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抽吸装置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5-12-09李玉耕林红丽

中外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冠脉例数心肌梗死

李玉耕 林红丽

1.海慈医疗集团心血管二科,山东青岛 266033;2.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干部保健科,山东青岛 266033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急性心梗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PCI 作为急性心梗的首选治疗方案,能够将梗死相关动脉尽早开通,对救治患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研究指出,PCI 时会出现斑块的脱落、血管痉挛和血栓负荷,在术后梗死相关动脉容易出现慢复流或者无复流的现象,影响患者的预后。血栓抽吸装置属于远端栓塞防护装置,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1]。该研究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5例行PCI 的急性STEMI 患者,在行PCI治疗的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在该院住院的确诊为急性STEMI 的患者,上述患者的心电图符合2 个或以上相邻的胸导联ST 段升高超过0.2 mV,或者肢体导联ST 段升高超过0.1 mV 的表现;上述患者胸痛均持续性超过半小时但发作低于12 h。所选患者均为肝肾功能不全,均无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将行PCI 同时给予血栓抽吸 (Diver CE 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直接PCI 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在56~78 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7.5±6.3)岁,患者病程1.6~16年,平均病程(10.5±4.3)年;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39例,女性有26例,年龄在55~73 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56.8±7.0)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1.3±4.9)年。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给予氯吡格雷0.3 g、阿司匹林0.3 g 顿服,动脉鞘内注射8 000 u 肝素,经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入路。使用6F 的指引导管,将导丝送达桡动脉或股动脉远端,观察组沿着导丝将血栓抽吸装置送至病变处,行负压抽吸,在反复抽吸后,将支架置入,对照组采用常规PCI 置入支架。

1.3 院内事件内容和随访内容

近期预后指标:(1) 术后即行TIMI 分级,检查患者血流情况,分0~3 共四级,0 级表示血管完全闭塞,3 级表示血管得到完全灌注,记录两组患者TIMI 3 级的人数;(2)术后1 h 内行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ST 段回落50%的例数;(3)术后1 h 内行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患者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院内病死率和LVEF>50%的例数。

远期预后指标: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3 个月及1年),并使用心脏彩超检查LVEF值,并记录两组患者LVEF>50%的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比较

在TIMI 3 级、ST 段回落50%、 再灌注心律失常、LVEF>50%等近期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远期预后情况比较

在再住院率、死亡率指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LVEF>50%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远期预后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的发生也随着提高,心梗患者轻者有心绞痛等临床表现,重者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该病致死率比较高。急性STEMI,是心电图以ST段升高为特点的心梗,起病急、发展快、预后差,病理变化主要是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脱落,继之堵塞冠状动脉,使血小板在冠脉内聚集,冠脉最终大部分或者完全闭塞,导致供应区的心肌缺血而引起心肌的梗死[3]。PCI 是目前应用于急性STEMI 最为广泛的治疗手段,能够缩小心肌梗死灶的范围[4]。但据赵鹏等[5]报道指出,大约28%的患者会出现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以及术后无复流现象,引起术后无复流现象可能和冠脉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肿胀,激活了血小板并使其聚集,红细胞失去了变形的能力嵌顿在毛细血管内,冠状动脉血管壁内的血肿以及细胞内的或者细胞间质的血肿,增加了血管紧张素受体密度和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也有报道[6]指出行PCI 时,导管会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会引起不稳定斑块的脱落,导致术后出现无复流。PCI 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是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构成严重影响,它不能使缺血的心肌细胞得到真正意义的再灌注,是治疗急性STEMI 十分棘手的问题[7-8],而血栓抽吸装置可以将冠脉内的大量血栓抽出,可以使远端血管的闭塞和无复流现象减少,因此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9-10]。血栓抽吸装置的头端上有亲水的柔软涂层,因此可以很容易的通过病变处,且不对血管内皮造成新的损伤,在头端上还有金属标记,帮助术者定位,该装置由两个腔组成,头端上的侧空与中央抽吸腔相连后,能够有效的将血栓抽吸出来[11-12]。王向明等[13-14]通过对行PCI 的患者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中,在TIMI 3 级、ST 段回落50%、再灌注心律失常等近期预后指标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再住院率、死亡率等远期预后的指标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可能与患者基础病较多,或是患者存在其他冠脉病变,导致患者的再住院率、病死率与血栓抽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使用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STAMI,可以减少术后无复流的发生,提高冠脉内的血流灌注。该研究还存在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不足等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延长随访时间、增加样本量。

综上所述,在给予急性STEMI 患者行PCI 的同时给予血栓抽吸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但是对再住院率、死亡率、LVEF 值等远期预后的影响较小,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1]高立建,陈纪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最新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3-5.

[2]杨志敏,因芳,林仁华,等.Thrombuster Ⅱ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4):70-71.

[3]Jae -Chul Jung,Il Gyo Koo,Myeong Yeol Choi et al.An Electrical Thrombectomy Device Using Plasma Created Chemistry in a Saline Environment to Dissolve Vascular Clots [J].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2012,9(5):463-467.

[4]廖静,余辉,马依彤,等.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疗效的Meta 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2):125-130.

[5]赵鹏,姜铁民,李玉明,等.不同方法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现象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3):273-275.

[6]付伟.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8):1565-1567.

[7]Mendon a,N.,Flores,A.,Pagola,J,et al.Trevo System: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with a Novel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J].Journal of neuroimaging,2013,23(1):7-11.

[8]刘英,杨勇,杨胜利,等.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介入中血栓抽吸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398-398,474.

[9]汤成春,马根山.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的临床证据及应用技巧[J].上海医学,2012,35(3):180-184.

[10]王珠,王武,吴志彪,等.介入联合冠脉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52):100-101.

[11]黄伟光,罗景云,赵强,等.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1,6(6):641-643.

[12]Khan,A.S.,Qureshi,A.I..The Trevo Retriever Thrombectomy Devic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Is There Room for Another Tool in the Toolbox?[J].Journal of neuroimaging,2013,23(1):5-6.

[13]王向明,杜立峰,武保华,等.血栓抽吸装置、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9):5-6.

[14]Luo,Z.H.,Chung,A.,Choi,G.et al.Creation of fibrinogen-enhanced experimental blood clots to evaluat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An in vitro study [J].Journal of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2012,23(8):1077-1083.

猜你喜欢

冠脉例数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