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举梦想的“姜爸爸”
——记阜新残疾人阳光艺术团指导教师姜超

2015-12-05张健李晓岑TextbyZhangJianandLiXiaocen

今日辽宁 2015年10期
关键词:阜新艺术团排练

◎文/张健 李晓岑 Text by Zhang Jian and Li Xiaocen

托举梦想的“姜爸爸”
——记阜新残疾人阳光艺术团指导教师姜超

◎文/张健 李晓岑 Text by Zhang Jian and Li Xiaocen

姜超与合唱团一起排练自编歌曲

白露时节,秋高气爽,阜新市海州区五龙街道工电社区的排练厅内传出悠扬的歌声。推开虚掩的门,眼前的景象让人心灵一震:一群身体残疾的孩子,有的双目失明,有的脑瘫,有的坐在轮椅上……演练者虽形态各异,却个个面带笑容,完全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这是阜新残疾人阳光艺术团的队员们排练的一个场面。他们每个月都安排固定时间排练。一到排练日,队员们就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连家住高德、水泉、王营子的远道队员都早早赶来。排练厅楼前,停靠着许多残疾人专用车。队员们或扶、或搀、或抬,以不同姿态艰难地“爬”上楼,脸上没有痛苦,只有笑容。看得出,他们渴望这一时刻。而托举这些折翅人生梦想的,是一位年逾花甲的志愿者,他叫姜超。

在这个艺术团里,姜超是词曲作者、艺术总监、合唱指挥、伴奏乐手、心理医生……职务多过他职业生涯的总和,可报酬却无分文。

一首歌感动了一群人

2010年的春天,由残疾人石国军发起的阜新残疾人阳光艺术团刚刚组建,为了团里有一个原创节目,他们很快找到姜超,希望他能提供帮助。

姜超无法忘记,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们时,眼前晃动的歪歪斜斜的身影,让他内心酸楚、深感震动,他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半月之后,阜新残疾人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首歌《残翅飞翔》。这之后,姜超多了一项“工作”——做阳光艺术团的志愿者。几年下来,他为阳光艺术团潜心创作出二十几首歌曲,每首歌都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当问起姜超对哪一首印象最深时,他说,就是那首名叫《只为来生》的歌,因为它耗时最长、修改次数最多。

姜超说:“《只为来生》是一首反映残疾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歌曲,而且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阳光艺术团的队员中。”他深情地说:“一位轻度残疾的小伙子,认识了一位重度残疾的女孩。在生活和交往中,他们逐渐擦出爱情的火花,可是当小伙子提出要确立婚姻关系的时候,却遭到了女孩的拒绝。小伙子很困惑。后来才知道,原来女孩不想终身连累她心爱的人。为了她也心爱的人,女孩用拒绝的方式来实现她对下伙子的爱。”

那天,当记者走进排练厅时,队员们正在认真地排练《只为来生》:

……

女:与你相识给我快乐,一段梦幻般的生活。

男:我们相识了这么久,知道你很在乎我。

女:可现实却给不了你完美的生活。

……

男:你的良知和绝情让我欠你太多,

女:就让今生早消失,埋葬你和我,只为来生我做你的老婆。

……

队员中,有的唱着唱着声音有

些哽咽,有的没等唱完就已潸然泪下……他们一定在为爱情感动,抑或在为创造这段爱情的女孩和小伙子感动。

无论多少遍我一定教会她

对姜超来说,写歌谱曲已是轻车熟路,可是要想把歌教给残疾孩子唱出来,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脑瘫孩子发音不标准,记忆力也不比常人。正常人听几遍就会了,可这些孩子们学会第二句就可能忘了第一句,需要反复练习。”姜超告诉记者,每次排练时,他总是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弹琴伴奏,同时指导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

甜甜已经六岁了,是名脑瘫患儿,平时只有她母亲才能猜出她想表达的意思。“甜甜喜欢音乐。尽管需要无数次练唱,但甜甜很开心。”看到记者时,甜甜妈感激地说。“现在,甜甜的发音比从前标准多了,而且只要听到熟悉的旋律,就会跟着哼唱。”甜甜的进步着实让人欣喜,为此甜甜妈不知道多少次向姜超表示感谢。

