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喀瓦甫”

2015-12-06宋伯航

中国畜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昭苏炭火烤肉

文│宋伯航

新疆“喀瓦甫”

文│宋伯航

新疆烤羊肉串维吾尔语称之为“喀瓦甫”,其历史久远。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过烤肉用的扇子,《汉代画像全集》中有两帧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如今,新疆维吾尔族民间传统的烤羊肉串,不仅是街头的风味小吃,也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

恰逢我和同事到新疆伊犁公干,所到之处的大街小巷,都少不了烤羊肉串的小摊,放几张简单的桌凳,烤炉烤着成排的羊肉串,吸引着很多游人。

当我们首次来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昭苏县,行走在县城饮食一条街上,街道两旁布满了烤羊肉串的小摊,摊主多半是维吾尔族老乡。我们漫无目的地逛着,摊主们不停地用汉语招呼着,“烤羊肉串,上等的烤羊肉串,不鲜不要钱!”四周弥漫着扑鼻的烤肉香味,实在让人有些嘴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坐在一个名叫“买买提烤肉”的摊前,让人不难猜到,摊位名称是以主人名字命名的。

我们先要了十来串烤羊肉串,等吃完后,老板以烤肉的钎子数来计算吃了多少。当吃下一串鲜嫩的烤羊肉,嘴里便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香味,入口脆、香、辣,喝一口老板兑好的奶茶,腹中肉与奶香气翻腾;若还不过瘾,就要上新疆特制的烤馕,足以美美地饱餐一顿。我们一边品味着最有名的民族风味小吃,一边目睹维吾尔族老乡制作烤羊肉串的整个过程。

老板在烤羊肉串前,先将鲜羊肉切成3厘米见方的薄片,肥瘦相间,一串中至少有一块是纯肥的羊肉,与洋葱末拌匀腌半小时;然后将肉片一一穿在铁钎上,铁钎长约30厘米,一头装有木柄;穿肉时,从肉的两边穿通,可避免熟后肉往下掉;最后均匀地排放在烤肉炉上,边烤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来回翻动,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烤羊肉的烤炉是用铁皮制作的,呈长方形的槽状,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板有无数通风洞孔。上层放焦炭,下层收集落灰,炭火因有通风孔而得以燃烧,烤肉者手中的那把扇子不停地左右煽动,使炭火越烧越旺,旺火烤出的羊肉,色泽更为酱黄油亮,肉质鲜嫩软脆,味道麻辣醇香,风味独具。

摊主向我们介绍说,原料的选取和烤制的火候十分关键。这种鲜羊肉是全国其他地方所产的羊肉无法相比的,由于地处西北寒冷的雪域高原,这里的寒羊吃的是天山深处上百种优质牧草,牧草中夹杂着许多中草药,喝的是天山融雪,这种优质的寒羊烤出的肉味可想而知。至于烤肉的火候也十分关键,必须用燃点高的炭火或无烟煤烤,开始用小火烤,烤到四成熟,再用猛火烤,边烤边添加配料,直至烤熟后羊肉才会色泽酱黄,不腻不膻,外酥里嫩,别具风味。

在偏远的西部边陲县城,饕餮如此鲜美的特色小吃,了解许多关于新疆烤羊肉串的来历和烤制技巧,可谓受益匪浅。起身时不觉已近黄昏,原来我们在这里竟坐了一下午。我情不自禁地披上外衣,昭苏的初秋,太阳落山后,已多了几分寒凉。夜色朦胧,灯火阑珊,离开了烤羊肉摊,向宾馆走去。看着大街上步履匆匆的路人,很想喊一位陌生人坐下来,说我请你吃一次烤羊肉串,愿你的心也能感受到昭苏草原的热情。

就在我们将要别离新疆前的一个午后,我一个人在夏特附近吃烤羊肉串。吃着吃着,不由得想到徐志摩曾在一首诗里写道,“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心中顿感怅然。我吃完最后一片鲜美的烤羊肉,仰望昭苏高原辽阔的天空,身心已与这里纯净的自然融为了一体。

猜你喜欢

昭苏炭火烤肉
走进名厨厨房
In the kitchen with the chef 走进名厨厨房
与酒肉无关
世界上睡觉最香的地方
烤肉自助
世界上睡觉最香的地方
昭苏,金色之约
昭苏之夜
中国熨斗
昔日的炭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