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产业链角度构建物联网络,保障食品安全

2015-12-10张领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环节电子商务农产品

文 | 张领先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从全产业链角度构建物联网络,保障食品安全

文 | 张领先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我今天讲的不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是农业电子商务。它们有什么区别?农产品电子商务只涉及农产品的销售环节,而农业电子商务不仅有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还囊括了农业的整个生产环节。时下,虽然我们讲得更多的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但实际上我们是从农业全产业链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今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就要考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来解决。

为什么我要说的是农业电子商务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

第一,农产品的产销问题现状。我们现在讲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更多考虑的是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却没有更多地站在农民的角度去考虑,那就是如何来解决农产品的产销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不仅要从技术上来解决,还要从本质上来解决,而本质上的问题可以从经济角度来分析。

我国的大农业目前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产品质量问题,这个问题全社会都非常关心,于是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农村以及农民,认为这是诚信问题,就是“你们就不应该这样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全归结到、追究到农产品生产者身上;其次,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农产品价格弱势运行,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再次,资源环境的压力非常大,在资源禀赋有限的情况下,却面临比如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药化肥滥用等压力,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要求也更高;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农产品产销对接,消费者缺乏消费信任,生产者不了解市场,生产的农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消费脱钩。

如上种种问题,导致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非常严峻。那么要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源的经济学分析。如此而言,要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顶层进行设计。第一步先是农产品的产销问题用经济学去分析。我们不能仅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强调指责农民没有遵守道德规则。事实上,在消费者环节,相对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就是上一层。线上我们看到的是质量安全,线下就涉及到一个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问题,变成公式就是:生产农产品的收入=产量×价格。我们可以看到,农产品的收入从生产到消费,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整个过程就涉及到这个市场的三个主体:一个主体是生产经营者,他更多的决定产量,决定农产品质量,但决定不了农产品的价格,而农产品生产出来投放到市场,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个环节的决定权也不在生产经营者。还有一个主体是政府,我们通常讲,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监管作用,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更多的支持手段还在于农业支持政策。但是考虑更多的是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价格稳定问题、CPI增长问题等,而这些肯定会对农产品价格增长有抑制作用,无形中影响了农产品生产合理的市场收益。再一个主体就是消费者,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农产品质量和价格,价格高了他不愿意,当价格低了,往往农产品质量又会出问题了。

所以,我们从经济学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出现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来源于农产品滞销问题。如果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生产成本放在农民生产者这一块,如果仍然按照常规的农产品低价格销售,明显“农产品收入+质量安全生产成本≠产量×市场价格”,等式就失衡了。这样,农产品生产者亏本生产销售,长此下去,农产品的品质肯定会发生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肯定会出现问题。

由此,我们不能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成本,完全局限在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从质量安全的角度,出了问题后,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追究的是生产环节。

上式的不等式,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就是表达了农业生产环节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实际上也就暗示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本解决的方法和路径。

第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根本解决的方法和技术路径。从经济学角度看,既然生产成本增加了,要使这个方程划等号,就要提高价格。按照传统思想认为消费者可能并不接受高价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出现了高度的分化,也就是说它有个性化的高档需求,表现为既追求高档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又具备高价位的支付意愿。

那么如何来分化、定位消费需求,寻求满足个性化的高档次需求,就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技术问题。一个农产品生产者要想让消费者放心,从技术操作上,就要实现生产销售全程的可视化、精准化、可追溯,目前从技术层面去实现这些是没有问题的。在政府这块,我们看到,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另一方面是对农业出台惠农政策,尤其是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生产要素与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包括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食品生产应用中的研发、推广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消费者部分,面临消费者提出了个性化的高档需求,随着互联网网络和人际交流网络的发展,通过农业众筹模式、C2B模式等农业个性化定制,实现这块也不太难。

所以,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看,农业电子商务完全可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从技术上可以实现,消费模式这块也已经产生。如何实现?只缺一个整体架构而已。

