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仁县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5-12-08刘维平赵兴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果粒果穗套袋

刘维平,赵兴梅

(1.永仁县永定镇林政资源管理站,云南 永仁 651499;2.永仁县林业局营林工作站,云南 永仁 651499)

永仁县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刘维平1,赵兴梅2

(1.永仁县永定镇林政资源管理站,云南 永仁 651499;2.永仁县林业局营林工作站,云南 永仁 651499)

永仁县传统的葡萄栽培成熟期为7-8月,阴雨天气持续长,空气湿度大,葡萄植株特别是果穗易感染各种病虫害,轻则影响当年的生长和产量,重则影响第2年结果,甚至引起整株死亡。为控制雨季病虫害蔓延,农户施药频繁,农药残留超标,难以生产出优质的绿色鲜食葡萄和合格的酒用葡萄,限制了永仁县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永仁县葡萄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实施高产优质栽培,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在永仁县种植红提、无核白鸡心和里扎马特等葡萄,可实现种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4年后公顷产量保持在37.5 t左右、公顷产值达22.5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永仁县葡萄栽培的条件

永仁县是四季不分、干湿分明的独特高原型季风气候,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雨量少、晴天多、日照足、日温差大;6-10月为雨季,其中降雨集中于7-10月,雨量充沛、日温差小。

1.1 冬春光热资源丰富

从热量资源来看,葡萄植株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日平均气温10~20℃开始萌发,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期的最适温度25~30℃,低于10~12℃新梢不能正常生长,低于14℃将影响葡萄的正常开花。成熟期间的温度对葡萄品质影响极大,当温度高于20℃,浆果迅速成熟,浆果成熟的最适温度28~32℃,低于14℃,浆果不能正常成熟。通常以积温来表示葡萄生长期间对热量的要求,一般计算从萌芽到浆果完全成熟期所需要的年≥10℃活动积温,早熟品种为2 300~2 700℃,中熟品种为 2 700~3 000℃,晚熟品种为 3 000~3 700℃。永仁县 1-5月≥10℃活动积温 2 416.6℃,如果选择适宜的葡萄品种,6月底7月初就能完全成熟,可以提早上市。

葡萄是喜光作物,对光能的要求较高。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叶片厚而色浓,植株生长健壮充实,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品质风味好;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叶片薄而发黄,新梢细长,组织不充实,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产量显著降低。永仁县冬春季晴天多,日照时数长,日温差大。由于白天温度高,光照好,有利于葡萄植株光合作用和糖分积累,夜间温度低,植株的呼吸消耗少,浆果含糖量高,着色好,成熟早,能够在葡萄淡季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葡萄。在永仁县发展葡萄,具有早熟的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大。

1.2 良好的水湿条件

一年中降水的多少及其雨量的季节分配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品质有很大影响。降水和灌溉有利于葡萄芽眼萌发和新梢的生长;但在葡萄开花期间,潮湿和阴沉的天气会阻碍正常的受精,引起子房的脱落;而在葡萄成熟期雨水过多则会引起葡萄病害滋生,果实开裂腐烂;在葡萄生长后期,过多的雨水会使葡萄的新梢停止生长比较晚,有机质积累少,果实品质降低,新梢发育不充实,成熟不良。在干旱年份,缺水会使叶片光合作用效能减弱,呼吸作用加强,浆果含糖量降低,酸度高和枝条成熟不良,还会削弱葡萄植株的生长势,致使植株越冬性差,甚至死亡(幼龄葡萄特别明显)。研究表明温度高,降水少,空气相对湿度低,有灌溉条件且年均降水量600~800 mm,降水分布季节比较合理的地区最适宜发展葡萄。因此,依据永仁县的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永仁县早春和初夏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相对湿度低、不利葡萄病害发生的特点,从葡萄园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采用促成早熟栽培技术,在雨季来临前,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的葡萄,实现葡萄6-7月成熟,避开高温雨季病害高发期,实现葡萄早熟栽培。

