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代造车技术停滞发展的原因

2015-12-10刘建哲

关键词:宋代

刘建哲

摘 要:车子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一个国家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集中代表。中国的造车技术从先秦到唐末五代时期都一直很先进。但到宋代造车技术处于停滞发展状态,而同时代的西方的造车技术却发展很快,并超过中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宋代;造车技术;停滞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44-02

宋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朝代。英国现代杰出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宋朝完善、成熟并逐渐走向世界的。但中国的造车技术却从宋代开始停滞发展,直到现在中国的造车技术与世界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为什么科技高度发达宋代造车技术却没有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宋代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更有优势

船运兴起是宋代交通习俗的新变化,船运与造船技术相对陆运和造车技术发展较快。

首先,自然地理方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走向多为东西向,东西水路交通便利,虽然南北方向缺少大河流,但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解决了东部地区南北运输问题,自然条件促使古代中国人更倾向于通过水路运输解决交通问题。在孟元老著作《东京梦华录》卷一中的“河道”条记载着,“穿城河道有四:南壁曰蔡河,自陈蔡由西南戴楼入京城辽绕,自东南陈州门出。……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自此入京城,公私仰给焉。……东北曰五丈河,来自济郓,般挽京东路粮斛入京城,自新曹门北入京。……西北曰金水河,自京城西南分京索河水筑堤,从汴河上用木槽架过,从西北水门入京城,夹墙遮拥,入大内灌后苑池浦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汴京的水道交通系统比较发达,对外交通与联系也多以水道进行。这是陆路运输,尤其是长途陆路运输无法比拟的。

其次,宋代造船业发达、航行技术经验成熟。宋代的造船业处于中国古代造船史的第二个高峰。造船技术远远居于世界前列。北末真宗末年,官营纲船年产量为2916艘,其中江西路虔州(后改名赣州)、吉州计1130艘,比例最大。至北宋后期,两浙路温州和明州跃居第一,额定年产量各600艘,而江西路与湖南路的虔、吉、潭、衡四州共了23艘[1]。南宋时,杭州是宋代有名的船运中心,载人湖船有大有小,有一千料者,约长20余丈,可载百人,有五百料者,约长10余丈。《梦粱录》卷12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在《宋会要》中也有大型车船通长三十丈或二十余丈,每丈可容七八百人的记载。“海商之船,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2]海船上已广泛地使用指南针和罗盘,动力方面,除帆和桨外,南北朝的陈代发明的踏车得到了推广和提高。李纲说,荆湖南、北路一带的车船“其大有至三四十车者”,每车有两个轮,“鼓蹈双轮势如飞”,“施于大江重湖,以破长风巨浪,乃其所宜。”[3]

最后,社会需求方面。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宋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先后与辽、夏、金、元几个政权战事不断。随着南宋政治中心的南移,经济重心也随之南移。其是南宋,偏安于江南,不仅有运河联通南北,而且外接大海,内外商贸往来不断,由此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宋朝建立后,一方面朝廷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海外奢侈品,而且每年还要向海外进行大批瓷器、丝绸等贸易。社会对船运业运量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可以说社会需求是水路运输的动力基础。

以上这些便利条件数促进了宋代水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水路运输抢占了陆路运输的大量市场,造成陆路运输多以小规模短途运输为主,而陆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马车没有继续发挥其以往优势,造车技术相应的也就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二、宋代轿子的盛行是抑制造车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

轿子原名为“肩舆”,是用人力肩抬而行。隋唐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出行工具。不过,直到宋代,轿子之名才确定下来。宋代乘轿之风盛行,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轿子已成为一种最普遍的代步工具。

在北宋时,舆服制度规定各级官僚上朝不能乘轿,而只能骑马。但到了南宋,臣民不准乘轿的规矩就被打破了。《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南宋建都临安以后,宋高宗认为江南的气候潮润,路面湿滑,官员骑马出行,很容易滑倒被摔伤,就说:“君臣一体,朕不忍使群臣奔走危地,可特许乘舆。”这样,轿子作为官方的交通工具被广泛的传播开来,无论是官员、富商还是小贩、大夫乘轿都是大家普遍的交通工具。南宋姜夔的《鹧鸪天.巷陌风光纵赏时词》:“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乘肩就是坐着轿子,从词中描述的生活画面,可见乘轿在当时,乃是很常见的景象。南宋时,不论城镇还是乡村轿子多得不绝于道,轿子的使用数量超过了马车。所以朱熹才有“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的感叹[4]。轿子的广泛应用,使马车失去了客运的优势,从此不再受重视,造车技术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宋代轿子文化形成以后,还不断向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传播和扩散,比如辽国就引进了宋朝车舆制度。辽朝有等级分明的舆服制度。圣宗太平元年,行汉册礼,又采用盛唐辇辂,规定皇帝、皇后可以用辇,有大凤辇、大芳辇、仙游辇、小辇、芳亭辇、大玉辇、小玉辇、逍遥辇、平头辇、步辇等[5]。“轿子文化”的扩散与传播促进了轿子行业的发展,从而抑制了造车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此外,人力过剩、马力短缺和道路失修也是是轿子盛行的客观原因。这样,轿子使马车丧失发展前景。中国失去的不仅是马所代表的动力,还有轮子所代表的高速效率,轿子不仅没有促进宋代造车技术的发展,相反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四轮马车技术没有得到发展与普及

