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动车安检机构管理体系建立及内部审核

2015-12-10

上海计量测试 2015年5期
关键词:质量体系内审准则



机动车安检机构管理体系建立及内部审核

宋向英 / 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0 引言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是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技术机构。安检机构所出具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车辆能否继续使用,而且涉及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和行人安全。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计量认证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计量管理水平,保证出具数据量值的准确可靠,广州市的安检机构按照行业自律的要求,同时按照《广东省企业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申请建立三级计量保证体系。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很多安检机构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内部审核(以下简称“内审”)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安检机构如何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2015 年6月1日起被《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替代)和《规范》的要求建立管理体系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内审。

1 管理体系的建立

由于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计量认证管理,所以安检机构都已建立了满足《准则》的质量体系。因此机构再申请建立广东省企业三级计量保证体系时,可以将《准则》和《规范》的要求相结合,建立一套适用于机构自身运行的管理体系文件。由于《准则》的要求和要素较多(19个),按照准则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多而且复杂。因此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再根据《规范》的要求修改质量体系文件,修改或增加部分内容,相比重新建立一套满足《准则》和《规范》的管理体系,要实际和有效得多。

1.1《准则》和《规范》要求的区别与联系

《准则》主要是针对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评审准则,因此主要侧重管理可能影响到最终检验检测结果的要素,如检测和校准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结果报告等。而《规范》针对的是工业企业和商贸服务企业,尤其是用测量结果来证实其服务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单位。《规范》是对整个企业计量管理的原则性规定,重点在计量对企业的整体保障作用,因此对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以及产品计量检测管理也有规定。《准则》有组织、管理体系等19个要素。《规范》有计量管理、计量单位、计量器具、计量检测、计量检定等5大要素,其中的计量管理又再细分为法制管理、计量组织、计量制度、计量人员4个要素。《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和侧重点虽然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量值准确可靠。这些要素以及要求,有的是《准则》和《规范》各自所特有的,有的又是相互联系和相关的。具体要求及比较见表1。

1.2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机构应按照《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开展工作所依据的技术法规以及机构主管部门和顾客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就是体系的唯一性和体系文件的唯一性,即是机构只能按照一套质量体系文件来运行其质量活动,一项活动只能规定唯一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机构应坚决避免遇到一项考核,就按照其考核依据编制一套体系文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易造成管理混乱,还会使机构建立的体系文件流于应付检查的形式,也背离了建立体系促进计量管理的初衷。

安检机构首先应合理确定组织架构和人员岗位职责。说明人员职责权限的内容必须明确,因为这直接影响了质量体系文件中各部分内容的协调。在确定人员职责权限过程中,除了符合依据规范、标准的要求外,还要结合机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机构质量活动运行的职责权限。

按照《准则》要求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相关记录表格等。

按照《规范》的要求,企业应至少建立以下6项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

2)计量器具采购、入库、流转制度;

3)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4)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5)产品(商品、服务)计量检测管理制度;

6)企业内部监督检查制度

以上6项制度是三级计量保证体系对计量制度最基础的要求,是机构必须制定并实施的制度。由于按照《准则》建立的管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建议将《规范》要求的6项计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制定成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以方便具体操作。这6项制度的名称和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整理,与按照《准则》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有机结合起来。对于管理比较完善的机构,除了6项制度所要求的内容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特点和要求制定更加详细的制度。为了方便说明,本文仅以6项制度为例说明如何具体将《规范》的要求与按照《准则》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有机地融合。

《规范》要求的6项制度与《准则》的相关要素及编写建议详见表2。

《规范》还特别设定了“计量单位”要素,因此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中应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规定。

安检机构应根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特点,将《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和规定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上述建议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应既满足《规范》的要求,又方便计量认证的考核。

表 1 《准则》和《规范》对安检机构要求的总体比较

表 2 《规范》要求的6项制度与《准则》的相关要素及编写建议

2 内审

管理体系的审核一般分为:内审、管理评审、外部审核。内审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机构的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准则》和《规范》的要求,并为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改善提供依据,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内审的结果是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内审每年至少一次。

内审应按照年度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进行。各部门或各要素的审核频次应取决于其现状和重要性,并考虑前几次审核所发现的问题。

内审的主要依据是《规范》和《准则》以及管理体系文件。

内审主要流程如图1。

图1 内审主要流程

内审时应抓住主要环节,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审范围:内审要兼顾《准则》和《规范》的要求,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检验检测活动。为了不遗漏要素,内审的时候要覆盖《规范》和《准则》要求的全部24个要素。可以将24个要素分开来一个一个审核,也可以将相近或有关联的要素放在一起审核,还可以按照《规范》和《准则》的条文要求逐条审核,同时依据质量体系文件系统地审核。

2)审核使用表格、记录的编制:要编制好审核需要使用的表格,如内审检查表、内审不符合项/内审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等。这些表格记录的编制水平直接影响内审的质量和效果。

3)审核应客观、公正,并认真做好记录:内审工作要由经过培训、有资格的人进行,审核要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客观评价,一切要用数据、事实说话,切忌主观臆断。如实做好记录,确保审核的客观、公正、有效。审核记录要完整、正确、具体、翔实、清晰,便于查阅和追溯。

4)纠正措施的重要性:在质量体系内审中,纠正措施具有重要作用。机构应加强对不符合项的分析,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纠正措施。审核人员应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一定要保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提供验证结果的报告。

5)注意总结:内审最后要形成内审总结报告,介绍本次内审的实施情况,对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本次内审工作做总结。最后将审核记录整套材料存档。

内审是机构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实验室迎接外部审核之前的重要质量活动,是对管理体系符合性、有效性进行系统、独立的检查,为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进而可以提高管理的实效。

3 结语

安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检测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可以按照《准则》和《规范》等的要求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然后通过内审、管理评审等措施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准确可靠,满足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北京:2006.

[2]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企业三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规范[S].广州:粤质技监〔2001〕123号,2001.

[3] 杨宇红,欧晓念,王明珺.建立自我改进机制 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J].中国计量,2014(7):43-45.

[4]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JJF 1069-2012[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5] 王宏升,张林祥.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J].中国计量,2010 (7):46-48.

[6] 刘兴胜.实验室内审应注意的五个方面[J].中国计量,2009 (10):62-63.

猜你喜欢

质量体系内审准则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构建二级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基于AHP的企业质量体系有效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