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环境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2015-12-10张艳华

财会学习 2015年18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财务人员管理者

文/张艳华

新医改环境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文/张艳华

在公立医院对财务进行管理的时候,为了促使其目标的完成,公立医院一定要采取动态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最终促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医改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分析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有效措施

由于公立医院的性质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需要引起领导的重视,同时也要引起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我国很多的公立医院在实行新医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此,公立医院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大重视力度。

一、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

当前,大部分的公立医院的目标在于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就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其工作的重心在于财务的核算以及记账上,而忽视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同时也没有正确意识到财务风险,及时做好预防措施。由于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从而造成公立医院的全体员工都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造成财务管理人员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职能培训。目前,很多的公立医院都不重视财务管理问题,同时财务人员以及核算人员的财务意识明显不足,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从而导致公立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意识不足,最终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为此,公立医院管理者并没有重视财务管理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不仅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和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同时也导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频繁出现问题,最终不利于公立医院长期稳定发展。

(二)财务人员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由于大部分的公立医院都是传统的公立事业单位,从而导致公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足,普遍都觉得投入一定的资金就得得到相应的利润。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公立医院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没有有效控制财务预算,导致公立医院不能顺利运行。财务人员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不足会导致医院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对财务预算以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时,就会导致医院不能及时解决资金问题,乃至财务管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此,对于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问题而言,不仅要进行核算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力度。

(三)成本管理力度不足

就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而言,成本管理力度不足会对公立医院带来巨大的影响。当公立医院不能有效对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就会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当公立医院不重视财务管理的时候就会致使财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的时候,如果不加大对成本核算问题的重视力度,没有按照公立医院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是进行核算以及记账工作,就会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无法发挥其作用。唯有加大对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力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避免医院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从而才能更好的推动医院发展。

二、解决新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 增强管理意识,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加大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视力度要求医院管理者增强财务管理的意识,从本质上重视财务管理。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财务问题进行处理,建立健全的合理补偿机制,进而能够有效的对医疗价格进行总结。对于建立合理补偿机制而言,其重要的基础是税收政策的优惠,其中,主要包括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及财政补助的水平。同时,因为医疗服务的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公立医院要合理的对价格进行调整,并要以医疗改革的水平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加大对违规药品以及严禁药品的控制力度,从而促使合理补偿机制的不断完善,最终能够促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控

第一,增强领导团队的风险意识。公立医院的领导团队应当熟悉掌握国家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行业相关规定,熟知公立医院的内部情况,增强财务风险的意识,把财务风险意识贯穿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做到主次分明,对容易给公立医院带来财务风险的科室和业务应当重点管理和监督。

第二,严格的预算控制系统。随着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出台,确定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前进方向,就是关于相关制度的完善以及预算管理的严格控制。医院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的培训,使得预算管理从编制、执行、分析到考核的有效进行。具体来说,在财务预算的编制上,应该采用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细化预算项目,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将医院的近年来就诊患者人数变化趋势、医疗市场行情、医院整体建设、科室发展规划、医疗设备的建设等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做出严谨评估。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对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及时进行分析、调整或者对实际情况实施控制措施,以保证预算执行力度。

(三)强化成本管理

1.成本费用控制方面

根据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情况和新医改制度要求,完善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管理控制制度,有效控制药品成本、医疗成本等成本支出项目,如图1所示。要达到有效的成本管理,需要建立在有效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基于这一基础,对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要进行全成本核算,将每个成本逐一细化到各个科室,缺一不可;提高成本管理的职能,实现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达到精简编制提高效率;建立落实全面招标采购制度,保证采购物品的质量、价格合理;强化资金的筹集、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营运成本。

图1 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方法图示

2.固定资产控制方面

第一,完善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公立医院的固定资产占了总资产很大的比例,建议公立医院委派一部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相关处置进行专门的管理,涉及到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报残处置等行为。具体到使用过程中,应当建立起操作流程规范,并且将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报告汇总入档。新医改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出要求——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建议公立医院在管理固定资产中,以建立相关的制度来达到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目的。例如,建立固定资产公用制度,保证公用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职权明确;完善固定资产的管控制度,包括固定资产的投资规划、预算、建造、验收、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处置以及盘点等内容。

第二,对固定资产的处置行为进行优化。建议对于待处置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管控制度中关于处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规定,由使用该固定资产的科室填写申请表格,提交公立医院的管理部门及专家进行鉴定后,交由相关领导审批。只有经过申请、鉴定及批准的固定资产,才能够进行处置。处置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报送财务科以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核销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医改不仅为公立医院带来机遇,同时也为公立医院带来一定的挑战,同时,新医改也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提出更加高的要求。怎样根据公立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健全公立医院的会计制度,是公立医院管理者以及财务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一定要加大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力度。在新医改环境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一定要适时对其进行创新,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从而能够促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够促使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1]文书华.浅谈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与策略[J].中外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09).

[2]修翠萍.浅析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新模式[J].财经界,2014(08).

(作者单位:高唐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财务人员管理者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窗口和镜子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