“只要孩子喜欢,无论多少遍,我一定教会她。”

患小儿麻痹的家家今年7岁,初到艺术团时,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不敢与人交流。她讨厌走路,因为走不好,但参加舞蹈训练后,家家克服了不愿走路的心理障碍。见到记者,她高兴地说:“我爱舞蹈,我爱小朋友们。”

残疾人情感细腻,他们有出人意料的才干。他们感情真挚,通过唱歌,他们变得开朗大方,并愿意为其他人带去欢乐。在姜超与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曾为没有原创节目发愁的阳光艺术团,渐渐可以完整地演出一台晚会了。

2012年初,阳光艺术团登上了“百团汇演”的舞台。在这个阜新民间文艺团体集中展示的最高舞台上,这些特殊演员的精彩表演引起了一场轰动。自那以后,阳光艺术团陆续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慰问演出了20余场。

孩子们都叫他“姜爸爸”

阳光艺术团的队员们文化水平不高,多不识谱,练唱新歌时全凭姜超指导。为了让队员们听准音乐,姜超自掏腰包买了台电子琴。用这架琴,姜超将这些特殊的艺术队员们带入了音乐的海洋。孩子们十分开心,都非常感谢姜超,不知从何时起,这些身体残疾的孩子们都纷纷叫他“姜爸爸”。对此,姜超也愿意接受。

艺术团的王冉,从小失去父亲,每次拿到姜超递过来就推不回去的打车钱,她就忍不住泪流满面。王冉激动地告诉记者,“是‘姜爸爸’让我体会到了父爱!”

“我……认识……姜超,他是……我的姜爸爸。五年来……姜爸爸……对我的关心……胜过……我自己的……爸爸。”电话那端,一个很吃力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这声音来自王玲恒,一位上过央视《向幸福出发》的重度脑瘫女孩。姜超说,王玲恒是身残志坚的典型之一,在帮助她的同时,他自己也被她感动。

提到老伴儿,姜超有点儿内疚:“自打跟这些孩子们走到一起,本应我照顾的老伴儿也慢慢习惯了。我不在她身边时就蒸一锅馒头,老伴儿热一热对付一天。虽然有些对不起老伴儿,但为了这些特殊的孩子,老伴儿也理解我。”他还说:“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我是这些残疾孩子中的一员,一定渴望得到外界的帮助。现在,我和孩子们感情越来越深,真是离不开了!”

记者面前的姜超,眼袋下垂,花白的头发也已稀疏。“就这几年的光景,就老了……”“都是被我们累的!”脑瘫男孩罗晓夫在一旁抢着说:“艺术团是个温暖的家,我们大家心里装着姜爸爸;姜爸爸心里也装着我们。”

“艺术团的存在,不仅展现了残疾人的自强,更在于它的教化作用。你想啊,残疾人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健全人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在告别姜超时,他说,“我早已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了这些有残疾的孩子们,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Daddy Jiang” and the Flying Dream

Early autumn wind blows as melodious tunes are heard in the community rehearsal room in Fuxin City. When the doors are opened the sight in front will bring tremors to one’s heart: handicapped kids, some blind, some with brain paralysis and some on wheelchairs…they are all members of the Fuxin Handicapped Sunshine Performance Arts Group, rehearsing for their performance.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appearances, the children are all smiling as they let themselves be intoxicated by the beautiful melodies. Every rehearsal day the members all gather here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y are helped or lifted up the stairs with difficulty, yet there is no pain on their faces. You can always tell how much they look forward to these days by the big smiles on their faces. The sixtyyear old volunteer Jiang Chao is the man who helps these broken-winged children achieve their dreams.

Jiang Chao works as the composer, lyricist, art director, choir conductor, accompanist and therapist within the group, not to mention many other roles. He has had more jobs within the group than he’s had his whole life, but receives no money in return. The children love him, and are grateful for his presence. Overtime they began to call him “Daddy Jiang”, and Jiang Chao loves this nickname. He told the reporters that he has long become an indispensible member of the group, and he will continue his volunteer work for the handicapped children. (Trans. by Jenny Yang)

余新元庄严敬礼的画面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余新元为鞍山雷锋车队讲述阅兵经历

猜你喜欢

阜新艺术团排练
舞动未来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两个大忙人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