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烽燧线的考察与研究

2015-12-10王永胜

王永胜

摘 要:本文由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的发现、考证与探究说起,进而论证了烽燧线与丰州城均为北宋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组成部分,考证了烽燧线与油松王的关系,并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诸王朝在鄂尔多斯征战时期对于今准格尔旗地区的反复争夺,凸显了北宋烽燧线在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军事价值。

关键词:烽燧线;丰州城;油松王;宋夏辽之战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1-0036-03

自2007年以来,启动的鄂尔多斯市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长城办和市文化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已于2011年全面完成野外考古调查工作。在长城资源调查期间,2008年发现并确认了内蒙古唯一的一段隋长城——鄂托克前旗隋长城[1]。而又一重大发现就是发现并确认了准格尔旗南部的北宋烽燧线——内蒙古唯一的一段宋代长城。本文向您介绍鄂尔多斯地区的这一长城新发现,并结合古城、古松探索800年前鄂尔多斯的历史脉络。

一、探寻之路

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记载,在询问内蒙古考古所和鄂尔多斯博物馆文物考古专家的基础上,2010年10月,鄂尔多斯长城调查队队员们行进在准格尔旗羊市塔的山梁上,队员们打听到这里有许多“敖包圪旦”,在探寻后,就近到达一座山顶后,一座圆锥形的“敖包圪旦”展现在眼前,“敖包圪旦”底部呈圆锥形,表面长满蒿草,顶部为圆柱形的石砌敖包。经过仔细观察,“敖包圪旦”的底部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因此,这并不是简单的敖包,而是已有几百年历史的烽燧。在羊市塔,找到了4座这样的烽燧,一路走下去,纳林庙、松树墕、川掌、大路峁等地均发现了这样的烽燧,共有20多座,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烽燧线。

二、现实分布

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共20余座,由南向北分布于纳日松镇的羊市塔村、纳林庙村、松树墕村、川掌村、大路峁村、李家渠村、布尔洞沟村、四道敖包村、五字湾村、石窑沟村、双山梁村。烽燧均黄土夯筑而成,底部直径8~20米,高4~16米,夯层厚0.08~0.2米。每隔约5~10华里一座,登上一座方能望见下一座,绵延相连,分布于5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在烽燧线东南端,分布有宋代城址3座,分别为丰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宁砦。永安砦位于丰州城正西,保宁砦位于丰州城正北,永安砦、保宁砦距丰州城均为7公里,永安砦、保宁砦相距10公里,相互呈“犄角”之势,三座古城的西、北、南均有烽燧遗址分布。

丰州故城,又名二长渠古城,位于准格尔旗纳日松镇二长渠村的山梁上。古城依山势而筑,城垣东、北、西三面临沟,由东、中、西三城组成,平面不大规整,总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垣基宽约10米,顶残宽2-5米,残高2-7米,中城北墙设一瓮城。古城南边500米处山梁上的墓区中,曾出土过墨书“大观四年”(北宋徽宗1110年)的陶罐[2]。

丰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宁砦中分布的陶片、瓷片和砖瓦等遗物与各个烽燧附近采集的遗物基本相同,均为西夏或宋代遗物。且三座古城的夯层厚度和夯筑方法与烽燧也基本一致,从而证实了烽燧线与三座古城的时代一致,均为宋代。

三、历史探究

辽宋夏金元时期,西夏、辽、宋、金之间频繁的战争,乃至蒙古军队灭西夏的关键性战役都发生在鄂尔多斯地区。在他们之间关系紧张的时候,鄂尔多斯高原成为反应最敏感和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一)西夏的兴起

党项族是古老羌族的一支,拓跋部是党项族中较大的部落。公元756年“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将居于庆州的拓跋朝光所率的党项部众迁往银州以北、夏州以东地区,即鄂尔多斯的东南部,号称平夏部。唐僖宗时,曾封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攻占长安,拓跋思恭会同唐军镇压起义军,被封为夏绥银节度使。中和三年,拓跋思恭因镇压黄巢起义中,有功于唐,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从此夏州拓跋氏称为李氏,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平夏部在包括鄂尔多斯南部地区在内的夏州一带逐步发展成割据势力。日积月累,平夏部在鄂尔多斯南部发展起来。

