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磊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2015-12-09覃基烜陈柏君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宣肺平喘变异性

刘 蓉,熊 磊,覃基烜,陈柏君,刘 丹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咳嗽变异性哮喘系儿科常见多发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1],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2]。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该病临床表现多为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咳嗽反复发作,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等范畴[4-5]。

导师熊磊教授为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中青年中医药领军人才,其专业儿科30 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小儿咳嗽,曾提出小儿咳嗽证治三期九法的见解。笔者跟师侍诊两年有余,观导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和治疗有独到之处,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病因病机分析

1.1 从“风、气”立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风咳”、“风哮”、“风嗽”等,临床表现多为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咳嗽反复发作,符合“风邪善行数变”、“风性轻扬、易袭阳位”、“风盛则挛急”、“风胜则痒”等“风”邪致病特点[6-7]。五脏中肝旺于春,主升发,为气化之始点;肺旺于秋,主肃降,为气化之终点。肝与肺,一升一降,一始一终,两者互相协调,则脏腑气机升降正常。若肝与肺的气机升降平衡被破坏,肝气太旺,升发无制,必致肺降失调,肺气上逆[8]。

1.2 从“肺、肝”立论

本病病位在肺,与肝密切相关。《灵枢》云:“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说明肝和肺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络属。小儿有肺脏娇嫩,肝常有余的特点,若肝气太盛,则可逆乘犯肺,则使肺金受病。肺虚则不能制肝木,使肝升发无制而侮,令肺气上扰而咳。昆明地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候干燥,小儿又为纯阳之体,感受外邪极易化热,久之则耗伤营阴,肝郁化火,循经上犯,灼伤肺络,即“木火刑金”,出现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9-10]。

2 辨治经验

基础方:炙麻绒、炙紫菀、百部、杏仁、炙桑白皮、地骨皮、黄芩、青黛、甘草。

适应症:久咳不愈,运动后及夜间咳嗽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咳嗽反复发作,有痰或痰少,舌红苔黄,咽红。

加减: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薄荷;咽痒声哑者加木蝴蝶;咯痰黄稠者加天花粉、天竺黄;咳喘痰多者加葶苈子、莱菔子;口渴明显者加芦根、天花粉;大便干结者加枳实、郁李仁;目赤面红者加菊花、刺蒺藜;痰中带血或衄血加白茅根、仙鹤草;咳逆气急者加地龙;纳呆者加莱菔子、焦山楂、神曲[11];后期调理者加麦冬、五味子。

组方分析:《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清晨嗽者属痰火,午前嗽者属胃火,午后嗽者属阴虚,黄昏嗽者,火浮于肺,五更嗽者,食积滞于三焦。”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多为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治疗应清肝与润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方中炙麻黄辛散而微兼苦降之性,归肺、膀胱经,可外开皮毛的郁闭,以使肺气宣畅,风邪表散,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善平喘,为主治肺气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药;杏仁味苦降泄,肃降兼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二药配伍宣肺降气。紫菀甘润苦泄,性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长于润肺下气,开肺郁,化痰浊而止咳;百部甘润苦降,微温不燥,归肺经,功专润肺止咳;桑白皮味甘性寒降,主入肺经,能清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地骨皮甘寒,善清泻肺热,除肺中伏火,则清肃之令自行;黄芩性味苦寒,主入肺经,善清上焦之肺热;青黛咸寒,主清肝火又泻肺热;甘草性味甘平,具有平喘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本方配伍严谨,清肝与润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共奏滋阴润燥、清肝肃肺、宣肺止咳之效。

古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基于吴师机《理溣骈文》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由于药浴疗法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达到调和气血,温经活络,祛除病邪的作用[12]。中药药浴配合中药口服联合使用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导师主张在内服汤药同时采用药浴,嘱家长煎药后的药渣再煎取汁,年幼儿兑水洗澡、年长儿兑水浴足。此举既节约资源,又协同增效,并且简单易行[13]。本病发作期间,不宜食海鲜、羊肉、鸭子等发物及辛辣肥甘之品[14-15]。

3 病案举例

陶某某,男,6 岁,2015 年3 月10 日初诊。患者因“反复咳嗽2 月余”就诊。患者久咳不愈,以夜间咳嗽为主,甚至整夜不能入睡,咽痒即咳。3 月前在昆明某医院查胸片、呼吸道九联检等均未见异常,肺通气功能检查正常,但气道激发试验强阳性,故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口服孟鲁司特那等,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咳嗽。近2 月来咳嗽反复发作,每遇季节交替或气候变化咳嗽加重。3 天前患儿感寒后再次出现咳嗽,昼夜均咳,影响睡眠,咽痒即咳,咳嗽剧烈时常常面红目赤,应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次,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2mL/次,每日1 次雾化吸入,并口服孟鲁司特那仍不能止咳。刻诊:咳嗽剧烈甚则呕吐,咳少量痰,咽痒,鼻塞,流涕,烦躁不安,纳眠差,二便可。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数。拟方加减:炙麻黄5g,百部10g,炙紫菀10g,杏仁10g,炙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炒黄芩10g,青黛5g,苍耳子10g,法半夏10g,甘草5g。

二诊:服5 剂后患者咳嗽明显减轻,夜间可以入睡,无呕吐,咽痒,鼻塞流涕减轻,纳可,二便调。在原方基础上去青黛、苍耳子、法半夏,加千张纸5g,麦冬10g,五味子10g。

三诊:继用1 周后复诊,咳止,要求调理。

按语:由于小儿过敏性咳嗽主要表现为久咳不愈,夜咳明显,咽痒即咳,咳剧面红胸胀等症,此次发病仍属肝火犯肺为主,故治以清肝肃肺、宣肺止咳为主,恰合小儿肺脏娇嫩,肝常有余的特点。方尊《景岳全书·咳嗽》谓:“盖干咳嗽者,以肺中津液不足,枯涸而然”之旨。方中麻黄宣肺降气平喘,百部润肺止咳,诃子敛肺利咽,桑白皮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而平喘,地骨皮泻中伏火,杏仁止咳平喘,紫菀止咳化痰,黄芩清肺热,青黛清肝火又泻肺热,甘草平喘止咳,调和诸药。本方清肝与润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共奏滋阴润燥、清肝肃肺、宣肺止咳之效。在二诊时,观患儿咳嗽有减,治之有效,但虑其病久有肺阴不足之象,治之则在效方基础上加五味子、麦冬养阴润肺,既可巩固疗效,又可清肃降逆止咳,故尽收全功。

[1] 李明华,殷凯生,蔡映云. 哮喘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9-832.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 梁晓海,陈文利.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诊疗体会[J]. 四川中医,2006,24(9):71-72.

[4] 范博音,史雅倩,孙许龙,等.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3,30(4):148-151.

[5] 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型的初步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0):708-710.

[6] 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11-14.

[7] 李晓. 浅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88-89.

[8] 梁建卫,汪受传. 疏肝化瘀养阴清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7,29(1):21-22.

[9] 董艳,李松波,郝花. 肝肺相关与久咳的辨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23-24.

[10] 周亚兵,吴敏.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病机及诊治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79-80.

[11] 熊磊,李小珊,何雯. 小儿咳嗽证治三期九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3):41-43.

[12] 朱锦善. 儿科心鉴[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98.

[13] 熊磊. 儿科诊疗经验琐谈[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3958-2961.

[14] 何滨,李晶. 浅谈中医饮食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9):104.

[15] 黄丹卉. 中医饮食禁忌中“发物”的文献研究[D]. 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宣肺平喘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宣肺止咳合剂对LPS 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AQP1 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