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平台大视野大见识

2015-12-08庞红卫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出发点心理健康有效性

庞红卫

非常有幸参加了首届“木铎心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在短短几天中,我个人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首先,这无疑是一场规格空前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论坛安排了十场主题报告,不仅邀请到全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林崇德教授与董奇教授出席,同时也邀请了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做论坛主报告。此外,在分论坛上做主题报告的其他几位嘉宾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论坛主办方邀请到了如此多的国内外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共同撞击“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的“木铎”,激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余名代表的强烈共鸣。

其次,论坛将“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作为主题,既切中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根基,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奠定了基础。就目前来看,国内专家都认同,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仍存在较大问题,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读懂孩子塑造未来”论坛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我个人认为,“读懂孩子”既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应成为评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标准。此外,“读懂孩子”的主题也能为我们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奠定基础。我个人认为,“读懂孩子”不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从“读懂孩子”出发,我们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基础所在。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学校离“读懂孩子”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老师、家长对孩子心理需求的了解还不够,对孩子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的认识也还不清晰。

因此,我真诚地期望,论坛能持续地举办,不但面向中小学教师举办,同时也要面向家长、学校领导举办,在全国形成一个品牌,让更多的学校、教师和家长受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杭州,310012)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出发点心理健康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几点体会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