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的河北畜牧业思考

2015-12-06张钰顾传学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京津畜产品河北

文│张钰 顾传学 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的河北畜牧业思考

文│张钰 顾传学 李洪汇(河北省畜牧兽医局)

京津冀在畜牧业发展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因产业布局、地域特点、体制机制、公共财政等方面的差异,面对问题和困难的程度有所不同。

一、问题分析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河北畜牧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1.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客观因素越来越突出。

一是畜牧业进入资源和环境约束“双紧”、用地难和贷款难“两难”时期。河北畜禽养殖规模大,饲料、饲草有限,资源逐步趋紧,国家出台畜禽粪污防治条例,对畜禽养殖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要求趋紧。尽管河北土地资源较京津宽松,但耕地红线、养殖禁区等,进一步加剧了养殖用地难问题;畜禽不能作为资产抵押,不能贷款的问题难以突破。

二是畜禽养殖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双高”时期。近年来畜禽养殖各类成本上涨较快,2011年以来玉米价格上涨了50%,畜牧业进入了高成本阶段。国内疫情不断发生、畜禽及其产品的流动频繁,动物疫情时刻都可能爆发,畜禽养殖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不断加大,畜禽生产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进入了高风险发展阶段。

三是畜牧业生产进入有效供给和确保质量安全的“双压”时期。一方面,消费者对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逐年提高,保障畜产品市场有效供给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社会对畜产品品种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安全压力加大。在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同时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2.落后的畜禽生产方式与现代畜牧业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是养殖方式仍然落后。京津畜禽养殖全部或基本实现了规模养殖,河北畜禽养殖规模及防疫条件仍有差距。据行业统计,按照现代畜牧业生产标准,河北62%的生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农户提供,蛋鸡存栏500只以上的养殖场仅占88%,肉鸡出栏2000只以上的养殖场仅占90%。

二是畜牧产业链条不完全成型。京津以大型、品牌畜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河北缺乏大型龙头企业,表现之一是产业链条不完整,精深加工比例不高,与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的高度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养殖水平不相符。表现之二是供求关系不确定,除奶业和肉鸡链条经济采用合同收购和订单生产的模式外,其他都是松散简单购销关系,在市场发生变化时,没有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表现之三是利益联结不紧密,市场供不应求时,养殖场户不守信用,随意销售,以获得最大利益,市场供大于求时,龙头企业压低价格,以降低成本的方式增加利润,双方没有在同一轨道上共同发展,养殖户缺乏话语权,没有实现利益共享。

三是京津冀畜牧业没有完全实现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没有形成,京津冀畜产品市场处于无序状态、畜产品竞争规则不健全,京津冀三地部门协调的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市场+基地”的合作模式不固定,畜牧业发展模式不合理。

3.监管任务与监管队伍建设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北京、天津畜牧业监管机构健全、监管队伍正规、设备设施齐全、经费保障充足,河北和京津相比差距较大。

一是基层监管队伍薄弱。有的地方乡镇动物防疫站没有站址、人员编制不落实、工资偏低,素质较差,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执法意识较差。

二是县级监管机构不完善。河北具有县级编办批文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比例仅占到48.5%,县级检测机构检测技术水平不高,记录不规范。

三是屠宰环节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畜禽定点屠宰职能还没有全部调整到位。多数屠宰企业实际屠宰量不到设计屠宰能力的1/3,生产能力闲置现象普遍存在,代宰比例达70%以上。屠宰环节监管检测能力弱、私屠滥宰、宰前静养制度没有完全落实、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河北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河北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纽带,以合作为载体,以机制为保障,以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为核心,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按照“区域分工、资源共享、强化监管、保障安全”的工作思路,统一思想,改革创新,统筹规划,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河北畜产品京津市场占有率,加强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京津市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产业上档升级,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1.创新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畜牧产业模式。充分依托京津资金、技术、市场、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河北土地、劳动力、饲草饲料等方面的相对资源优势,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迎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