2 高产优质葡萄栽培技术措施

2.1 品种选择

从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永仁县葡萄选用红提和无核白鸡心为主栽品种。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欧亚种。原产于美国加州,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研究人员于70年代进行杂交试验,培育而成的一个葡萄品种。在永仁县种植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650 g,最大穗重可达2 500 g。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14 g,经“奇宝”处理后,最大可达23 g,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味甜可口,风味纯正,果实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是目前永仁县发展葡萄的首选优质高效品种。无核白鸡心为欧亚种,果穗圆锥形,穗形较大,有歧肩,平均穗重约600~800 g,果粒着生紧密,果粒长卵圆形,略呈鸡心形,平均重6.9 g,经“奇宝”处理后可达10 g以上。果皮底色绿,成熟时呈淡黄绿色,皮薄,韧性好,不裂果。果肉厚,质地硬、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以上,味甜,有清香味,口感好,品质极优,耐贮运,树势强,枝条粗壮,结实力强,丰产,抗病性较强。

2.2 定植

采用密植栽培,株行距1 m×1.5 m。定植前全面深翻30~40 cm,平整后按行距开沟,沟深、宽各50 cm,每株施优质有机肥5~8 kg、普钙 0.5 kg,将肥料与土拌匀回填沟中,然后种植、浇水。植株采用单蔓整枝。

2.3 解除休眠

使用荣芽(氨基氰含量≥50.00%,双氰胺含量≤3.00%)打破植株休眠。永仁县气候特殊,葡萄常因冬季低温休眠时间不足,发芽慢而不整齐,影响生长和结果。使用荣芽可促使葡萄提前3~4周发芽,提前2~3周成熟,且葡萄萌动初期芽齐、芽壮,还可增加葡萄单产。具体做法:在1月初对葡萄植株冬剪后,用1份荣芽加10份水,用小刷子将药液涂在枝芽上。

2.4 果穗处理

在葡萄植株落花后(7~10 d) 幼果开始膨大期,果粒直径2~3 mm时,用“奇宝”20 000倍液浸沾或喷湿果穗,7~10 d后,果粒4~5 mm时再次浸沾或喷湿果穗。据试验,未处理的果穗与处理的果穗相比较,单粒重由4~5 g增加到8~10 g,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0%左右,可增产40%~50%。

2.5 疏花疏果,合理负载

红提和无核白鸡心葡萄生长和结实力极强,多数果穗坐果好,着粒紧密,易出现坐果过多、贪青晚熟等现象,此时若舍不得疏果,其后果是降低果品质量,果粒变小,含糖量降低,成熟推迟。挂果过多还会影响花芽分化,影响到下一年的产量。因此,确定适宜的负载量,合理冬剪,疏枝疏穗,除副穗、掐穗尖,疏粒等,是促成葡萄高产优质早熟栽培的关键。一般将产量控制在每公顷30~37.5 t,并注意提高植株的结果部位,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葡萄提前成熟。

2.6 穗套袋

果穗套袋在葡萄坐果后,果粒膨大期用纸袋将果穗套住,加以保护。目的在于防止病虫、鸟类等危害,减少农药对果穗污染,提高产品品质。采用有底或无底的透光率高、耐湿性强的纯白色纸袋,袋规格260 mm×360 mm,纸袋上端有约长5 cm软金属丝供束袋时使用。为使果穗紧凑美观,套袋前整理果穗,除去副穗、穗尖。套袋前应对果穗进行药剂处理,每10 d 1次,共2次,第1次用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第2次用80%喷克800倍液+40%嘧霉胺1 200倍液,喷洒或浸沾果穗,然后套袋。套袋期间勤检查,发现破袋应除去,及时补套新袋。经套袋处理的果穗,果粒整齐,光洁,商品性好。

2.7 病虫害综合防治

采用深翻每公顷施有机肥45~75 t作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修剪,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等措施,增强植株抗病虫能力。在药物防治上,冬季修剪后喷洒5~6波美度石硫合剂,植株生长至果实成熟季节基本无需喷洒农药,果实采收后喷洒保护剂高脂膜或波尔多液等保护叶片。

3 效果

永仁县自2000年以来先后引进了红宝石、红光、红提、无核白鸡心、青提、里札玛特等63个葡萄品种种植,选择出产值、产量最高的红提和无核白鸡心2个品种为主栽品种。到2009年底,全县已建成集中连片葡萄示范基地266.7 hm2,通过采取打破植株休眠、疏花疏果,合理负载、生长刺激素处理果穗、果穗套袋、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措施的推广使用,2009年产鲜食葡萄5 000 t,实现产值6 000万元,平均每公顷产量18.75 t、产值22.5万元,官房公司葡萄基地所产鲜食葡萄,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4-04-25

猜你喜欢

果粒果穗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不套袋与套袋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品质比较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多管闲事的邻居
提高葡萄品质的技术措施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套袋加重柠檬虫斑的发生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糯玉米保鲜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