余下的,需要强调的是农产品产销问题解决的技术路径,也就是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农业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环节,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包括产前的农资投入环节、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投入环节;紧接着是产中服务,包括播种、打药、收获等生产环节;最后是产后服务,包括贮藏、流通、销售环节。这和传统的工业产品是不一样的,工业产品只要出场时验收合格即是“合格品”。

从生产到消费者之间,那么多环节,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是可以融合贯通协调的。生产环节,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做到农产品生产可视化与精准化,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增加消费者信心;在经营流通环

节,做到农产品品质可监测、可追溯;消费环节是整个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实现的一个关键,在消费环节,运用基于互联网和交际网络的农业众筹模式,可以通过团购、预购以及个性化的农业定制产品,来将普通消费者、高端消费者区分出来,再用价格调节来实现生产成本平衡。生产者可以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让农产品不再卖难在理论上成为可能。农业众筹的发展模式,根本上解决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时下大家谈物联网推广普及,会考虑到增加成本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虽然我们不可能依靠物联网来解决经济效益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突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相应地有效保障了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所以说物联网的推广普及虽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但是对于生态环境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农产品产销问题经济分析,得出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根本解决的技术路径,即是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但是,这个技术路径还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根本是解决农产品质量是否可靠,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保障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如何让生产者诚信,让消费者通过透明可靠的信息,产生信任从而选择购买;关键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农业众筹、农业预售和个性化的定制等手段,来提高社会和生态效率,从而最终降低成本,全产业链整个环节获得最大收益。

根本上讲,此种模式,就是互联网+农业。它给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撑,颠覆传统农产品营销模式,彻底解决农产品产销问题的时空障碍,让消费者与生产者充分对接。互联网+农业=现代化耕种+绿色安全农产品+农民致富。“智慧农业生产”带来现代化的耕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可追溯体系”保障农产品的绿色安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引导农民致富。要深化“互联网+农产品”深度融合,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安全”农产品。从全产业链角度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搭建产销桥梁,让消费者放心农产品,让生产者了解农产品市场。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示范,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与辐射作用。同时,要加强“互联网+农业”政策支持力度。

我们还需要看到,农业电子商务具有特殊性。农业电子商务涉及到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所以局限于农产品电子商务。而在农业生产环节,它的特殊性就在于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如产前的种子、化肥农药投入;产中种植养殖环节,包括播种、打药、收获;产后的储藏、流通和销售环节,一直到消费者买到手里。每个环节,都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

上面讲的农业电子商务,其综合服务内容:核心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关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与可追溯,监管基于可追溯,从而让消费者放心购买;还包括辅助的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产品农资物流、农资电子商务、农村金融服务等。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业电子商务的核心,所以这里重点讲下农产品电子商务。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统计分析,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两超-多强-小众”农产品电商格局。而事实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营商环境不好,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的成功案例相对较少。当前农产品电商市场是“寡头市场”,“小众特色”电商主要受阿里系、京东系两大电商影响,“优质优价”农产品电商优势难以发挥,难以得到正常发育;其次,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没有分化出多档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而是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第三,成本高,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是较低的,但运输成本较高,这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失败的关键因素,必须定位高档位个性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第四,缺乏农产品标准,缺乏农产品品质方面的认证。农产品品种复杂多样,目前还缺乏农产品标准,尤其是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中国地理标产品(“三品一标”)缺乏相关认证,导致货真价实的农产品与个性化的农产品消费市场难以对接;第五,农产品周期性强,市场价格波动大,难以形成一种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间协同关系以及利益共同体;第六,也是最关键的,安全性低,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化肥使用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以至于真正的“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更是很低。也就是没有考虑到农产品全产业链,没有考虑到生产环节,从而无法保证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不得不提下大香山集团物联商务发展模式。它就是针对农产品全产业链设计的,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商务等六大环节,通过智慧生产、智慧加工、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配送、智慧商务等手段建立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程可控、可视、可追溯的商业化运营体系。实现了全产业链条上的“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创造了生产流通一体化、全产业链交易智能化的崭新模式,能够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这种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张领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效率提升的农业支持政策传导机制与路径优化研究”(14AJY019)主持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叶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

猜你喜欢

环节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