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净化概述

2015-12-06张淼洁付雯刘祥刘林青杜建杨林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处

中国畜牧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净化养殖场疫病

文│张淼洁 付雯 刘祥 刘林青 杜建 杨林(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处)

动物疫病净化是符合现阶段疫病防控规律、适应当前畜牧发展方式转变、满足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的一项系统工程。《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优先防治禽流感等16种国内动物疫病,特别指出要大力开展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工作,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逐步实现种畜禽场8种主要疫病的净化。为做好疫病净化工作,先行先试,2013年起,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和无害化排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计划利用10年时间,探索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与无害化处理模式,并加以示范和推广,从而全面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全国动物疫病净化工作。

一、净化的概念

任何疫病的防控都要经过控制、净化和消灭三个阶段。动物疫病净化是实现消灭目标的重要基础,是指通过监测、检验检疫、隔离、扑杀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在特定区域或场所消灭和清除病原,从而达到并且维持在该范围内动物个体不发病和无感染的状态,实现有效净化。这个“特定区域”是人为确定的一个固定范围,可以是一个养殖场、一个自然区域、一个行政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从狭义上来说,动物疫病净化是指在一个养殖场,通过检测、监测发现患病动物或感染动物,通过淘汰这些动物根除某种动物疫病的过程,主要是针对种用动物或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疫病净化。从广义上来说,动物疫病净化则是通过监测、检验检疫、隔离、淘汰、培育健康动物、强化生物安全等综合措施,在特定区域消灭某种动物疫病的过程。

二、净化开展的条件

开展某种动物疫病的净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该病在理论上存在被净化的可能性,包括疫病本身的流行病学特征、宿主动物的范围、诊断难度、动物隐性带毒情况、是否能够有效区分感染动物和疫苗免疫动物的诊断检测方法、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该病流行的疫苗等。例如,猪伪狂犬病使用基因缺失疫苗进行防控,诊断技术可以对免疫抗体和感染抗体进行有效区分,具备开展净化的诊断技术基础。

第二,国家对该病的净化有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有效的监测系统、严格的移动控制措施和检疫监督、合理的扑杀补贴措施、技术研究以及相应的财政支持等。

第三,能够获得公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具有有效易行的方法、公众对该病有较高的意识程度、净化的效益显著高于成本。例如,对于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等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疫病,公众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就会较高。

三、净化方式

从净化的方式来说,一般包括垂直净化和水平净化两种。

垂直净化适用于金字塔形的养殖繁育体系,按照“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的顺序开展种源正向净化,从引种开始建立净化核心群,并逐级应用于扩繁场和商品场。每级动物需要应用净化疫病的各种配套技术手段,如生物安全措施、移动控制措施、监测措施、隔离淘汰措施等。垂直净化需要从种用动物开始,因为种用是动物养殖繁育的源头,一旦携带病原,就会使疫病传播呈指数级扩大态势,从种用动物扩散到生产动物。此外,通过引种,还可能会远距离、大面积地传播动物疫病。采用垂直净化的方式,抓住疫病传播的源头,用最小的代价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一些对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垂直传播性疫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鸡白痢、鸡白血病等,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净化。

水平净化是以区域为单位开展,通过划定净化范围、设立屏障、流通管理、生产无疫动物等措施,实现对疫病的区域化管理。随着净化进程的推进,区域化管理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直至连成片成为更大的区域或整个国家,最终实现无疫状态。水平净化是一项涉及风险分析、监测、诊断、预防、检疫、隔离、可追溯管理、应急防控等措施以及兽医科研、能力建设和管理体制的系统工程。对于马鼻疽、牛白血病、牛结核病等传播慢、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进行免疫根除疫病所需的时间长、成本高的慢性动物疫病,采取水平净化的方式更为有效。此外,对于一些已经使用疫苗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疫情的烈性动物疫病,如马传染性贫血、牛肺疫、布鲁氏菌病等,也可以采用水平净化的方式,实施疫病的区域化管理。

四、净化相关策略

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实施的与动物疫病净化相关的策略主要包括“根除计划”和“健康促进计划”两种。“根除计划”通常由国家行政部门主导,例如美国的古典猪瘟根除计划、德国的猪伪狂犬病根除计划、澳大利亚的布病和结核根除计划等,以区域为单位,采用水平净化的方式,通过对某种疫病进行区域化管理,从而达到在一定区域或整个国家内根除疫病和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健康促进计划”通常由行业协会主导,例如美国的家禽改良计划、生猪健康促进计划等,以养殖场为单位,由上自下、垂直系统地净化某些常发的动物疫病,达到促进动物健康的目的。

五、净化效果的评估

净化的效果一种是无疫,即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未出现某种疫病的病例;另外一种是无感染,即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没有动物感染相关病原。对于净化效果的评估可以包括无疫认证和证明无感染。

◎图1 2015年OIE成员官方口蹄疫无疫认证状态

无疫认证,即证明某国家或区域内不存在某种疫病,并且在该区域及其周边区域内,对动物、动物产品及其运输切实实施适当的官方兽医监管。1990年,根据成员国的要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开始无疫认证和评估认可的相关工作。1995年5月,开始了口蹄疫无疫状态的国际认证工作,并于1996年公布了第一份非免疫无口蹄疫成员国家或地区名单。从1998年起,基于国际贸易的考虑,WTO赋予了OIE对各国相关疫病进行无疫认证的职责。OIE开展的疫病状态官方认证是自愿的,OIE负责对外公布OIE成员就OIE名录疫病状态的自我声明(包括无疫区、无疫国、无疫生物安全隔离区),目前包括非洲马瘟、牛海绵状脑病、口蹄疫、小反当兽疫、猪瘟、牛瘟以及牛传染性胸膜肺炎6种疫病。申请无疫状态认证需提交的材料包括:地理情况、畜牧业情况、畜牧兽医体系介绍;疫病根除情况;诊断情况;监测情况;预防情况;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遵守OIE法典情况,即符合无疫必备条件(符合历史无疫区或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相关条例);恢复无疫状态(申请恢复无疫状态的国家提供),如图1所示。

理论上,无感染意味着该国家、地区或养殖场内的动物群体不存在相关病原。就目前的科学技术而言,100%的证实群体内无感染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不仅需要对群体内的动物都进行100%的检测,还需要灵敏性和特异性都达到100%的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如果动物群体中存在某种特定的疫病,其流行率将会等于或者高于某个最小流行率,当实际流行率低于预期流行率时,疫病不会再群体内传播。以这个最小流行率为基础,能够计算在一定置信度下,至少能够检测到一只阳性动物所需要的样本数,即可证明无感染。

预期流行率一般是根据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经验以及可接受的动物卫生保护水平等所确定的最低流行率。因此,在实际中,证明无感染一般是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如果存在某种特定病原的感染,其感染率不应超过一定的比例,同时设立能够被各方接受的置信度。此外,还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说明能够长期维持这种无感染状态的能力。长期稳定的监测系统、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合理的风险评估能够提高认证的置信度。

(特别支持单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监测处)

猜你喜欢

净化养殖场疫病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韩49处养殖场检出“毒蛋” 当局下令一律回收销毁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四川省出台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