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

2015-12-06王庭大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0期
关键词:总书记领导干部

文/王庭大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

文/王庭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完成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其中,选什么人、用什么人,这个风向标、这个导向十分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要坚持标准。干部的标准,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表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领导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

(一)

忠诚就是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员干部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质,包括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的宗旨、忠诚党的组织。对党忠诚,主要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

忠诚党的信仰。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就是党的信仰所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说到底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元”,固守为政之本。

忠诚党的宗旨。对党忠诚,就应当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同志那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要以对党和人民的大忠大爱,大刀阔斧革除沉疴流弊,突破利益藩篱,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忠诚党的组织。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不是松散的“俱乐部”。对党忠诚,就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要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特别是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拉帮结派。

(二)

个人干净就是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

个人干净的前提是提高觉悟、增强素质。思想上一尘不染,行动上才能一身正气。管住自己、战胜自己,关键是筑牢思想防线,做到自警自律、慎独慎微。我们党之所以伟大,重要一点就在于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就在于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锤炼党性、提高素质,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个人干净就要有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不念纲纪,不守法度,廉政上必然要出问题。领导干部要守住党纪这条“红线”,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要守住法律这条“底线”,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筑牢廉洁从政的法治屏障,按照法定职责、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行职责,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个人干净对领导干部来讲,特别要强调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始终怀有崇敬感、神圣感、责任感,决不能把工作岗位当成私人领地,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变成寻租的“工具”。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对了利党利国利民利己,用不好就会误党误国误民误己。权力观扭曲是领导干部发生“癌变”的最大“病原体”。要敬重权力,认清权力的性质,明确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滥用。

(三)

敢于担当,重要的是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随着各种约束的收紧,有些人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其实,“为官不易”是正常的,为官容易反而不正常。当领导干部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辛劳、多一份担当。“为官不为”是官之耻辱,“为官有为”才是官之本分。如果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那是没有资格做领导干部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敢于担当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守,看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否坚定,看是否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矛盾。领导干部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关键时刻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遇到危急情况、大灾大难、突发事件,能临危不惧,靠前指挥,抓紧时机解决问题。

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工作出现失误在所难免,要“思其过、改其行”,正视错误,承担责任,努力改正。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揽功诿过,把功劳归于自己,把过错推给他人。敢于对失误负责,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提升能力的干部,才是敢于担当的干部。

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担当的干部一身正气,对庸懒散奢、不思进取、推诿扯皮,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违法违规违纪等现象和行为,能较真碰硬、敢抓敢管、坚决斗争。

敢于担当是一种良好的政治品格、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作为领导干部,一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领导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缺“钙”,就不可能敢于担当。因此,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郑重宣示:“全党同志的重托,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是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担当精神。三是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领导干部的身份是公职,职责是公务,维护的是公利,就应当一心为公、光明正大、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那就不会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四是具有过硬的本领。只有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才能敢担当、真担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而且要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四)

领导干部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要靠个人的自觉和自律,也要有良好的政治生态来保障。

一要把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推动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增强党内生活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解决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好人主义、个人主义的问题,解决平淡化、随意化、庸俗化的问题。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干部分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严格的政治生活中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提高思想觉悟。

二要把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要加强思想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同时,要制定管用的制度并增强制度执行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

三要把选人用人的导向匡正。要重视选拔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襟怀坦白的干部,坚决不用信念动摇、背离人民、欺骗组织的干部;重视选拔遵纪守法、为政清廉、品行端正的干部,坚决不用目无法纪、以权谋私、道德败坏的干部;重视选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坚决不用投机钻营、敷衍塞责、争功诿过的干部。干部工作风清气正,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好干部才能大量涌现出来。

四要严格对干部的管理监督。管党治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强化组织、舆论、群众监督,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把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情况纳入述职述廉之中,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中。大力宣传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干部学有榜样;要以反面典型案例为教材,让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牢记对党忠诚这个根本,坚守个人干净这条底线,强化敢于担当这个责任,做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作者系中央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

□本栏编辑/高文生

猜你喜欢

总书记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