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油厂“一案三制”应急管理机制

2015-12-05毛飞跃王绍丰

安全 2015年10期
关键词:预案长效机制突发事件

毛飞跃 王绍丰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长庆油田分公司采油十一厂生产区域分布在庆阳市镇原、环县、庆城三县,地处巴家咀水库上游,油气管线穿、跨越河流、沟谷较多,生产组织点多、线长、面广,生产中面临的风险源点多,人员结构复杂,风险控制难度较大。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如何有效发挥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安全环保生产保驾护航,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安全的重要体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生产活动,有生产活动的地方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201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是新常态下安全发展的突出要求。新《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加大了企业违法成本,严肃了安全环保执法环境。《安全生产法》加大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将罚款上限提高了2~5倍,并且大多数罚款不再将限期整改作为前置条件。《环境保护法》对排污企业进行按日计罚、罚款不设上限等规定,体现对污染“零容忍”。新“两法”的出台,进一步突显了企业的安全环保主体责任,企业必须加强安全环保管理,防止各类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保证安全发展的有效抓手。

(3)建立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是杜绝环境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采油十一厂生产区域位于巴家咀水库上游,巴家咀水库是庆阳市的饮用水水源地,如采取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采油十一厂的环境保护责任尤为突出。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应急管理防御机制,提升巴家咀水库环境敏感区环保防控能力,有效防止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实现环境“零”污染。

2 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2.1 “一案三制”的基本内容

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

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防御机制和响应机制。

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是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机构,发挥企业的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员工动员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企业现有消防、医疗、检测机构、后勤保障等部门的重要作用。

应急防御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凸显“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

应急响应机制。主要是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等。

2.2 “一案三制”的实践与探索

(1)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厂部应急预案体系由突发事件总体Ⅱ级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作业区(大队)Ⅲ级应急预案、班站Ⅳ级应急措施构成,如图1。厂部Ⅱ级预案,与长庆油田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明确了厂部、作业区(大队)级单位的应急责任、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预警与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资源保障、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是应急预案的纲领性文件;厂部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应对突发事件,着重解决特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是总体预案的支持性文件;作业区(大队)Ⅲ级应急预案与厂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相衔接;班站Ⅳ级应急处置措施是作业区下属各井区、班站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的依靠班组的当班人员就能够控制的应急处置措施,与各作业区(大队)Ⅲ级应急预案相衔接。

(2)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领导小组和下设的4个应急组组成(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技术支撑组(专家组)和现场抢险组)。分别明确了各小组职责,增强了应急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完善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厂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厂副职领导为副组长,副总师、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厂级应急领导小组。各作业区(大队)分别建立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受厂级应急领导小组指挥。三是建立完善应急抢险队伍。厂部设立了4个专业型的应急抢险队伍和555名常规应急抢险队伍,并联合地方政府、社会医疗机构、油田兄弟单位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明确了沟通渠道,并定期联合开展二级应急预案演练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应急管理的人力基础。

(3)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防御机制。不断强化应急管理设备设施建设。突出开展穿跨越的安全防护设施等级提升、物资库的建设、物资的储备、应急抢险道路的修建等重点工程。一是提升穿跨越防护等级。将穿跨越治理与防护等级提升纳入专项治理项目,对穿跨越管线进行了更换、完善了穿跨越管线两侧的截断阀、围油堰等防护设施,提高了穿跨越防护等级,有效防止了原油泄漏事件的发生。二是加强应急库的建设。在水源保护区内修建5了个应急物资库,专人负责应急库的管理,定期补充应急器材物资,做到了应急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三是开展应急抢险点建设。根据穿跨越管线的分布及河流的走向情况,在全厂范围内确定了12个应急抢险点,应急抢险点设置了拦油桩、拦油网,修建了应急抢险道路,为应急抢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加强防御机制的软件开发。一是开发应急预警管理系统。设置了输油泵的压力在线监控、管线防泄漏在线监测、截断阀的远程启停等多种功能,建设了以输油泵远程监控、预警报警、站控系统紧急停泵的第一道防线、集输管线截断阀远程紧急截断的第二道防线和在主要河流建设应急抢险拦油设施的第三道防线,确保了突发险情的及时、准确发现。二是开发应急抢险救援系统。自主开发了以电子地图、警情管理、基础信息3大模块为主的应急抢险救援系统。该系统对厂部所有站点、输油管线、油区道路等进行了定位,并注明了输油管线走向、穿跨越管线基本情况、应急库位置及库存物资等详细信息,同时标注了油区周边消防队伍、医院等应急救援基础信息。实现了快速查询、应急救援分析、信息报送、应急库存物资预警等功能,可针对固定点所发生的险情,提示选择最近抢险道路、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为抢险赢得了时间,确保了快速、有效应对突发险情。

(4)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一是实行突发事件分类管理。厂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种类型风险。通过对以上四种类型的风险性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了分类管理,共分为4大类14小类,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二是实行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厂部事故应急预案遵循由低到高(Ⅳ级-Ⅲ级-Ⅱ级-Ⅰ级)的顺序进行应急程序的响应,由各级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启动该级别应急预案,如图2。当决定启动厂部Ⅱ事故应急预案时,应签发《应急状态启动令》。厂部Ⅱ级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当突发事件的事态在厂部应急处置能力范围内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扩大应急程序向油田公司和属地政府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三是确定“三级”抢险梯队。按照生产区域分布、队伍布局和响应级别,构建不同级别的区域抢险梯队,逐步完善应急救援系统。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及事故处置控制范围的不同,组建不同的抢险梯队。第一梯队:本区域出险单位应急抢险队伍(转油站、注水站、增压站、拉油点)的应急队员组成,主要针对Ⅳ级应急处置;第二梯队:本区域出险单位、相邻区域单位组成,主要针对厂部突发事件Ⅲ级响应;第三梯队:由厂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动相关部门和各基层单位,主要针对厂部突发事件Ⅱ级响应。

3 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认识与体会

(1)队伍建设是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应急队伍建设是应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化预案的编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应急演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把预案和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把应急预案演练融入到日常生产管理中,实现演练的常态化和系统化,建立属地管理为主、兄弟单位及社会资源为辅的整体联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不断提升应急救援抢险能力。打造一支平时训练有素、关键时候能打硬仗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础建设是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根本。基础建设包括应急库、应急道路、应急抢险点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等相关内容,是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硬件支撑。面对油区生产区域点多、线长、面广的特殊性,采油厂只有不断加大应急库、应急道路等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应急基础设施的分布,才能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物资第一时间送达现场,才能第一时间控制事态无序蔓延。

(3)注重防御是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关键。增强全员防御意识、提高系统防御能力始终是构建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的工作重点。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落实在行动中,就是要建立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把保障公众健康和员工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建立全员防御、时刻防御、重点防御的文化氛围,引导员工增强防御意识;把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作为重要抓手,依靠数字化信息平台,不断加强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24小时监控,有效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实现安全受控运行。

猜你喜欢

预案长效机制突发事件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高校课程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思考与设计
构建云南涉藏地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火电企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研究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紧急预案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应急预案的编制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