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解膜对博乐市棉花产量影响及降解情况对比试验

2015-12-07韩咏香帕里旦木和塔尔阿吉古丽苏来曼阿瓦古丽阿巴克

新疆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博乐市残膜减产

韩咏香,帕里旦·木和塔尔,阿吉古丽·苏来曼,阿瓦古丽·阿巴克

博乐市种子管理站,新疆博州833400

降解膜对博乐市棉花产量影响及降解情况对比试验

韩咏香,帕里旦·木和塔尔,阿吉古丽·苏来曼,阿瓦古丽·阿巴克

博乐市种子管理站,新疆博州833400

通过不同类型的降解膜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解膜技术对棉花生产的影响,为博乐市科学合理使用地膜,有效治理棉田残膜污染提供基础数据。

降解膜;棉花产量;地膜降解;影响

博乐市自1983年开始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其具有增温、保墒、压盐碱,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促进作物早熟的作用,大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博乐市皮棉单产由1983年的81 kg/ 666.7m2,增加到2014年的142 kg/666.7m2,对促进棉花增产和棉农增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博乐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棉花、玉米、甜菜等10余种农作物。2014年全市地膜使用面积达到9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94%以上,年地膜使用量达3 000 t左右,

随着地膜用量逐年增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严重滞后,农田“白色污染”不断加剧,据2014年博乐市土壤残膜量调查:博乐市以东主产棉花乡镇平均残膜量为19.25 kg/666.7m2;残膜碎片滞留在土壤中,阻断了土壤水分运动,妨碍作物根系下扎,影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死苗和缺苗断垄,导致作物减产,同时残膜污染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污染农村环境,农田残膜污染正逐步成为影响博乐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试验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降解膜在棉花生产中的使用和降解情况,以及降解膜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研究降解膜技术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地设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决肯村滴灌地,植棉13年,灌溉方式为加压滴灌;试验采用随机排列法,2次重复,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

1.2 试验材料

选用4种光/生物降解膜,试验对照为常规膜,地膜宽度为2.05 m,厚度为0.008 mm,地膜用量为5 kg/666.7m2,全试验面积6 667m2,参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54号。

1.3 病虫害防治

秋翻冬灌,种子粒选,种子采用0.4%的卫福包衣,4月4日耕地后使用48%氟乐灵100 g/ 666.7m2喷施,防治草害;4月8日人工种植玉米诱集带,人工挂杀虫灯,防虫害;5月25日,喷啶虫咪200 g/666.7m2防苗期蚜虫。

1.4 田间管理

4月7日机械播种,用种量2.5 kg/666.7m2;4月28日间苗,5月3日定苗;施基肥二铵25 kg/ 666.7m2、钾肥5 kg/666.7m2,结合滴水追施尿素40 kg/666.7m2;4月10日滴水第一次,共滴水12次;5月24日机械中耕(共2次),人工除草6次;6月1日使用缩节胺化控,共化调三次;7月8日人工打顶;10月19日机械收花。

1.5 气候情况

4月中下旬多云,多风,降温8℃左右,最低气温降至-4~-0℃,不利出苗,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加强中耕、及时补苗等措施,基本保证全苗;5月气温下降,降水量偏少,出现高脚苗;6月至9月,天气正常,有利于棉花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

2 结果及分析

2.1 试验地田间调查对比表

表1 生育期记载

表2 产量性状记载

表3 田间抗病性调查

表4 产量分析对比

表5 降解膜降解情况对比

2.2 试验结果分析

2.2.1 不同降解膜降解开裂情况对比

通过技术人员田间调查,大田开裂较早的地膜是处理二的参试地膜,全裂时间56 d(从铺膜期至全裂期),处理一参试膜全裂时间78 d(从铺膜期至全裂期),处理三的参试地膜全裂时间93 d(从铺膜期至全裂期),处理四的参试地膜与对照在棉花全生育期都未开裂。

2.2.2 不同降解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对比

通过大田实际收获和技术人员室内考种对比,开裂较早的处理二的参试地膜籽棉产量为308.82 kg/666.7m2,较对照减产48.38 kg/666.7m2,减产13.5%;处理一的产试地膜籽棉产量329.70 kg/666.7m2,较对照减产27.5 kg/666.7m2,减产7.75%;处理三的参试地膜籽棉产量334.52 kg/ 666.7m2,较对照减产22.68 kg/666.7m2,减幅为6.3%;处理四的参试地膜,在棉花全生育期未出现开裂现象,对棉花产量未产生影响。

3 讨论

由于降解膜的性质不稳定和气候原因,室内设计在80~100 d开残影的降解膜,在大田中开裂时间不一致,地膜降解偏早的始裂期在30~40 d,棉花正处于5~6片叶,植株高0.4 m左右,未对耕层形成有效遮蔽,地膜未能充分发挥增温保墒的作用,影响了棉花的现蕾期、开花期、结铃吐絮等发育进程,对棉花的单铃重、衣分、籽指、产量等产量性状产生影响,减产幅度达6.3%~13.5%;地膜开裂较晚的在棉花全生育期都没有裂解,其降解性在试验中未表现出来;为验证该结果,并探索降解膜的降解产物对土壤的影响,继续组织开展试验进行研究。

[1]周明冬,秦晓辉.新疆地膜应用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10(6):55.

[2]卢守文,陈晓宜.高度重视残膜危害、大力推广头水揭膜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1996(3):7-8.

[3]贺润喜,王玉国.不同生育期揭膜对旱地地膜覆盖玉米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1):16-19.

[4]赵象建.玉米地膜全覆盖栽培的效果及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57-58.

[5]宁新柱,邓福军,宿俊吉,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改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58-59.

韩咏香(1970年-),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和服务。

2014-12-21

猜你喜欢

博乐市残膜减产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新疆博乐市空气质量及变化趋势探究
绿洲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探究
基于AHP的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