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刚:在国际教育领域闪光的工科专家

2015-12-06李飞飞

团结 2015年5期
关键词:理工大学山西省留学生

◎李飞飞

(李飞飞, 《山西晚报》记者/责编 金绮寅)

工学博士,山西省侨联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副主席,民革山西省委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交流学院院长, “中国侨界贡献奖 (创新人才)”获得者, “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山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山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如此多的头衔和荣誉集中在一位叫谢刚的中年人身上。谢刚,1972年生,高校教师。从教十余年,他在三尺讲台挥洒汗水,教书育人,播种桃李;他积极开拓创新,为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助力;他参政议政,推动山西国际教育创佳绩,传递华声。诸多头衔和荣誉,成为他多彩人生的集中缩影。

谢老师:教学育人有方

谢刚是太原理工大学信息科学工程学院一名自动化专业老师,自2000年走上讲台开始,已经任教近15年。无论社会活动多么繁忙,他总是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堂课程。在他的心里,讲台是神圣的。虽是教授,但他坚持给本科生主讲课程,每年讲授本科生、研究生课程3门,连年超额完成工作量,是学院出了名的 “劳模”;前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百余名、培养研究生近70名,学生中不乏获得各级优秀论文奖项者。课程教学中,谢刚注重渗透科技前沿素材,在综合考虑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后,结合学生们对教学的意见、建议,遵循教育性、相关性、兴趣性等原则,采用随机切入教学、科技材料阅读、试题情景创设、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恰到好处地把科技前沿素材融入科学课程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们获益匪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初步培养了其科研创新能力。他的课程多次获评精品课程,并多次得到过省内外教学成果奖项。

谢刚还先后参加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撰写内容达数十万字,力求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讲义教材中,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进展,扩大知识面和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积极性。其中由他主编的 《WiMAX技术原理及应用》一书就是他向学生承诺 “用最新的教材讲授最新的知识”的一个典型。该书将wimax领域 (即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全称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编者注)最新科技前沿信息与经典教学内容相融合,并通过实验探讨一些基本理论,使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更加直观,更加准确。该书不仅成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用书,还成为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自学辅导的用书,深受好评。

除了传授知识,谢刚还注重将育人观渗透在教学中。他说,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实现育人观的转变,通过育人观的转变使教学方法真正适应现代化教育。在工科研究生的培养中,他认为,除了单方面传授知识,还应该尽可能地把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把这些学生推向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第一线,得到更多实践与锻炼的机会,以此实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他把大课题分解成多个子课题布置给研究生来研究,并将这些子课题作为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数年来,先后有数十名研究生参加了有关山西省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锻炼成才。

2007年谢刚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2009年,谢刚被山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授予 “2008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获得了太原理工大学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富士康奖教金”。

谢专家:科技创新不止

讲台上,他是老师;讲台下,他是专家。在谢刚看来,科技创新和教学从来就分不开。他说,处于结构调整与效益提高关键时期的山西,要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成功实现转型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7年以来,谢刚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其他科研项目近10项。这些项目中,有的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的来自山西省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还有的是山西省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很多棘手的问题,经过他的努力钻研便迎刃而解。比如,他负责的神头一电厂四号机组再热气温控制系统的改造项目,因为机组是前苏联时期设计使用的,现在已经明显落后,再热气温难以控制。用了谢刚设计的控制系统后,系统性能改善,机组经济指标提高,厂方给他伸出了大拇指……

谢刚经手的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他日以继夜的心血,每一项都在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他先后获得了诸多奖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参编高校教材4部;科技成果鉴定3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

2007年到2008年的一年间,谢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在这期间,他开拓了视野,更新了思路,充分利用进修单位提供的学习平台,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论文,相继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得到业内的认可。也正因此,2008年,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2010年又被聘为电路与系统学科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各项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谢院长:国际教育创佳绩

2015年4月,一封来自山西省教育厅的公函寄到了谢刚的手中。公函上说: “您的建议提得很好。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我省留学生工作,推进我省教育对外开放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是谢刚作为民革党员积极参政议政的收获。一位工科教授为什么会与留学生教育联系起来呢?这还得回到2011年说起。

海外访问学者的经历给了谢刚更加开阔的视野,在与海外人士的交流中,他逐渐意识到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起国际教育。这也为他在自动化领域之外施展才华提供了大舞台。

2011年,谢刚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太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院长,全面负责全校来华留学、出国留学、孔子学院建设和国际通行语言考试的组织、管理、运行工作。从那时候开始,谢院长就带领学院全体教职工肩负起了太原理工大学走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任。上任伊始,谢刚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学院努力的方向: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为学院工作重心,以建立健全学院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一流的学习环境,高水平和新颖实用教学设置、家一样的温馨管理风格,为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服务,为太原理工大学乃至山西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铺路搭桥。在谢刚的带领下,学院先后有14名教师通过选拔和培训,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派往南非、缅甸、波兰、美国、阿富汗、牙买加等国家和地区的汉语教学机构任教。

谢刚深知,要让更多外国学生真正了解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国际教育不仅要 “走出去”,更要 “引进来”。经过他和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3月,经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学院正式成立了HSK考试 (即中国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并于同年正式设立托福考点,使太原理工大学在海外语言考试领域成功地与国际接轨,成为该领域 “国际俱乐部”的成员。同时,以学院为依托,太原理工大学也成为教育部委托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接收培养单位,并首次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15名,留学生来自玻利维亚、贝宁、摩尔多瓦等国,生源国别明显扩大。目前,共有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韩国等数十个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学院学习,太原理工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文化交流桥梁。

谢委员:参政议政担使命

谢刚是一位民革党员,2015年当选政协第十一届山西省委员会委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又承担起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职责。

在2015年1月山西两会期间,谢委员结合自己的国际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提交了 《关于设立‘来晋留学奖学金’,推动我省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的提案,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谢刚说,山西的外国留学生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一直较为缓慢。同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家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留学生规模在全国名列倒数第二 (最后一名为西藏),留学生事业任重而道远。

谢刚在提案中分析,地理位置的劣势、正面宣传的缺乏、教学机制的短板等种种因素制约了来晋留学生的人数。如果要提升山西省留学生教育的水准,需要各高校根据各自的特色,打造外语授课精品课程,扩大留学生招生范围。同时,搜集各高校留学生招生部门的意见,鼓励制定地方性的激励、配套政策,例如设立省、市、校以及校长、企业等奖学金,全面推进留学生招生工作。

这项建议引起了山西省教育厅的重视,在给谢刚的回复中,山西省教育厅对谢刚的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省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相信,有政府的重视,有许多像您一样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并积极建言献策的各界同仁的支持,我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一定能够稳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一定能迈上新的台阶”。

谢刚说,能得到省教育厅如此诚恳地答复,他对山西省的国际教育充满了希望,他将为此继续献智献策,为山西省的国际教育、交流、对外开放贡献一份力量。

谢老师、谢专家、谢院长、谢委员……这一个个称呼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谢刚说: “理想信念是万事之本,是我们每个人正确发展的保障,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就有了干事业的动力。”从教,从研,参政、议政,这是谢刚的理想信念,也是他交出的一份人生答卷。

猜你喜欢

理工大学山西省留学生
昆明理工大学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