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观察

2015-12-09邓红敏张小明章小稳袁月香李慧勇王志相邢琴梅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双氯芬血虚四物汤

邓红敏,黎 明,张小明,章小稳,袁月香,李慧勇,王志相,邢琴梅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0085)

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Jiawei Si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deficiency and fever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邓红敏,黎 明,张小明,章小稳,袁月香,李慧勇,王志相,邢琴梅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江西 新余 330085)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加味四物汤治疗组给予加味四物汤治疗,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每次测量体温超过38℃时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后常规给予预防感染药物2 d和抗凝治疗7 d。记录两组服药后的体温变化,观察临床血虚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感染,治疗前、后均无不良事件出现。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第3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第4天~第7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两组病例血虚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在临床体温恢复、血虚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栓。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加味四物汤;血虚发热;双氯芬酸钠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术口感染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当前骨科临床已有一系列的预防指南。但术后血虚发热未引起骨科医师足够的重视,且无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物理降温和药物解热对症治疗,容易出现反复再次发热,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临床疗效不理想。依据术后血虚发热的机制,结合中医辨证原则,选择合理的方法,发挥中医药特色,是当前前沿研究的难点。笔者自2014年8月-2015年6月采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20例,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40例患者,其中女15例,男25例,年龄60~69岁,中位数65.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右侧17例,左侧16例),股骨头坏死7例(右侧2例,左侧5例)。采用按入院时间先后编号,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加味四物汤治疗组、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每组20例。加味四物汤治疗组中女8例,男12例,年龄60~69岁,平均(65.25±2.71)岁;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中女7例,男13例,年龄61~68岁,平均(65.95±2.31)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并能按计划坚持治疗。

1.1.2 纳入标准 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年龄60~69岁,术后第1天测体温在37.3℃~39℃范围以内;热势多为低热,伴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临床药物试验,且未用其他退热药物者。

1.1.3 排除标准 年龄不在60~69岁范围之内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脏病、高血压Ⅲ级,高危患者;血管静脉曲张、糖尿病等有术口易感染疾病患者;感染四项检查阳性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对中药及非甾体药物过敏者;不符合血虚为主证的患者;不能与医护人员合作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加味四物汤治疗组给予加味四物汤治疗,药物组成:当归30 g,白芍30 g,川芎15 g,生地30 g,知母15 g,黄芩15 g,黄连15 g,黄柏15 g,蔓荆子15 g,北五味15 g。空腹温服,2次/d,7 d为1个疗程。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每次测量体温超过38℃时给予双氯芬酸钠栓50 mg肛塞1次。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术前30 min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后常规给予

预防感染药物治疗2 d和抗凝治疗7 d。围手术期处理:术前完善血、尿、便常规检查,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检查,感染四项检查,心电图及胸片等常规辅助检查;疗程结束后复查全血细胞分析及肝肾功能。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采用SPSS20.0电脑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统计临床症状积分,按照术后血虚症状的有、缓解、减轻、无的表述,统计积分。口干:无(0分);轻微口干(1分);口干饮水可缓解(2分);口干欲饮水,饮而不解(3分);手足发热:无(0分)、手足心发热(1分)、手足发热欲露衣被外(2分)、手足发热遇冷物则舒(3分);舌象:舌淡红,苔薄白(0分);舌质淡,薄黄苔(1分);舌质红,少苔(2分);舌质红,无苔(3分);脉象:正常脉象(0分)、脉虚无力(1分)、脉细无力(2分)、脉细弱(3分)。

疗效判定标准选用尼莫地平法。临床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血虚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大部分消失,积分减少>95%。临床显效:体温恢复正常,血虚症状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0%。临床有效:体温处于低热,血虚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积分减少>30%。临床无效:体温不降反而升高,血虚症状及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积分减少不足30%。

2.2 疗效观察

两组病例术后第1天~第3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第4天~第7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药后在体温恢复方面加味四物汤治疗组优于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用药7 d后两组病例血虚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加味四物汤治疗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在恢复体温、改善血虚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结果见表1,表2。

2.3 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病例术后第1~7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 (℃,±s)

表1 两组病例术后第1~7天用药后体温变化比较 (℃,±s)

注:与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 20 38.34±0.2457 38.03±0.245 1 38.05±0.267 4 37.84±0.313 1 37.87±0.317 7 37.48±0.388 1 37.02±0.325 4加味四物汤治疗组 20 38.33±0.2689 38.04±0.285 4 37.93±0.311 0 37.51±0.499 41)37.44±0.424 51)37.03±0.486 31) 36.70±0.374 91)

表2 两组病例用药7 d后血虚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病例术后未出现感染,治疗前、后均无不良事件出现。

