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电解除油方式对甲基磺酸盐镀锡的影响

2015-12-05贾学阁张书弟安成强

电镀与精饰 2015年10期
关键词:镀锡极化曲线试片

贾学阁, 张书弟, 安成强

(沈阳理工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59)

引 言

钢板在冷轧过程中要使用轧制油、乳化液以润滑、冷却带钢。轧后带钢表面带有大量残留物,主要为轧制油、乳化液、铁粉及松散杂质等[1-3]。经过脱脂剂的清洗,原钢板的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脱脂剂的清洗效果对后序工艺有很重要的作用。

电解法除油和化学除油一样,广泛地应用于镀锌和镀锡钢板的生产中。它主要是在脱脂液中通以直流电,由于电极的极化作用,降低油-溶液的界面张力,电极上析出的氢和氧气泡,对油膜具有强烈的撕裂作用,能促进油膜迅速转变为细小的油珠,气泡上升时的机械搅拌作用,进一步强化除油过程[4]。由于上述原因,电化学除油不仅速度远远超过化学除油,并且除油彻底,效果良好[5]。

本实验选冷轧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的电解除油方式对试片表面活性的影响及后续镀锡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采用冷轧板,试样尺寸为60mm×80mm,脱脂剂为某钢厂脱脂剂。用去离子水配制2%的碱溶液为脱脂剂,θ为(50±5)℃;电解除油Ja为10A/dm2,t为 4s。

镀锡液配方:15~18g/L甲基磺酸亚锡(以锡计),10~30ml/L抗氧化剂对苯二酚,30~50ml/L添加剂。闪镀锡时Jκ为2A/dm2,t为2s(时间采用2s,主要是为了研究电解除油时,不同电极状态对试片表面清洗结果,即试片表面残留物对镀锡初始时的影响,如果时间过长,试片表面已经生成一层镀层,则不便分析电解除油工艺对镀层质量的影响)。

1.2 实验方法

1.2.1 极化曲线测试

极化曲线采用CS300型电化学测试系统对电极进行室温环境下的稳态极化曲线动态测试,采用三电极体系[4],工作电极是经脱脂剂清洗后的冷轧板样片。样片用环氧树脂密封,只露出1cm2,其他部分进行封装绝缘。参比电极为232型饱和甘汞电极(SCE),213型铂电极为辅助电极。测试溶液为3.5%的NaCl溶液。扫描速度为5mV/s,扫描范围为 -0.25 ~0.25V。

1.2.2 点滴测试

用脱脂剂清洗试片后,用蒸馏水漂洗干净,然后用专用测试液(外购成品)点滴,观察试片出现红点的时间,清洗效果越好,显色的时间越短。

1.2.3 浸泡测试

配制5%的NaCl溶液,将电镀之后的试片浸泡一段时间,取出试片,观察试片表面锈蚀程度。

1.2.4 形貌分析

采用SSX-550型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除油方法处理后试片进行闪镀锡的镀层表面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电解除油对表面活性的影响

2.1.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当脱脂剂除油,试样作不同的电极状态时,进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不同电解除油方式的极化曲线

表1 不同电解除油方式的电化学参数

由图1可以看出,试片经除油后在NaCl溶液中仍呈现阴极极化与阳极极化混合控制的现象。由表1可看出,原板的腐蚀电位较正,腐蚀电流最小,说明原板腐蚀速度慢,试片表面活性低,因为原板表面有一层平整液在保护试片。当原板经除油之后,试片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自腐蚀电位负移,说明电解除油后试片的表面活性比较高,尤其是当试片作为阴极时,腐蚀电位最负,说明试片的表面活性最高,主要是因为当试片作阴极除油时,表面发生析氢反应,氢气分子体积小,气泡小、数量多、浮力大,所以它的携带能力和剥离能力都特别强;而当试片作阳极时,试片发生析氧反应,因为氧气分子体积大,气泡大、数量少,浮力相对氢气泡小,其携带能力和剥离能力都较弱;所以当试片作阴极除油时,试片的表面活性最高。

2.1.2 点滴试验结果

当脱脂剂除油,试样作不同的电极状态时,清洗干净之后,进行点滴试验,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没有清洗的原板出现红点的时间最久,因为原板表面有一层平整液,对试片进行保护,而当试片经不同的电解方式清洗之后,试片变红的时间都变的较短,即试片表面活性都较高;尤其当试片作阴极除油时,表面完全变红的时间最短,说明试片的表面活性最高,即不同的电解除油清洗之后,试片的表面活性提高,特别当试片作阴极电解除油时,对表面活性影响最大,与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一致。

