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的MSNS设计与应用

2015-12-05赵嘉凌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交校园用户

赵嘉凌

(肇庆学院,526061)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友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日常的生活、工作圈,基于互联网的交友与信息交互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在这样的趋势下,基于信息分享的社交网络(又称社交网络系统或者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悄然兴起,并逐步成为互联网应用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学术界对SNS有不同的定义,其中,由Boyd和Ellison提出的定义是被引用最多的定义之一。[1]Boyd和Ellison认为:“社交网络系统是一种允许个人在有边界的系统中构建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个人空间,阐明与自己有联系用户的列表,以及查看和遍历这一用户列表和列表中的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网络服务”。[2]

2 社交网络的演化史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1971年,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的诞生。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问题,至今它还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

BBS则把网络社交推进了一步,从单纯的点对点交流的成本降低,推进到了点对面交流成本的降低,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发布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

随之发展而来的,是可以提供即时响应和同时交流的即时通信(IM)和可以体现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的博客(Blog)。此时,用户从简单的人机交互转向了灵活的人-人交互,从单向地接收信息变成了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和发布者。

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社交网络(SNS)出现了。此时的SNS使用户能够与好友进行社交活动,并在 Web2.0时代下取得最显著的成功,如Facebook、MySpace等,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成为近年来最流行的互联网应用之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主要研究以社交功能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包括狭义的社交网站、微博、即时通信工具等,以了解市场的整体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三大社交类应用中,即时通信在整体网民中的覆盖率最高,为89.3%,其次是社交网站,覆盖率为61.7%,再次是微博,覆盖率为 43.6% 。[3]

3 校园社交网络

高校校园用户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群体,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社交网络系统Facebook和“人人网”都起源于高校,并在校园用户的接受和推广下得以发展和壮大。

这些热门的公共社交网络系统虽然能够满足高校用户在网络社交和人际沟通方面的需求,能帮助我们与朋友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认识网络中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失去了联系的朋友,但对于师生在高校校园内的实际学习、工作、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支持不足。例如:老师找不到理想的学生作为项目助手,同学找不到竞赛的合作伙伴或者文体活动的拍档。另外,公共社交网络由于商业上的考虑,其安全性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构建适用于高校校园用户、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年轻化、个性化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很多高校都纷纷自行研发或者合作研发适用于本校园的社交网络平台。

校园社交网络属于垂直型社交网络系统,综合了人人网、微博等公共社交网络的特性。它依托现有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已成熟应用的主页系统、门户系统、电子教务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以及一卡通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在校园内部利用这些实名制管理系统,专注于整合学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信息资源,挖掘师生之间潜在的各种合作、交流的社交关系,构建起真实可靠、便捷的社交圈子,并通过与现有的公共社交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与协作。

4 移动社交网络

作为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性应用,社交网络一度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信息传播渠道。2012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一年,移动网络从3G向4G升级,移动设备用户数超越台式电脑数。

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整体用户规模上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发展研究的基础数据显示:

网民数量(亿) 手机网民(亿)2012/12/31 5.64 4.2 2013/6/30 5.91 4.64 2013/12/31 6.18 5 2014/6/30 6.32 5.27

移动互联网相比传统互联网,具有移动化、碎片化和个性化特点,全方位贴近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2014年7月21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巩固。网民在手机电子商务类、休闲娱乐类、信息获取类、交流沟通类等应用的使用率都在快速增长,移动互联网带动了整体互联网各类应用发展。[4]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社交网络又将迎来新的颠覆性转变。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就如同一剂催化剂,促使社交网络与移动终端的自然结合,产生了移动社交网络(M SNS,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越来越普及,社交网络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地,社交网络如同上网、打电话、发短信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到社交网络中的人会越来越多,人们乐于在网络中分享自己的信息,拓展自己的人脉,并且从他人分享的信息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快乐。

于是乎,各类社交网站的手机端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迅速覆盖人们生活,校园APP也呈暴涨式增长出现。去年十二月推出的厦门大学的“厦大包打听”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APP,随后集美大学的“菜园帮”、福建医科大学的“空教室”等纷纷出炉。校园APP的出现,成为大学校园的新社交平台,也引发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开发APP的团队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技术更硬。这些APP都是社区APP,属于一个小圈子的交友,这样的APP很好地将同学们关系拉近,成为校园社交的新利器。