(二)宋与西夏的战与和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幻想削弱和消灭平夏部。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北宋开始与平夏部争夺夏州,乘党项统治集团内部因争夺世袭定难军节度使之职内讧之际,宋太宗劝诱得到定难军节度使留后之职的李继捧入朝,李继捧自动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之地,此举,遭到李继捧族弟李继迁的激烈反对。公元985年,李继迁攻下银州,党项部族纷纷归附,兵势大振。公元997年,宋真宗继位,为减少党项对宋朝兵力的牵制,北宋封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尽还拓跋氏旧日领地,夏州又成为平夏部的统治中心区域。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定都兴庆府。元昊称帝遭到宋朝的强烈反对,为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李元昊从公元1040年至1042年,连续向宋边大举进攻,先后在延、麟、府、丰等州大破宋军。公元1043年夏宋议和,西夏向宋“称臣”,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朝乘西夏皇帝惠宗被梁太后囚禁之机,发五路大军50万人进攻西夏,结果失败。此后,西夏也因连年征战国力不支,再一次与宋和议。

(三)辽与西夏之战

公元916年,辽占领胜州城,将居民移到河东居住。辽对宋朝作战时,为避免两线作战,一直与西夏保持着友好关系,公元1004年,宋辽订立了“澶渊之盟”后,辽夏间因争夺鄂尔多斯北部的部众,导致了1044年的辽夏大战,这年,辽兴宗亲自统帅10万骑兵出金肃城,分兵三路进攻西夏,北路军于贺兰山北击败夏兵。李元昊使用缓兵之计,在鄂尔多斯河曲之地佯装向后撤退三次,凡百余里,每退三十里,就放火把沿途野草烧光,待辽军“马饥士疲”时发动反攻,恰好又遇上“大风忽起,飞沙眯眼”,大败辽军。后夏辽时战时和。

四、丰州城的兴废

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与平夏部发生多次战争。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王朝,西夏与宋在鄂尔多斯南部发生了数次大战,带来了严重破坏。“澶渊之盟”后,夏辽关系紧张起来,爆发了两次夏辽大战,战场都在鄂尔多斯高原。后西夏与金又在鄂尔多斯地区爆发战争。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统兵10万经过鄂尔多斯进攻西夏,第二年,蒙古军队进占中兴府,西夏灭亡,鄂尔多斯为蒙古占据[3]。这个时期,鄂尔多斯东部成为西夏、辽、宋争夺的重点地区,而准格尔旗南部由丰州故城和保宁砦、永安砦两座卫星城及其烽燧线,组成的多重军事防御体系,成为北宋王朝西北边防的重要据点。

丰州之名,源于辽丰州天德军。丰州地方本是河西藏才族聚居地,其首领曾由契丹授予左千牛卫将军。宋开宝二年(969年)归附宋王朝,藏才族首领王承美被宋朝任命为丰州衙内指挥使,开始兴筑丰州城,由于土地贫瘠,依赖朝廷供给,30年后,丰州城才筑成。王承美在对辽作战中取得多次胜利,景德元年(1004年)宋朝升任王承美为丰州刺史。1038年,西夏建国,李元昊称帝,1041年,西夏攻陷丰州,丰州归入西夏版图。1061年,宋朝趁西夏政局不稳,出兵收复丰州,以郭霭为内殿承制知丰州,加强军事防御,修复丰州城垣,并新筑了保宁砦和永安砦,以及多处烽堠(烽燧)。北宋末年,西夏与金相约攻宋,1129年,丰州划入金王朝版图。1146年,金将丰州赐予西夏。在蒙古灭亡西夏后,丰州再未建制[4]。

