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塑造的可行性探讨

2015-12-08杨超

人间 2015年31期
关键词:企业形象社会公众公共关系

杨超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塑造的可行性探讨

杨超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007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度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公众认同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共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企业形象;并且公共关系也成为现代社会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也是企业内部团结,外树形象的企业工作艺术。下面我就公共关系对企业形象塑造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公共关系;企业形象;可行性;公众

一、公共关系及企业形象

(一)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定义。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

2.公共关系基本要素。公共关系由多种要素构成,主要包括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环节—传播。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活动,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因此,社会各个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其承担者和实施者。

(2)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公众的沟通、交流活动,公共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不是单方面的被动,而是二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3)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是社会组织想社会公众传递信息和观点的过程,这个传播过程是信息和观点的共享过程,是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了解、好感、共识与合作,主要通过人际、组织、大众来进行传播。

(二)企业形象。

1.企业形象定义。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与评价,企业各有关层次的关系者对企业的看法、观点,构成了公众对该企业形象的认识。企业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整体实力和社会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对企业的看法都应符合企业实态,当企业实态优于企业形象是,应优化企业形象;当企业形象优于企业实态时,则应优化企业实态。

2.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

(1)企业形象的无形要素。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信誉、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更多的表现为企业内部的,深层的形象。它是构成企业形象的灵魂和支柱,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是长期的、深刻的。

(2)企业形象的有形要素。产品形象、生产环境、业绩形象、社会贡献、员工形象是企业外在的、表层的表现,是公众对企业的最直观感受与印象,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良好企业形象的作用

(一)增强企业融资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信誉的塑造,有助于企业股票的出售,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融资规模,进而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扩大,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增强企业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吸收人才。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员工凝聚力和企业人才吸收力度是企业取得胜利的关键。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更尽心尽力地为企业创造收益,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可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人才吸收力度,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计入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增强企业竞争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感与支持度,有利于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量,有益于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度,增强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良好的企业形象也有利于企业运营的良好外部环境的形成,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

公共关系作为企业形象的体现,对于企业而言,进行公共关系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管理职能,公共关系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信息管理职能。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之间信息、观点双向交流、传递的过程,其中传播的主要信息有组织形象信息,产品形象信息,这些信息有利于企业及时根据信息变化,采取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企业潜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与预防,使企业及时躲避危机,赢得发展。因此,在公共关系活动中,注意信息收集和整理对于企业形象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咨询建议职能。咨询建议职能是指公共关系人员向社会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提供有关公关方面的信息意见,作为决策的依据。内容包括:(1)对组织内部方针政策提供咨询意见(2)对组织公共关系战略、经营战略提供咨询意见(3)对组织生存环境相关发展变化预测咨询。这些建议和咨询能够帮助决策层对企业形象定位、设计等方面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决策,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宣传推广职能。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等手段,向其内部及外部公众宣传传递有关组织各方面信息的过程。企业通过各种媒介、组织和人际来进行企业形象的传播,将企业的宗旨、目标、方针传递给社会公众,以便社会公众对其理解、认同、支持。

(四)协调关系职能。企业的运营和发过程中需要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与人际关系,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企业积极与社会公众进行双向交流与良性互动,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公众需求,能起到减少矛盾、调节冲突协调关系的作用,有利于给企业营造有利的运营环境,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

(五)危机处理职能。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危机状况,有利于企业预防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危机处理可以维护、恢复或刷新社会组织形象。

四、公共关系在企业形象塑造中的作用(一)了解企业形象舆论与信息,促进良好企业形象的塑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存在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也存在着企业与社会与公众之间的矛盾,矛盾普遍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例如认识的差异、黎以冲突、沟通障碍或者意识领域的矛盾等都会对企业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公共关系活动作为企业与社会大众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之一,对于企业与社会大众的相互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则有助于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矛盾,并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

(二)增强企业竞争力,吸引力与融资力。公共关系活动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企业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满足消费者需求,维护消费者利益,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偏爱,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良好的公共关系也有利于企业吸引各路优秀人才和投资人员,让企业拥有丰富的物力、人力、财力,从而使企业得到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提供咨询建议,帮助企业统筹决策。公共关系活动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要求,客户需求,及时制定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计划。公共关系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及后果,了解社会舆论及公众态度与需求,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及建议,它有助于企业决策机关整理并分析建议,制定科学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使企业的决策更有益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公众知名度。

[1]吴友富,《金融企业形象塑造与公共关系研究》,2007,上海外国语大学.