然而,以目前来看,高校的移动社交网络大多数都是把传统PC端的web页面的功能采用一些框架加以打包,移植到移动设备端的APP上。用户安装后打开一看,还是清一色的校园新闻、通知、好友聊天、朋友圈分享等,并没有足够吸引校园用户的独家内容,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新鲜度减退后,该APP被用户卸载的几率就很高,无法保持用户对该社交网络的粘性。因此,设计校园社交网络应该针对校园用户的特点进行分析。

(1)高校校园社交网络中的人和群体处于相对集中的地理位置中,背景相似度高,相互之间的联系类型丰富,而且数量众多。

(2)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十分关注学校考试、考研、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等,对于学校的动态信息比较重视,并且经常出现的地方是教室、图书馆。

(3)校园用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会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彼此之间需要更多的渠道进行信息共享,分享资讯,加强联系,以达到更便捷的沟通与协作。

(4)师生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创新意识强烈,他们希望时刻与外界保持信息的交流,从社会上获取各领域的最新资讯。社会上的新技术、新工具一般在校园内的接受和传播速度都更为迅速,加以演变后再影响社会公众。

本文研究校园移动社交网络的目标是:应用最新的IT技术,依托移动互联网,结合成功的热门社交网络的理念,通过调研当前高校学生对于社交网络的需求,开发适用于高校校园用户、与校园生活紧密结合的移动社交网络(MSNS)。具体要实现的目标包括:

(1)熟悉典型的社交网络系统结构,包括社交网络组件(基础组件、核心组件、应用组件和开放平台组件)和功能以及接口等等。

(2)调研当前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的需求,并且比较这些需求和当前典型社交网络的区别和联系,设计属于高校学生自己的社交网络。

(3)设置具有校园特色的应用组件,例如个人爱好管理、特别好友、活动管理等,使社交网络能够更好地支持高校学生在校园内的网络社交。

(4)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保证信息查询的方便、快捷,注重社交网络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根据以上的设计目标和宗旨,本人设计出肇庆学院的移动校园社交网络,并小范围进行内部测试。界面如图1:

图1 肇庆学院移动社交网络界面

设计出来的MSNS将会是高校数字化校园中的人际关系中心,从数字化校园中的各个业务系统中挖掘出所需的各类个人和群体的信息,并向决策支持平台提供数据来源,还要为MSNS的用户提供与之相关的服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1)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数据的关系挖掘。公共社交网络中的关系完全来源于系统内部,而校园社交网络中的关系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数字化校园平台。通过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数据中心挖掘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人际关系,可增强好友推荐的能力。并且,校园社交网络结合的群组关系大都对应现实中群体特点,增加了将群组成员批量加为好友的功能;还通过群组关系挖掘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积累的数据中获得大量的群组信息,包括与正式群体对应的群组(如班级、社团)和非正式群体对应的群组(如相同兴趣者)。

(2)具有校园特色的应用组件设计。校园社交网络应该在包括微博、博客、相册、视频、网盘、投票和分享等应用组件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与高校教学、科研、文化生活和社会服务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设计与高校校园的真实活动紧密结合的校园位置服务、生活导航、校园讲座、校园故事、校园求职等应用组件,使之能够很好地支持师生在校园内的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等各类活动中的协作,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随时可用、处处能用的个性化网络社交服务。

(3)隐私保护。由于没有商业利益方面的考虑,校园社交网络可以在实名制的基础上对个人资料和发布内容的隐私提供更为具体、个性化的访问权限控制。对不同类别的用户、不同的内容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控制建议方案,以图形、表格等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用户提供信息传播方面的提示和统计。

小结

本系统目前参考微博、微信等受欢迎的公共移动社交网络的界面和功能,整合了笔者所在高校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已经实现了校内数据验证互通,校外社交平台互联的目标。然而,现有功能基本上就是PC社交平台的复制,并未真正把移动终端的灵魂和内核发挥出来,还需要增加更有特色的移动应用,才能保持用户的粘性,这是下一步需要深思并加以解决的方向。

[1]闫 幸,常亚平.SNS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9(11):44-47.

[2] Danah M Boyd,Nicole B Ellison.Social Network Site: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1):210-230.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08-22.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7-21.

猜你喜欢

社交校园用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