加快调整空间布局。在紧邻京津的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沧州、保定等市的23个县(市、区)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培育环京津特色产业带;推行屠宰加工企业与养殖户订单生产,合同收购的养殖模式。平原区加强对现有中小型养猪场标准化改造,引导发展年出栏5000头以上适度规模养猪场,重点发展存栏1万~2万只的蛋鸡标准化规模场,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燕山、太行山山区县以肉羊和肉禽为重点,发展适度规模肉羊、肉禽养殖,推行绿色无公害畜禽生产,进一步增强京津市场供给能力。

加快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生猪养殖方面,将原定的瘦肉型改变为肥瘦兼用型,延伸瘦肉型猪出栏时间提高脂肪厚度,适应京津大众消费者口味。蛋鸡养殖方面,将原定的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改变为粉壳蛋鸡,增加粉壳蛋鸡养殖数量。培育河北柴鸡新品种,发展山地放养型柴鸡,生产高品质柴鸡蛋,适应京津消费者的喜好。在肉牛养殖方面,大力发展乳肉兼用型牛,开发高档牛肉产品,满足京津高端消费需求。在奶业方面,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奶、草原牧场奶、巴士消毒奶,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抢占京津高端奶业市场。

打造全链条畜牧经济。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合同销售”模式,大力发展新兴养殖经济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供求关系、延伸产业链条。在环京津生猪主产区,以唐山双汇为核心,带动玉田、迁安、抚宁等县发展100个标准化养猪基地,带动4000个养殖户,与京津合资改造提升5个现代化屠宰场,将单体每年供应京津冷鲜肉能力从2.5万吨提高到4万吨。蛋鸡养殖以沧州万雉园为纽带,带动100个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采用喷码、清洗技术,生产高档产品供应京津高端市场,通过提供饲料、兽药、疫苗、养殖技术等方式建立蛋鸡养殖合作社,带动中小规模养殖户建设100个生产基地,生产中档产品供应京津大众市场,扩大京津市场占有量;以大厂福华为核心,在张家口、承德坝上半牧区,利用国家肉牛产业政策,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地理标志牛羊肉产品,抢占京津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2.建立适合京津市场需求的优质畜产品基地。

一是提高畜禽品种质量。充分发挥京津畜禽种业优势,加强与京津畜禽种业科技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让,重点突出骨干品种,提升现有生猪、蛋鸡国家核心育种场和繁育场建设水平,共同指导培育一批基础设施健全、畜禽品种优良、技术水平先进的种畜禽场,尽快达到国家核心育种场和繁育场要求,提高畜禽原种场、扩繁场的供种能力。充分利用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共同培育大午金凤褐壳蛋鸡羽色自别新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共同培育优质乳肉兼用品种种公牛,提高后代母犊单产水平和乳成分、提高后代公犊的产肉性能。

二是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发挥1010个部省级示范场和21个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设施达标、健全制度、规范规程、标准化示范、严格执法、全覆盖培训“六大规范化管理行动”,将示范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充分利用畜牧业生产扶持项目的调节作用,引导生猪、蛋鸡、肉鸡、肉牛、肉羊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场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改造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淘汰落后的养殖方式,将河北规模养殖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加强督查指导,推广先进典型,规范投入品控制,规范养殖行为,规范档案填写,将规模养殖场备案率由76.3%提高到80%提高,提高畜禽生产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河北特点畜产品宣传,将培育畜产品品牌作为提升畜牧业竞争力、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内容来落实,争取将石家庄君乐宝、徐水大午、沧州万雉园、唐县国富唐尧、唐山中红三融等31个省内知名养殖品牌企业,打造成5个全国知名养殖品牌企业,河北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提高5个以上百分点。

3.构建满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市场。京津冀要破除限制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障碍和行政区划藩篱,对标珠三角和长三角,加快建设京津冀畜产品统一市场的步伐。