3 讨 论

3.1 中西医对术后发热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的不同认识

西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中枢调节系统所调控,依靠神经、体液因素动态调节平衡,出现产热和散热的过程,使机体的体温控制在相对平稳的区域内。在各种致热原的作用下或人体内外环境改变等多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使人体体温波动不在正常区域内,称之为发热。西医诊断学教材中记载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0℃~37.0℃左右,上下波动不超过1℃。术后发热是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发热,亦称吸收热。目前西医临床上常用物理降温和药物解热对症退热为治疗原则。物理降温包括头额部外敷冷毛巾,温水擦浴四肢躯干及各大关节腋下或腘窝处,多喝温开水以促进散热,室内门窗对开,保持空气对流;药物解热中的化学药物主要是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类。宋仁谦[2]认为采用综合物理降温快,但容易反复,血虚症状改善不明显。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使用双氯芬酸钠栓降温作用快,但维持时间不长,容易出现反复再次发热,发热病因不能消除,且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临床疗效不理想,对患者术后体质恢复不佳。祖国医学早已记载了损伤发热,薛己认为:“筋脉离断,血溢脉外,营卫不合,脏腑失调。”[3]“血虚脉空,阴不制阳,阳越发热”。清·吴谦《医宗金鉴》指出:“损伤之症发热者,若亡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者,此血虚发热也……。”[4]张安桢等[5]认为肢体损伤,筋脉离断,血溢脉外,筋外之血瘀滞于皮下、肌肉之间,久累积聚,久而发热;肢体损伤之后,机体出血过多,气

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阳越与外而发热。因此,术后发热应属中医“损伤后发热”的范畴。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机体内伤,阴血流失过多,则阳气失去载体,越外而引起发热,同时认为血虚发热是中医的一个病症[6]。本临床研究观察发现患者术后多伴有血虚症状,包括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笔者认为两组术后发热的患者属血虚发热的范畴,治疗应以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采用气血津液、阴阳五行辨证论治,依据经络系统辨证论治,根据临床表现论治,根据发病特点论治。临床上多因人而异,辨证加减对症处理。黄浩等[7]根据气血津液,阴阳五行辨证论治,采用甘温除热法治疗骨折术后发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曾宪辉等[8]报道,根据临床表现辨证论治,采用当归补血汤治疗骨科骨折术后血虚发热疗效确切。张永康[9]根据发病特点论治术后发热六则,疗效均良好。笔者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及症状改善情况,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认为辨证着眼于患者术后发热午后为甚,面色不华,体倦乏力,舌质淡暗等血虚症状,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血虚发热的患者,着重在于平稳调节体温恢复正常,消除制热原因,预防出现反复发热,从本质上改善血虚症状,提高患者整体体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3.2 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机理及组方分析

患者手术出血,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气血耗伤、血液瘀滞;若患者素体本虚,则术后患者气血虚损更甚,血虚不能维系阳气而外越,或气虚而兼劳累过度,清阳下陷,阳气内郁,则致术后血虚发热,或合并体虚外感风邪出现外感风热。笔者采取养血活血、凉血清热法,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组方为当归30 g,白芍30 g,川芎15 g,生地30 g,知母15 g,黄芩15 g,黄连15 g,黄柏15 g,蔓荆子15 g,北五味15 g。方中当归补血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白芍敛阴养血,共为君药;臣以生地、知母凉血清热;黄芩、黄连、黄柏泻火以除烦,清热以坚阴,北五味子固表敛汗,蔓荆子疏风清热。诸药配合,切中病机,相得益彰。本方活血养血与凉血清热并进,辅已疏风清热、固表敛阴,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血虚发热的患者应用加味四物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可明显消退发热,改善血虚症状,不产生任何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本研究大大缓解了医患关系,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本研究以小样本,单病种、单证型设计的研究课题为基础,为将来开展大样本、多病种、多证型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0-383.

[2]宋仁谦.当归补血汤治疗脊柱矫形术后血虚发热1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7(2):77-78.

[3]明·薛己.正体类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

[4]清·吴谦.医宗金鉴[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 337.

[5]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09-612.

[6]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黄浩,高萍,杭明富,等.“甘温除热法”治疗骨折术后发热100例[J].河南中医,2005,25(12):56.

[8]曾宪辉,廖成静,梁俊,等.当归补血汤治疗骨科骨折术后血虚发热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23(10):114-115.

[9]张永康.中医辨治术后发热六则[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09.

(编辑:翟春涛)

R226

A

1671-0258(2015)05-00037-03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4d059)

邓红敏,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Email:powerdhm@163.com

邓红敏,E-mail:Powerdhm@163.com

猜你喜欢

双氯芬血虚四物汤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血虚≠贫血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血虚≠贫血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治疗卵巢囊肿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