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育文化视角思考传统武术文化的流失及对策研究①

2015-12-06董金花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武术

董金花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竞争比较激烈的时代。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在保护自己的优秀文化同时,还把隐形手指伸向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科学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如果一个民族,没有科了学技术,就很容易被打垮;如果没有精神和文化,更容易不打自垮,这说明有了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以及永不停息战斗力。对于目前各个国家出现的文化流失这一棘手问题,政府和民间团体都在想方设法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来拯救自己的传统文化。

1 体育文化及传统武术文化的相关概念

1.1 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种具有十分广泛而复杂特点的概念,广义上,文化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整个社会发展史的积淀物。更为确切地说,文化即凝结在物质之中又超脱于物质之外,是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地理、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等,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并普遍认可的一种意识形态。

1.2 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广义的含义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体育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是指有关体育的精神文明或观念文化。体育活动本身是一种以体力出成果而以智力为灵魂的文化活动。体育文化是一种传承,一个民族所创造的体育活动都与这个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联系。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体育文化特点,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与芦笙舞,侗族的三月三,枪花炮,朝鲜族的荡秋千等。

1.3 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积淀之一,是中国人民劳动的结晶,主要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活动内容,以技击攻防动作为主要载体,以提高攻防搏击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家传或师徒传承的继承方式,主体价值为提高技击能力,不仅注重神形兼备,打练结合,还需要内外合一的修炼并融合文化教育、修心、养生、技击、健身及医疗于一体,其流派繁多,绚丽多彩,是各成体系拳种文化的总称。

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存在的问题

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中国,在现代化、体育化的进程中,世界的文化时刻发生着变化,经济不断发展,外来文化不断侵入,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如果再不被重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将失去其特有的中国文化内涵,应避免其在发展进程中流失甚至灭绝。

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流失

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主要取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我国流失了传统武术本身具有的优秀文化。目前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武术,正趋向具有“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由于体育化而成为运动项目[1]。因为传统武术是一种基于纯粹的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土壤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身体文化形式,是历史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结晶,在农耕文明社会中产生和不断改革发展着,很少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长期保持着中国文化的纯洁性。而今天,随着世界全球化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文化限制了传统武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2]。武术文化的流失反映出传统武术发展的道路日趋严重,人们应该有所觉悟,因此,从体育文化的视角来寻找处于困境的传统武术流失的尊严,传统武术更多的在于文化的传承。

2.2 传承人的流失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的传承必须以人为载体,人习武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知识的积淀,失去了人来谈传承就是一句空话,意味着失去传统武术的价值,最终导致武术自生自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对富裕的生活的追求,大量的人离家进城发展,没有年轻人的参加,农村武术的发展失去了活力,民间武术的萧条也凸显出来,拳师没有心思培养下一代传承人,没有合适的传人,宁可失传,也不轻传,一个拳师的离去,也许意味着一个拳种的消失武术传承的纽带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一旦传承人发生意外,其脆弱的生态链就会断裂,从而使该拳种流派彻底消失。因此,武术事业的发展道路比较艰辛,传承人的处境更加窘迫。

2.3 外来文化的冲击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体育价值的认识也不同,西方的体育思想在不断张扬的过程中,影响着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的思想,其传承方式、训练方式以及武术文化理念不断被改变。西方体育占据重要位置,民族传统体育却被排除和忽略,受西方体育思想的影响,竞技武术已成为中华武术的商标,武术文化的“天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3]。文化思想逐渐被舍弃,带来的却是利益与荣誉的欲望。传统的民族体育与西方竞技运动在内涵、技术、训练、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文化抵触,因此,传统武术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被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消弱。

3 捍卫传统武术文化的对策

3.1 向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06年9月,国家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71号),提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专项基金,指出在申报武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可以首先申报濒危武术项目或者以“民间传统武术”整体的形式进行申报。通过国家的力量来保护中国特有的传统武术文化,唤起人们的文化觉醒,能够对源远流长的武术文化有全新的认识。

3.2 保护传承人

武术传人是传统武术存在的根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以至于一些老的传统拳,出现后继缺传承人的局面,致使该拳种出现衰弱,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保障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传承人是保护传统武术文化的重中之重。

3.3 保护民间武术

中国的武术在民间,较城市而言,农村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较小。在农村地区的武术活动以师徒传承和习武者本身的体悟为特色,这样更能保留传统武术文化的整体性[4],武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经典,我们一定要理解其深刻文化内涵,保持武术固有的风格与特色,在此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让优秀的武术文化,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3.4 传统武术进校园

校园作为重要的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场所是毋庸置疑的。预使武术文化得以在校园教育中传承,就要在适宜的武术教材上要充实武术的文化内涵、价值内涵等内容,不断灌输、更新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理念的理解,各学校要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力量,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为各学校进行武术文化传承提供必要的保障。

4 结语

传统武术代表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在社会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武术应始终保持自身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在与各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维护自己的历史,增强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的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但要适应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文化。2006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要完成全国文化遗产普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希望以此来正确的认识和保护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以中国武术发展为契机,正真实现中华名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1]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

[2]李斌.文化认同视域下传统武术文化变迁反思[J].搏击·武术科学,2014(12):20-22.

[3]陈木,陈启平.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包容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177-178.

[4]苏克强,胡素梅.传统武术文化的和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4):22-24.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武术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Tough Nut to Crack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