[2]杨丹,《浅析公共关系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2005,湖北经济学学院报.

[3]杨德金,《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公共关系》,1990,厦门大学学报.来,开发商在暴利的驱动下,疯狂地铲掉北京的文化命脉四合院,甚至连挂牌保护的也不能“幸免于难”。结果是在经过“旧城改造”的北京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请北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时抱憾而归。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名城诸如西安、开封、洛阳、南京等,情况也大抵如此。

(四)洋名建筑全无城市内涵。目前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不仅在建筑的外在形式上追求西化,甚至在建筑的命名上也有日趋洋化的趋势。仿佛为城市建筑起个洋名字就“洋气”了,这样的大楼、住宅区的档次就上升了,这恰恰说明了命名人管理素质的低薄与浅陋,显现出管理者的粗俗与无知。漫步城市,听到的都是异域建筑名字,那么就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西洋文化的“殖民地”。制止洋地名,消除洋污染,应成为当前城市管理者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二、针对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对策

城市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丰碑,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情况下,城市管理者应该采取一些什么对策来应对目前建筑本土文化缺失的尴尬,突出城市本身文化的特色,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城市建筑本土文化缺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城市地位,确定建筑文化特色。就中国现在城市的特点与传统文化特色的关系来看,我国的城市可以有四个文化意义上的定位:一是历代古都,比如西安、洛阳等,这类城市曾经是国家政治中心,比较有豪气与大气,所以这类城市建筑文化应该体现出皇城文化的特色,把这种皇权的中心独尊文化和城市建筑结合起来,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来;二是文化名城,这类城市的代表有苏州、平遥等,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厚,人文气息浓,所以这类城市的建筑文化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建筑与人文的交融,展示出这些城市深厚的历史气息和艺术风采;三是现代工商业大都市,诸如上海、广州等,这类城市有十分活跃的商业经济与市民文化,是我国开创社会风气之先的前沿阵地,这类城市的建筑文化可以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特点,中西融合成为真正的现代都市;四是生态风情城市,如丽江、昆明等,这类城市一般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其建筑文化体现的应该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本真,而不是钢铁水泥混凝土的火柴盒般的高楼林立。

(二)保护旧城古迹,继承传统本土文化。当前提出的城市旧城建筑遗迹保护的理念,绝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历史传统文化而不谋求创新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着促进当代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的本土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城市创造出更加美好和谐的宜居的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充满历史文化熏陶的厚重感给生活在喧闹噪杂的现代都市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当然,继承创痛建筑文化并不是要求中国城市化中把大街小巷都建设成古代建筑,那是不切实际的。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要显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突出城市建筑风格,比如江南水乡的细柔,北方高原的雄浑。所以一个城市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绝不能割裂了自己的历史,要懂得保护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关键是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在保持个性中谋发展。

(三)遏制洋名泛滥,保持本土文化纯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筑洋名的普遍存在,不仅仅只是我们所说的名字表象问题,深层次的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退缩和当代民族文化的停滞。任其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和纯洁性都让人担忧。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绝无必要屈从于西洋文化全球传播的强势进攻下。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城市化中城市建筑的名字科学化、本土化,能够切实体现地域文化内涵的意识深入人心;其次,整顿洋化建筑名字,使其更加符合命名规则和中国的文化特征,这样,我们在国际的城市建筑对比中,才能凸显本身的文化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吸引世界的眼球;最后,要扩大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权限,把城市建筑物名称纳入到市政管理中来,高层建筑(在300米以下的)对一个城市的定位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如果这些高层建筑名字洋化,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中就显得另类了,尤其对这类建筑一定要有市政管理者的介入,建设要体现中国的文化元素,命名要彰显地域文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饶会林.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薛 光. 对城市建筑物名称洋化异化的透析与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1997(03).

[3]赵雯雯. 论中国城市建筑与本土文化的追求[J].科技文汇(上旬刊),2010(03).

F272

:A

:1671-864X(2015)11-0121-02

李支立(1989-)男,汉,河南泌阳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企业形象社会公众公共关系
企业形象展示:山东晨越食品有限公司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数字化媒体时代影响性诉讼生成机制研究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外资零售巨头在我国遭遇困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