充分挖掘无形市场的潜力。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无形调节作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涉牧企业、养殖大户利用河北畜牧兽医综合信息平台,按照京津市场供求信息组织生产和销售。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宏观调控作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科学分析研判京津市场畜产品供求的现状和趋势,根据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波动规律,针对京津高端畜产品消费需求趋势,组织各类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市场需求和营销培训,利用各类扶持政策,引导养殖户实行标准化生产,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色养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京津市场占有率。

充分发挥有形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大河北畜产品直接进入京津卖场,引导农民合作社、涉牧企业、养殖大户与农贸市场、超市直接对接,建立京津社区直营店,周末开展京津社区大篷车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收入,实现畜产品精准销售。发展网络配送和网络销售等新兴业态,引导和组织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大型养殖企业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构建京津配送体系,通过网络推介和销售畜产品,争取相关部门对在京津开设网营店,提供直送业务的配送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增加养殖效益。

着力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畜产品交易经纪人行业自律,提高信誉度,组织开展研究京津畜产品市场内在规律和质量要求,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积极对接京津市场,最大限度提高京津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经纪人充分利用北京农产品批发市场外迁的机遇,组织养殖户、合作社与新建市场发展订单养殖,优化养殖结构,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建立京津冀三地畜产品检测监测结果互认机制。建立健全京津冀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检测参数、统一检测设备、统一检测方法,实现畜产品检测监测结果互认。充分利用畜牧兽医综合信息平台,完善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要素信息,加快与京津信息联网进度,最终实现畜产品二维码检索全覆盖。

4.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要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场大变革,在动物疫病、畜产品质量安全联防联控体系上实现率先突破。

构建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华北五省区市重大动物疫病联防会议制度,在京津冀统一时间进行强制免疫、防治人畜共患病和动物常见多发病工作,同步实施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每季度交换疫情信息,争取对防疫物资实行统一调配,实现防疫物资在京津冀充分有效利用。

构建畜产品供求信息共享机制。按照京津畜产品信息收集发布工作机制和时间节点,科学调整河北畜牧兽医综合信息平台的信息收集、发布工作机制,初步实现每周交换畜产品供求信息,最终实现当日信息共享。半年召开一次京津屠宰加工企业、畜产品交易市场与河北省基地的对接会。季度研究分析京津市场对畜产品品种、质量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河北省供京津畜产品基地的品种结构、饲养方式和饲养规模。

构建畜产品检验检疫认证信息共享机制。每季度将河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情况通报京津。协调农业部,统一京津冀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出证工作,将京津冀三地跨境调运按同一省对待,打破现有三地通关两证壁垒,实现一证通关。

构建预警预报信息共享机制。每年召开2次京津冀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动物疫情专家解析预警会议,统一确定范围、参数,规范样品采集和检测程序,全面摸清京津冀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主要风险,评价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5.健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受益方是河北,河北畜牧兽医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对接。

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推进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同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和组织实施工作,建议京津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协商共同成立领导小组。

构建高效的工作机制。开展多方位沟通协调,尽快签署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河北定期向京津通报畜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开展情况,京津定期向河北介绍畜牧业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京津冀三方每月互通协同发展工作进展,每4个月召开对接工作会议,每年各方轮流组织召集一次会议,明确协同发展方向、工作任务、合作内容、推进机制和工作措施。京津冀三方就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时交换意见,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建立重大问题协商制度。京津冀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专题研究消除行政区划壁垒,最大限度地向河北开放畜产品市场新成果新技术转让等问题。宏观研究出台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协调有关部门拓宽土地利用、融资渠道,撬动银行资金、吸纳社会资本等政策;共同会商京津畜产品消费市场变化,共同协商畜产品检测参数、检测批次和检测数量,共同查办兽药、饲料、畜产品安全和动物卫生执法方面的重大案件。河北省要与京津技术人员开展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比武,参与京津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全面提升河北省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下河北现代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京津畜产品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慈善工作者文艺作品展示:韩京津绘画作品选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地方政府赶超行为对消除贫困的阻碍分析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