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2015-12-03李青青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年2期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不孕症

李青青

[摘 要]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及促排卵后患者妊娠率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64例经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序号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3个月后对其进行促排卵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单药后促排卵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激素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浓度、卵泡刺激素(FSH)、LH/FSH、睾酮及胰岛素水平改善程度明显,观察组睾酮及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7.5%、37.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流产率为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治疗,疗效肯定。

[关键词] 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2-103-02

DOI:10.11876/mimt20150204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育龄妇女PCOS发生率5%~10%,无排卵性不孕患者30%~60%为PCOS[1-2]。多认为PCOS发病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遗传、肾上腺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64例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诊断标准依据2003年鹿特丹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标准,即(1)松发排卵或无排卵;(2)雄激素临床表现高和/或高雄激素血症;(3)双侧卵巢均有≥12个且直径2~9mm小卵泡,即卵巢多囊样改变,和(或)卵巢体积增大;纳入标准:(1)年龄35岁以下;(2)双侧子宫输卵管造影成像未见盆腔粘连;(3)超声或宫腔镜检查未见输卵管、子宫畸形;(4)排除男性不育因素以及其他原因引起不孕不育。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入组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平均年龄、不孕时间、激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时给予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次,3次/日,同时服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日,两种药物均连用3个月经周期。在第4个月经周期开始第5天时行促排卵治疗,根据实际卵泡生长情况注射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75-150U/次/日,同时应用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卵泡直径达18mm以上时,适时注射HCG10000IU。注射HCG后指导其进行正常性生活,并常规口服黄体酮胶丸10日,100mg/次,2次/日,以进一步促进黄体功能恢复[3-4]。

对照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单药,促排卵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检测指标及排卵/妊娠标准

对2组患者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FSH)、LH/FSH比值、睾酮水平及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排卵标准[5]: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B超检查结果显示优势成熟卵泡消失,内部结构模糊,子宫直肠陷凹呈现出游离液体。妊娠标准:尿妊娠试验阳性,血HCG>25mIU/mL则判定为生化妊娠,B超检查见妊娠囊定为临床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配对t检验,率及计数资料比较用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激素水平比较

经统计分析,2组用药前各基础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分别为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睾酮及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组排卵率、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

经统计分析,治疗后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7.5%、37.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流产率为9.4%,显著低于对照组1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女性内分泌代谢生殖系统疾病。高选择性雄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生理主要变化。由于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或卵巢和肾上腺分泌17 -羟化酶活性太高,卵泡膜细胞增殖过多睾丸激素或肾上腺网状带产生雄激素过多,导致高睾酮水平[5-6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血管内皮中一氧化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与内皮素-1依赖性血管收缩作用之间平衡分别受到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胰岛素信号通路调控。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并不表现出全部胰岛素功能受损,而只是部分功能受损,即选择性胰岛素抵抗,选择性胰岛素抵抗对PCOS发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7-8]。

炔雌醇环丙孕酮含有醋酸环丙孕酮(CPA)2mg和炔雌醇(EE)0.035mg,EE可以增加SHGB,降低游离睾酮水平;激活抑制P450c17/17-20裂解酶活性,降低雄激素合成,竞争靶器官雄激素受体;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LH分泌,抑制卵泡膜细胞雄激素产生。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约为30%~40%。二甲双胍可作用于周围组织,抑制糖原葡萄糖摄取和受体水平增加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餐后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代谢综合征发生[9-10]。因此,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后睾酮及胰岛素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说明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炔雌醇环丙孕酮,可以更有效调节病人体内激素水平。在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时应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参 考 文 献

[1] 顿彩虹,李栾英.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克罗米酚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219-1220.

[2] 段彩菊.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7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7):703-705.

[3] 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 Fertil Steril,2004,7(81):19-25.

[4] 阿米娜·木,齐玲,朱君,等.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3):175-176.

[5] 彭璇,熊小娟,骆霞,等.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8):1077-1078.

[6] 张丽华.来曲唑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枸橼酸氯米芬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3):41-43.

[7] 程佳,徐望明,敖良飞,等.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05例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9):97-101.

[8] 李伟,沈连强,何慧,等.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82-84.

[9] 岳爱珍,张秋香.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1):1111-1113.

[10] 冉爱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临床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43-3445.

猜你喜欢

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不孕症
假排卵与不孕症
探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
二甲双胍+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研究
二甲双胍治疗喹硫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坤泰胶囊联合来曲唑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和排卵功能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不孕症的体会