值对反硝化脱氮除磷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3):20-27.

[4]李曈,郝瑞霞,刘峰,等.A/A/O工艺脱氮除磷运行效果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1,5(8):1729-1735.

[5]赵蓉,周少奇,伍志研.A+A2/O工艺脱氮除磷参数调控及运行效果分析[J].水处理技术,2012,38(4):118-123.

[6]李银波,周少奇,邱育真,等.回流比对投料A2/O工艺脱氮除磷影响的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2):55-59.

[7]郭海燕,郭祯,柳志刚,等.不同曝气强度下SBMBBR和SBR脱氮除磷性能对比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3):568-576.□

猜你喜欢

硝化去除率污泥
A2/O工艺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
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再利用研究进展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污水处理厂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应用分析
基于混凝沉淀法的某磷矿反浮选回水中Ca2+及Mg2+处理
提高同时硝化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NDN)硝化及单级生物脱氮效率的研究
浅谈污水中脱氮的途径
一种新型自卸式污泥集装箱罐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