较早对准格尔旗南部的宋代城址和烽燧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逸友先生,他在《内蒙古史迹丛考》一文中论述:二长渠古城内出土了“大观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常八哥骨殖”陶罐,陶罐是居住在宋丰州城内庶民百姓的骨灰罐,从而证明二长渠古城就是宋丰州故城。依据《宋丰九域志》,“丰州领有两砦,保宁砦在州东一十七里,永安砦在州南一十七里”等记载,确定二长渠古城北面7公里处的古城梁古城(又名石洞梁古城)为保宁砦,二长渠古城西面7公里处古城渠古城为永安砦。李逸友先生不仅论证了“二长渠古城”就是“丰州故城”,考证了丰州故城、保宁砦和永安砦的相对位置,而且敏锐地指出“二长渠古城”附近山梁上的烽燧即为军士修筑完“丰州故城”后所筑,为预警之用,为宋朝所筑。

五、烽燧线与油松王

在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的环绕之中有一棵油松王,位于纳日松镇松树墕村,当地人称“大松树”。油松王生长在黄土高岗上,这里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气候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多为荒山秃岭,唯有油松王枝繁叶茂,与周围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1996年,油松王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油松王古朴奇特,据1979年中国林业科学院油松调查组测定:树高26米,胸径1.34米,材积13.5立方米,同时,专家们又用生长钻取其年轮测知,树龄904年,为中国油松之冠[5]。该树为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所生,为目前所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的油松,故称“油松王”。据考证,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共历10年,从熙宁元年至熙宁十年,即为公元1068年至1077年,期间为油松王的初生年代。

在油松王附近的几乎每个山顶上,都存在一颗大松树,传说,这些松树为宋代所栽,因松树的“松”与宋朝的“宋”谐音,栽松树是为了标示该地为宋朝的疆域,现在山顶上有大松树的这些准格尔旗南部地区,应该都属于北宋王朝的辖地。在这里北宋和西夏多次发生大战,丰州地盘也多次易手,969年~1040年,北宋建成了丰州城,今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大部为宋朝疆域;1041~1060年,西夏占据丰州城,今纳日松镇为西夏疆域。1061~1129年,北宋夺回丰州城,并在今纳日松镇境内修筑了保宁砦、永安砦及20多座烽燧。1068年至1077年期间油松王的初生年代也属于这个时期,就是说,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宋朝政府大力修筑丰州城、保宁砦、永安砦及烽燧线的同时,在今纳日松镇的山梁上大量种植松树,松树标示了宋朝的疆域和地盘。同时也可以看出,北宋国力的衰弱,只能以修筑烽火台增强预警和种松树标榜地盘的方式显示宋朝政府在今鄂尔多斯东南部的政治和军事存在。

六、重要价值

鄂尔多斯市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共发现和调查长城全长200多公里,确认鄂尔多斯市的长城有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六个时代,是内蒙古乃至全国长城时代最多、分布最广的城市之一。

准格尔旗南部北宋烽燧线的发现和确认,是鄂尔多斯市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发现,也是全市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不仅使准格尔旗的烽燧数量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而且对于烽燧线的分布和宋丰州故城的相对位置、历史作用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

准格尔旗北宋烽燧线是鄂尔多斯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段宋代长城军事防御设施。烽燧的预警、卫星城的护卫、丰州城的坚守形成了一条宋朝针对西夏和辽的多重军事防御体系。北宋时期,鄂尔多斯全境几乎为西夏所辖,丰州故城即为北宋时期兴筑的丰州城邑,也是内蒙古地区唯一的一座宋朝州城,该烽燧线的发现并丰州故城及相关宋代古城的情况,在研究鄂尔多斯宋、西夏、辽、金社会发展史、关系史、民族史、战争史、长城史等方面,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参考文献:

〔1〕甄自明.鄂尔多斯南部发现隋长城遗迹[J].鄂尔多斯学研究,2008(2).

〔2〕张占霖,杨泽蒙.鄂尔多斯文化·文物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3〕陈育宁.鄂尔多斯史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4〕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丛考.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5〕鄂尔多斯大辞典编纂委员会.鄂尔多斯大辞典.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