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间外交”成为外企党建新助力

2015-12-06潘卫科张春杰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2期
关键词:外商职工群众党组织

文/潘卫科 张春杰

为充分争取资方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和支持,占大连市外企总数40%的金州新区通过创建“三进入双互信”工作机制,以务实合作的“民间外交”活动,深化与资方沟通融合。目前,已建党组织企业不仅100%实现了“四有一公开”(有党组织牌匾标识、党建阵地、活动时间、宣传报栏,党员公开佩戴党徽),各项活动经常化、公开化,而且吸引了许多资方人员有限地参加到党群组织活动中。

坚持以利益共赢为目标,在外资企业党组织中设立生产委员,从组织职能上保证党建工作直接进入企业生产经营,有效保证党建工作寓于企业经营,扩大双方利益“互信”。在日常工作中,外资企业党组织经常以“尊重企业、关怀企业、发展企业”为主题,广泛开展“手拉手牵带”活动,按照“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由“红领”与“白领”“蓝领”对接。适时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围绕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技能比武、业务攻关等实践活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进而使企业生产经营职能纳入党组织职能中,保证并体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互动双赢。东芝大连有限公司党委生产委员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开展“QC小组”活动、“MI”经营创新等活动,每年为公司创造价值达1500万元以上,既得到资方的高度认可,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党组织以积极的作为赢得了更高的地位。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组织党员和职工群众与企业同甘共苦,使内在认识转化为外在行动,切实体现出主人翁精神。佳能办公设备(大连)有限公司等企业曾一度经济效益下滑,党组织在做好职工思想安抚工作的同时,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与企业共进退”“经济保卫战”等主题实践活动,发动党员带领群众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攻坚克难。外商说:“企业有党组织,我们什么困难都不怕。”

创建外文版党建工作专报、专栏,让企业党建工作走上外商办公桌,争取他们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促进双方政治“互信”。为广泛传播中国国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各外资企业党组织相继创办(设)了日、英、德等不同语种的党建专报、专栏,有的设立“党建知识”“地区动态”“社会视野”等栏目,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建先进人物或事迹等,编印成中文版和投资国文字版的报纸,不定期发放到外商手中。目前,全区已经开办(设) 外文党建专报、专栏30多个,覆盖了100%的规模以上企业。为深化政治互信,他们还实行“译员宣讲”制度,组织外企中的党员翻译官做“红色号角”,担当党和国家声音的传播员和宣传员,团结“白领译员”,适时把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传达给外商。此外,他们还推行“定责共建”,由企业党组织与外商共同签订责任状,明确党组织对促进企业发展和外商对党建工作支持的职责,约定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推动企业发展,外商要支持党员佩戴党徽、办公桌摆党旗、办公室挂牌匾,并给予必要的活动时间、条件、场所支持等。目前,已经有196家企业先行试点签订“共同约定书”。几年来,金州新区先后表彰“劳资特别贡献奖”近20人,不仅增强了外商的荣誉感,也为党的工作开展打通了“肠梗阻”。

以扩大文化交融为纽带,由党(群)组织广泛开展外商联谊活动,吸引外商人员进入企业各种组织活动,增进双方感情“互信”。外资企业党组织坚持以文化为媒介,不断创新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适应外企、润物无声的文化交流交往活动,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情感保障。比如,根据日资企业数量多、居住集中的特点,分别以“架构和谐劳动关系”“赏槐寄情”“辞旧迎新共创未来”等为主题,每年举办1-2次与日本商会的茶话会、观赏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进友谊。同时,按照行业、国别划分,成立了9个民间性质的外企党务、工会工作站,以站为单位,利用同行业有共同语言的优势,不定期举行站内单位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与外商的宴会、座谈会,既加深了外商间的联系,又促进了与中方的交流和沟通。为扩大民间交流,每年举办一届时长半年,内容涵盖读书、摄影、书法、绘画、技能比赛、才艺展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职工文化艺术节,动员外商积极参与,专门组织外商代表登台演出,设外商家属专席等。如今,日本电产大连有限公司的“员工大舞台”、骊在通世泰建材(大连) 有限公司的“文化周”、三菱电机大连有限公司的“家庭日”等,不仅成为企业文化艺术活动的亮点,也成为中外友谊的纽带和桥梁。

猜你喜欢

外商职工群众党组织
二二四团电商培训助力职工增收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谁是冒牌外商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