表2 不同除油试片的点滴测试结果

2.2 不同的电解除油方式对闪镀锡层的影响

2.2.1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试片经过不同的除油方式清洗后,进行闪镀锡,然后对镀层做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如图2和表3所示。

图2 不同的除油方式闪镀锡层极化曲线

表3 不同的除油方式闪镀锡层的电化学参数

由图2和表3可知,没有进行除油的原板的镀层质量最好,腐蚀电位比较正;主要是因为原板表面有一层平整液,虽然镀层较薄,但是当镀层被腐蚀之后,表面的平整液仍在保护基板;当除油时,在同一条件下,当试片经阴极电解除油后闪镀锡,试片表面的耐蚀性最好;原因是试片经阴极除油由于析氢,除油效果较好,所以试片表面的活性最好,试片表面活性越好,晶粒生成的速度就较快,当短时间电镀时,试片表面活性越高越先形成均匀、致密的镀层。

2.2.2 浸泡试验

试片经不同除油方式后闪镀锡,然后进行浸泡试验后,表面形态如图3所示。

图3 浸泡试验后闪镀锡层的表面形态照片

图3(a)是试片作阳极电解除油后闪镀锡,图3(b)是试片作阴极电解除油后闪镀锡,图3(c)是试片经先阳极后阴极电解除油后闪镀锡,图3(d)是试片经先阴极后阳极电解除油后闪镀锡,图3(e)是原板直接电镀锡。由图3可以看出,原板表面锈蚀面积较小,主要因为试片表面有防锈油做保护,而试片经电解除油后,闪镀锡2s。开始时,图3(b)试片出现锈点的时间最长,但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变长,同一条件下,图3(a)、图3(b)、图3(c)和图3(d)的镀层锈蚀程度都较严重;原因是试片作阴极电解除油时表面活性最高,闪镀2s锡后,镀层比其他的较均匀耐蚀,但是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试片电镀时间短、镀层较薄,试片的表面活性相差不是很大,锈蚀情况都差不多。

2.2.3 表面形貌分析

试片经过不同方式的除油后,进行闪镀锡2s,镀层表面形貌见图4。

图4 不同的除油方式后闪镀锡的SEM照片

由图4可知,经过电解除油后闪镀锡的锡层比较致密均匀,漏镀面积较少;而试片直接进行电镀锡的镀层不平、晶粒粗大,明显的漏镀面积比较大。这是因为电解除油后试片表面活性高,锡离子沉积速度快,晶粒生成速度快,晶粒比较致密均匀,闪镀时不容易漏镀;而未经电解除油的试片表面活性差,锡离子沉积速度慢,闪镀时漏镀现象严重。

3 结论

通过极化曲线测试、点滴测试和浸泡试验,对不同电解除油方式分析,材料表面活性和闪镀锡后镀层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片作阴极电解除油时表面活性最高,且试片经过阴极电解除油后,进行闪镀锡,镀层比较均匀致密,且镀层的质量较其他除油方式好。

[1] 杨涌,王洪斌.新型冷轧不锈钢带脱脂剂的应用[J].轧钢,2010,27(1):28-29.

[2] 王业科.冷轧带钢的电解清洗工艺及设备[J].轧钢,2001,18(3):30-32.

[3] 王海林,张振林.冷轧带钢电解清洗设备的设计与实践[J].轧钢,2009,26(2):51-53.

[4] 谢守泉.WTZ-10型电解脱脂剂的研制[J].表面技术,2002,31(1):53-54.

[5] 电镀手册编写组.电镀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148-150.

[6] 申佳佳.钢铁表面预处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3:26-27.

猜你喜欢

镀锡极化曲线试片
一种基于多电极体系的新型顶部腐蚀监测传感器
3种类型石油酸的腐蚀性以及相互影响
轴承钢GCr15SiMn试片与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接触疲劳寿命分析
路谱激励对于燃料电池极化曲线特征参数影响研究
物理化学中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改革
电化学实验教学中极化曲线的测量与应用
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MSA镀锡层无铬钝化工艺
工艺参数对高速镀锡电流效率及镀锡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镀锡溶液为什么会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