在中国古代,四轮马车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只是昙花一现地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和某些朝代的特殊用途上,两轮马车一直是我国古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宋代陆上运输工具虽然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车辆,但四轮马车技术却没有实质性向前发展。如在孟元老著作《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着宋时北方一些地区盛行的“太平车”,是一种载货车,有的二轮,有的四轮,由牛、骡和驴等畜力拖动,载重量可达数十石。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就绘有由三头牛或四头驴拉的小型太平车。太平车的行进方式与其他木车不同,即由人驾辕,牲畜拉车,车行速度很慢,具有载重大的特点,但它只适宜于在地势平坦的地区短途运输大批量的东西。相比欧洲出现的四轮马车,它在载重量、灵便性和运输距离上是远远不能及的。可以说四轮马车技术是解决限制陆路运输发展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欧洲人在四轮马车的基础上,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最后发明了汽车,让人类走进了新的交通时代。但宋代的造车技术去没有生产及普及像欧洲那样的四轮马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进行探究。

(一)没有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

宋代的四轮车如太平车,在转弯的时候,其转弯半径是相当的大,使用起来远没有两轮车那样转弯半径小。货物运输起来相当不方便。而欧洲的四轮马车则不一样,在很早的时期,就已经解决了前轮转向问题,他们的四轮马车,其转弯半径远要比中国的四轮马车转弯半径要小许多。欧洲的四轮马车,后轮是固定的,而在前轮的中间,设一个能够自由旋转的轴,这样,前轮就能自由的转向了。而中国古代的四轮车,前后轮都是固定的。这就很大限制了中国四轮马车的普及。

(二)远距离运输成本较高影响了四轮马车运输普及

在宋代通过陆路运输从江南运粮到陆路运输到北方,运量和成本方面都远比水运要高的多。推而广之,其它商品成本因素也限制了大规模运输的可能。这样远距离陆路运输就在幅员辽阔的宋代失去了优势。相比之下,古代欧洲诸国既小,人口也少,四轮马车能够迅速满足国家范围内的相对较远距离大运量运输。这一情况也宋代人们对四轮车大规模应用于陆路交通失去了兴趣。

(三)马匹状况也影响四轮马车的普及应用

马是四轮车运输的最好动力。欧洲大陆的原产马之祖先均为重型马,欧洲人也历来重视马的选育和配种,欧洲马力大而笨拙,可用于拉车的马品种很多。而中国马体型小,耐粗饲料,基数庞大。中国的河曲马是体型最大的马,这个稀有品种主要满足军队骑兵的作战需要,普通民众罕能拥有。而其他马种更小,虽耐力长久,但不利于长途大运量运输的挽用。而且宋代马匹缺乏,马匹在宋朝是非常珍贵的武装配备,首先用于禁军,其次才能轮到与军事密切相关的邮传驿站。整个宋代的陆路交通运输,如贯穿南北、远达四方的大量车运的沉重负担都落在牛的身上了。

(四)地形因素

欧洲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对于四轮马车来说很适合运输。反观中国地形极其复杂,平原只占很小部分,而且被高山、高原、沙漠、湖泊所包围和分割,还有相当的平原是水田。在小部分平原地区四轮马车运输还算方便,但中国地大物博,大宗货物都需要跨区域运输。相比之下两轮马车在其他地形区更灵活方便。

以上所述可能是导致四轮马车在宋代未能应用的主要原因,也是四轮马车造车技术没有发展普及的原因。

四、结语

纵观宋代的造车技术,虽与以前朝代相比在制作和工艺上有一定的发展。但主要体现在造型与外观上。宋代所处的历史环境,使许多因素成为限制造车技术有实质性发展和突破的原因。以史为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汽车制造核心技术一直没有突破,我们应该在总结历史经验的教训上,结合我国现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环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创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3〕王曾瑜.谈宋代的造船业[J].文物,1975(10):24-27.

〔2〕(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4〕嵇果煌.传统代步工具—轿子的兴衰[J].交通与运输,1995(01):39-40.

〔5〕张之帆.轿子的形成、演变与跨地域传播[J].民俗研究,2013(03):79-8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宋代
生熟无界:羁縻政策视域下的族群互融
浅谈宋代哥窑“金丝铁线”之美
宋代女子缠足的特点及其成因探析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宋代民间社团对基层社会治理影响几何
宋代浦城吴氏家族与王安石新法
宋代官员履历造假缘何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